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之路”用数据说话用心理剖析释疑

壹仑科技 2017-11-22 09:42:27

作为针对上海创业者微观生存环境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创心之路”已经历时3年,11月19日,国际创业周的最后一天,第三季暨2017年融合案例研究法与数据调研法的最终成果正式向社会公布。

本次创业数据研究由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上海创业力评鉴中心主导,协同上海大学与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共同合作,在中国出版蓝桥创意产业园、上海紫竹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淦湾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上海接力集团协助下完成。

用数据解读创业困境

上海财经大学周照副教授分享了本次针对创业企业发展规律性问题的研究报告。用数据说话,不同行业在创业过程中分别会面临哪些问题,何时出现?社交可以解决企业问题吗?创业者眼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而实际数据又表明创业者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上图:这张图清晰地呈现了创业者心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创业困境

上图:传统产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最多

上图: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困境不同,因其差异性而存在不同的问题

上图:企业发展到不同阶段遇到的困难数量,以及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在其发展阶段碰到难题的差异

上图:社交能否减少创业困境?

上图: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人数多少对企业造成的困扰正好呈相反趋势,未必人数越多越能减少困境

上图:对绩效影响最大的困境既不是创业者最常遇到、也不是创业者认为最严重的困境,反而一直被忽略的产品或服务上的困境对于绩效的影响最大

创业者心理知多少

创业者的心理演变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也许连创业者自己都未必一清二楚。

聂晶教授与帅萍教授分别结合各自的学科优势,用真实的创业者案例和心理学理论讲述了一个已经或将重复在大多数创业者身上的心理规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初衷,研究以案例研究为主体,综合了行动研究法和记忆分析法,深度访谈了17个创业者,抽象出了早早期创业者的心理规律、内在辑和影响因素。

两位教授的研究发现,早早期创业者首先会爱上自己的点子,但在初步涉水又会从兴奋变成焦虑,真正进入实践环节后很快会因为先前的认知偏差而产生恐慌和害怕情绪。帅教授用鲜活的案例讲述了以上心理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抽象到“自信-自我否定-自我重建”的理论层面。聂教授则通过互动解释了产生这种认知偏差的原因,让创业者对于创业者产生情绪、认知和行为规律的心理原因恍然大悟。

“认识心理规律,心理问题可以解决一半,剩下的一半靠自己。”聂教授一语道出本次研究的现实意义。

从真实的“人”的角度看待创业者,让我们对于早早期创业者的心理成长规律有了更客观的认识,而非把创业者看成特殊的物种,十分有利于创业者在实践摔打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对创业教育而言,了解这个规律,可以因时施教,在创业者心理成长的不同阶段分别给予“打击”和“心理陪伴”;对创业团队而言,了解这个规律,可以减少团队中处于不同阶段的创业者的无谓争议;对风险投资者而言,能够通过观察创业者所处的心理阶段评定创业者的成熟程度等。

首度融合案例研究法与数据研究法,着眼于提高创业服务的效率与针对性,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这次讲座对于想创业又有害怕的人们有很大触动和教育意义。

0 阅读:0
壹仑科技

壹仑科技

全方位的解读热点、人物、互联网一系列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