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俄罗斯的23900型两栖攻击舰突然火了。这艘被外界称为“4万吨准航母”的大家伙,不仅是俄罗斯冷战后建造的最大军舰,还被认为是俄罗斯海军重振雄风的关键。更劲爆的是,有传言说普京总统下了“死命令”,要求不靠中国,纯自主搞定这艘舰。
一、23900型舰是个啥?俄罗斯的新宝贝
先说说这23900型两栖攻击舰是啥玩意儿。简单点讲,它是个多面手,既能当直升机航母用,又能执行两栖登陆任务。俄罗斯在2020年7月正式开工,地点选在了克里米亚的刻赤造船厂,计划造两艘,分别叫“伊万·罗戈夫”号和“米特罗凡·莫斯卡连科”号。原计划是2026年和2027年交付,但这进度嘛,咱后面再说。
这艘舰有多大呢?根据公开信息,它长约220米,宽40米,满载排水量可能达到4万吨。这数字一出来,很多人就炸了锅。要知道,俄罗斯现役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满载也就6万吨出头,而23900型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航母,但这吨位已经很接近了,所以才有了“准航母”的外号。
最新消息是,2025年春天的卫星图像显示,“伊万·罗戈夫”号的舰体已经基本成型,甲板上的升降机开口都能看清楚。这说明啥?说明俄罗斯就算在打仗,也没停下这艘舰的建造,进度还挺快。这家伙要是真服役了,绝对是俄罗斯海军的一张新名片。

俄罗斯为啥这么急着造23900型舰?说白了,海军太拉胯了,尤其是在两栖舰艇这块儿。看看俄罗斯现在的家底,基本上还在用苏联时期的老古董,比如蟾蜍级、鳄鱼级登陆舰,吨位小、数量少,运载能力也跟不上现代战争的需求。
放眼世界五常,美国有美国级、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中国有075型、071型,英国有海洋号,法国有西北风级,日本和韩国也有自己的两栖舰艇。俄罗斯呢?几乎是零,连个像样的现代两栖攻击舰都没有。这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其实,俄罗斯早就想补这个短板了。2010年代,他们跟法国订了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每艘2万吨,性能很不错。但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欧洲制裁俄罗斯,这两艘舰直接被转手卖给了埃及。俄罗斯花了钱还没拿到货,吃了大亏。从那以后,他们就下定决心:靠别人不如靠自己,23900型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横空出世的。
这艘舰不光是补短板,还承载了俄罗斯海军的野心。他们想通过自主建造,重新掌握大型水面舰艇的技术,顺便证明自己还能在海军领域玩得转。
二、普京的“死命令”是咋回事?
说到普京,外界传得挺玄乎,说他下了“死命令”,要求23900型舰必须自主完成,不能靠中国。这话是不是真的,咱们不好瞎猜,但普京对这艘舰的重视是摆在台面上的。
2020年7月,刻赤造船厂开工仪式那天,普京亲自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了活动,还发表了讲话。他说:“这将是俄罗斯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步。”这话听着挺官方,但意思很明白:这舰不只是个装备,还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为啥普京这么硬气,非要不靠中国呢?其实,俄罗斯造船业确实有点儿尴尬。苏联时期,他们的大型舰艇基本都在黑海造船厂造,比如“库兹涅佐夫”号。但苏联解体后,黑海造船厂划给了乌克兰,俄罗斯等于丢了造大船的老窝。现在,他们的造船业集中在圣彼得堡和北德文斯克,这些地方擅长造潜艇和中小型舰艇,但对航母级别的大家伙,技术和经验都差点儿火候。
按理说,中国这几年在造船上突飞猛进,航母、两栖攻击舰都搞得风生水起,俄罗斯完全可以找中国帮忙。但普京偏不干,为啥?面子问题呗。俄罗斯好歹是军事老大哥,不想在核心技术上低头,尤其不想靠中国这个“后起之秀”。再加上地缘政治的考量,普京更希望通过23900型舰,展示俄罗斯的独立性和技术实力。
三、不靠中国,技术咋整?
不靠中国,俄罗斯真能自己搞定吗?这事儿还真不好说。23900型舰的设计据说参考了法国的西北风级,但具体怎么造,还得靠俄罗斯自己摸索。
舰体是艘船的基础,23900型舰的舰体长220米,宽40米,4万吨的排水量对俄罗斯来说是个大挑战。为了省事儿,他们可能用了“民用标准”来造舰体。啥叫民用标准?就是材料和工艺要求没军用那么严,成本低、速度快。欧洲很多两栖攻击舰,比如西北风级,都是这么干的。俄罗斯这么搞,既能加快进度,又能弥补技术短板。
但问题来了,俄罗斯现在缺大型干船坞。苏联时期,黑海造船厂有能造10万吨级舰艇的设施,现在都没了。刻赤造船厂虽然能凑合着用,但规模和技术都有限,造4万吨的舰已经是极限了。

动力系统是大船的命脉。23900型舰据说用的是燃气轮机,可能来自俄罗斯自己的土星公司。土星公司以前给苏联舰艇造过动力系统,技术还算靠谱。但俄乌冲突后,乌克兰的动力供应商跟俄罗斯翻脸,俄罗斯只能自己硬扛。土星公司的燃气轮机能不能撑起4万吨的舰,咱还得打个问号。
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更麻烦。现代军舰需要雷达、通信、火控系统,这些玩意儿都得国产化。俄罗斯在电子技术上本来就弱,制裁一来,西方的高端芯片和设备都买不到了。靠自己研发,时间和成本都扛不住。有消息说,俄罗斯可能会用一些老型号的设备先凑合着上,但这肯定会影响舰的性能。
总的来说,俄罗斯想不靠中国,自己搞定23900型舰,技术上得啃不少硬骨头。他们可能会从民用技术里找灵感,也可能降低一些标准,但要完全达到现代两栖攻击舰的水平,难度不小。
四、23900型舰有啥能耐?
困难归困难,23900型舰的性能还是挺让人期待的。根据俄罗斯官方透露,这艘舰能干不少事儿:

能带16架直升机,包括卡-52武装直升机和卡-29运输直升机;还能装6艘登陆艇、75辆战车、900名士兵。这运力比俄罗斯现役的老登陆舰强太多了。
有传言说,23900型舰可能会搭载垂直起降战机,比如雅克-141。这款战机是苏联时期的产物,后来停产了,但俄罗斯一直在研究新一代的垂直起降飞机。如果真搞成了,这舰的战斗力就能蹭蹭往上涨,接近小型航母的水准。
既能执行两栖登陆,又能支援海上作战,还能当指挥舰用,功能很全。
要是这些性能都能实现,23900型舰绝对是俄罗斯海军的一把好手,能大幅提升他们的远洋作战能力。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3900型舰的建造进度一直不顺,原定的2026年服役目标,现在看来悬得很。

造船是烧钱的活儿。俄罗斯这几年经济不太景气,俄乌冲突又把军费都扔到了前线,造船厂的资金经常断档。据说,23900型舰的预算一直在调整,钱不够就只能拖着。
前面说了,俄罗斯缺经验、缺设备、缺技术人才。看看“库兹涅佐夫”号,2017年开始大修,修了8年还没完,期间还闹出浮动船坞沉没的笑话。23900型舰虽然是新船,但造船厂的水平摆在那儿,能不能按时干完,谁也不敢打包票。
西方制裁让俄罗斯的造船业雪上加霜。高端设备买不到,供应链也断了,啥都得自己解决。这对23900型舰的进度和质量都是个大考验。
尽管困难一大堆,普京对23900型舰的态度还是很硬气的。有传言说,他亲自拍板,要求不惜代价把这艘舰造出来。这不光是为了海军,也是为了国家脸面。

普京的想法很明白,俄罗斯不能老靠着苏联的老本儿过日子,得拿出点儿新东西证明自己。23900型舰要是造好了,不但能填补“库兹涅佐夫”号长期趴窝的空缺,还能让俄罗斯在国际上扬眉吐气一把。
未来咋样呢?乐观点儿看,如果俄罗斯能克服困难,23900型舰可能会在2030年前服役,成为海军的中坚力量。但悲观点儿讲,要是资金和技术问题解决不了,这舰可能就跟“库兹涅佐夫”号一样,变成个“船厂常驻选手”。
总的来说,23900型两栖攻击舰是俄罗斯海军的一张新牌,也是普京意志的体现。这艘4万吨的准航母,承载了俄罗斯重振海军的希望,也暴露了他们在技术、资金上的短板。不靠中国,纯自主建造,听着挺豪气,但干起来真不容易。
这事儿到底能不能成,咱们还得接着看。俄罗斯要是真把23900型舰造出来了,那海军实力肯定能上一大台阶;要是造砸了,那就只能继续在五常里垫底了。普京的“死命令”能不能兑现,就看这几年了。你说呢,这艘准航母能按时下水吗?咱拭目以待吧!
无锡阿敏
就冲川普这态度,必须支持川普连任!!!
时间指向你
俩个直升机航母,不够用吧。要知道,俄罗斯有4大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