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今年4月16日,王亚平、聂海胜等三名航天员将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在长达6个月时间内,我国三名航天员在天空中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并多次采用直播的方式,进行了科普活动。
在科研领域,南生是小白,没有什么发言权,但其中包含的经济问题却值得我们关注——太空中“神舟十三号”的科研投入、产出,似乎已脱离国土范围,这是否会纳入到我国GDP核算体系中呢?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最终商品、服务的价格统计。按教课书上的定义,不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是不纳入GDP核算体系中的。
除了国土范围的限定外,科研投入算不算“生产”,这也是需要我们探讨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在公海上的科研、钻井开采石油、货轮,在公海上空的客机等活动,在GDP中吗?
先看:科研投入,算不算入GDP中呢?
当前主要大国的GDP核算、统计基本都是基于“联合国发布的《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为统一标准。但各国会依据自身的国情,在具体细节方面给予取舍、修改。比如,美国不仅将科研投入纳入GDP核算中。
还将居民的自有住房,按市场价格虚拟出房租,然后纳入GDP核算中。但我国却仅仅将科研投入纳入了GDP核算中,暂时未纳入居民自有住房部分——正在深入研究中,仍在评估: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哪种方式更符合国情。
好了,第一个结论出来了!我国已经将科研投入纳入GDP核算体系中,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脱离了国土范围的科研投入或其他经济活动,是否也纳入我国GDP核算体系中来呢?
神舟十三号的科研投入、产出,会算入GDP吗?
按教科书的定义,GDP是有严格的国土范围限制的,但这会出现很多问题:公海上的货轮,公海上的采矿行动,领空之外的航天、航空行动等,难道要被剔除吗?如果是这样,那各国GDP加起来,要低于全球?
如果真是这样死板的操作,那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就太严重了。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部门早已看到了这种弊端,将GDP的实际统计范围扩展为“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我国也是这样操作的。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核算报告底部的“小字说明”,很多人都忽视了!里面明确提到:我国当前发布的统计包括主要是大陆地区的31省份,暂时没有纳入港澳台。同时提到的是“经济领土范围”。
经济领土,当然包括了地理概念上的“国土”,即包括了领土、领空、领海,但不止这些。湖南省统计局在其GDP科普文章中指出:基于联合国标准体系的GDP核算规则,不像普通经济学教科书那样,仅着眼于国土范围。
还强调“常住单位在超越国土范围,从事的生产活动”,不管这个单位在什么地方从事这种生产活动,它都在为这个国家创造GDP,而且这样的定义比普通经济学教科书的定义更严谨,更合理。
好了,第二个结论也成立!即只要是我国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即使到了公海、升入太空,似乎脱离了国土范围,但属于经济领土范围,依然是在为我国在创造GDP。现在,网友们理解了吗?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