8月22日处暑,农谚“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今年是灾年吗?

农民说农 2024-08-18 00:05:57

处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有“出暑”的说法,意思是到了处暑节气后,暑热的天气就将要过去了,凉爽的天气就要到来。

出伏,指的是三伏天结束,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出伏以后,也同样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将要过去。

每年处暑的时间比较固定,公历的8月22-24日交节。而每年出伏时间不固定,老话常说立秋后还有一伏,也就是从立秋节气开始计算,后面的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再经过10天之后,就是三伏天结束了,三伏天结束后的第一天就是出伏了。

由于立秋和处暑是2个相邻的节气,所以,每年处暑的日子和出伏的日子比较接近。只是有些年份处暑在前出伏在后,有些年份出伏在前处暑在后。

今年处暑在出伏之前还是之后?

上面已经提到,每年处暑的时间比较固定(8月22-24日交节),当太阳黄经达到150度时,就是处暑的时间,这样计算下来,今年处暑的时间是8月22日。

今年立秋时间是8月7日,后面第一个庚日为8月14日,那么8月14日就是末伏,加上10天之后,8月23日是三伏天的最后一天,那么8月24日就是出伏了。因此,今年处暑在前,出伏在后。

“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处暑出伏后,五谷皆丰收”

关于处暑和出伏两者的先后顺序关系,民间流传着这样的农谚“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处暑出伏后,五谷皆丰收”。

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如果处暑在出伏之前的年份,那么当年的天气,或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产量会受到一定的减产。

相反,如果处暑在出伏之后的年份,天气方面比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田间种植的多种农作物,都能够获得丰收。

为什么会这样说?

针对上述说法,笔者问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问了不同地区的朋友。该农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主要流传在中原地区,或者是黄淮海地区。从2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降雨方面

据古人们观察,如果是处暑在出伏之前的年份,当年处暑或出伏之后降雨相对较少。而此时田间的农作物已经进入了生长后期,比如多地玉米即将进入灌浆期,大豆进入结荚鼓粒期。

此时对于水分依然有比较高的需求,如果土地长时间处于干旱,水分供应不足,农作物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则会影响正常的灌浆、鼓粒等。

以玉米来举例,此时黄淮海多地玉米进入灌浆期,水分不足的情况下,秃尖现象增多,籽粒也不饱满,并且还容易出现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

再加上以前没有便利的灌溉浇水条件,遇到干旱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去浇水,只能“看天种地”,形成减产,也就是“灾年”了。

其二,有机物积累方面

从温度上来说,古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如果处暑在出伏前的年份,炎热的时间有所缩短,可能导致秋粮作物(如水稻、玉米等)在生长后期光照不足或积温不足,进而影响作物籽粒的灌浆和饱满度,最终导致减产。

相反,如果处暑出现在出伏后,作物的灌浆时间会更充足,有利于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有机物,提高作物产量。

以夏玉米来举例,夏玉米的生育期相对较短,而想要达到高产,整个生育期的有效积温要达到品种的要求。

尤其在进入灌浆期后,有效积温的积累很关键,如果当年高温天气来得早,很大可能会导致玉米的有效积温不足,进而导致玉米籽粒不饱满,小粒、秕粒、秃粒增多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减产。

看到这,大家也要了解一点,以前的时候,大多数家庭都是以种地为生,如果当年农作物产量高一些,能换取更多的收益,一家人不至于饿肚子。如果当年农作物产量降低,甚至是绝收的情况下,就有可能要肚子了,也就有了“灾年”的说法。

当然,从如今科学种田的角度来说,不论是“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还是 “处暑出伏后,五谷皆丰收”的说法,已经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了。

如果遇到干旱,有便利的灌溉条件,可以通过及时灌溉浇水,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不过,如果遇到积温不足时,对于多数农户来说,还无法人为控制,产量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农谚的说法则就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了。

8月22日就是处暑节气了,8月24日就出伏了,你认为今年会是“灾年”吗?

0 阅读:384

农民说农

简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