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钓鱼人公认蚯蚓是一种“奇迹”饵料,只要找到合适的钓点,使用蚯蚓基本上就可以保证不错的鱼获,尤其是在冬春季节,蚯蚓的效果更是一鸣惊人。
那么,冬春季节该如何使用蚯蚓,在鱼获上能得到怎样的保证呢?
冬钓如何使用蚯蚓。首先,是选钓点,冬天的时候,鱼一般都会倾向于温暖处且水流较缓慢的地方过冬。
根据这一习性,我们就可以选择在水域中的一些静水区域,或者有阳光直射的地方,这几个地方一般都是鱼较为集中的地方。
它们除了自己过冬,还会不知不觉地聚集在一起,因此这里的诱鱼效果最佳,我们只需将钓点扎实,一般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然后,就是饵料方面,我认为蚯蚓本身就足以应付大多数鱼种,所以不需要再加入什么小药进行调味,我们直接用常规长度的一两整根即可。
如果您准备钓鲫鱼,那么可以将蚯蚓修剪成 5cm 长度,尾巴一节厚些,大概 1cm 左右,头部尽量修短以免影响鱼口。
其次是挂法方面,挂钩时,我们先将蚯蚓随意取下一小段,但是不要太短,以免影响效果,接着从头部插入蚯蚓,根据大小选择合适的钩,用饵料将钩尖包裹住,这样既可以使饵料看起来饱满诱惑,又不会影响挂钩的抛投能力。

另外,调漂方面建议选择灵敏度较高的漂,因为在冬天鲫鱼吃口相对较轻,我们可以提前预判一下鱼的食欲,并根据情况进行调试,以便及时捕捉到鱼口。
如果您选的是轮流串钩丝的方法,可以采用下钩挂一段、上钩挂两三节的方式,这样相对于每根都挂一段而言,可以让垂直度变得更高,降低鲫鱼警觉性,从而更容易让它们吃到嘴里。
春天使用蚯蚓如何达到事半功倍?首先,由于春天气温逐渐回暖,这时我们再继续使用冬季同样的方法,就会因为鲫鱼的习性发生偏差而导致钓获少。
因此春天需要在冬天常用来诱鱼的阳光照射处进行垂钓,例如在较浅且阳光直射的水域边缘,或者在温度较高的湖泊附近进行探寻。
其次是时间点方面,在春天的早晨、黄昏和夜晚都是较好的垂钓时间,这时候水温相对比较低,而且鱼儿活动比较频繁,如果您临时决定晚上出去钓鱼,可以在傍晚才开始进行准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这个季节鲫鱼最喜欢食用青虫、红虫等肉质鲜嫩的饵料,因此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搭配使用,例如用大肚皮浑身长毛、肚脐部位粘液分泌多且透亮的虫子去诱鱼。

除此之外,使用死嫩虫也大概率不会太差,在面糊分泌透明时就说明虫子是鲜活状态,当虫子腐烂的时候就可以不再使用了。
我们可以将死嫩虫剁匀,搭配适量的手竿鲫鱼通用饵,可以非常好地诱受到诱惑后的鱼,提高上钩率和挂早率,让鱼口更加持久、稳定。
要是用蚯蚓作为主钓饵,不管您打算钓什么鱼种,都先将其剪成 2-3 节,然后将其顶端用手捏一下,将其体液挤出,使其有一层腥味包裹,这样引发鱼口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然后我们选择一个 10cm 左右的小窝进行抛投,再将两三段蚯蚓对应挂入钩中,一段足以,如果大点可以选择两条或者三条一同挂入,然后扔到窝里,就足以让鱼儿入嘴,就这样静候佳音即可。
还可以外加蚯蚓做什么?至于草鱼、鲤鱼等品种,在春天使用时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想要体验抓大鱼的乐趣,就可以准备 5-6 条或者一小堆比较大的蚯蚓,在窝里撒一小撮,如果有条件尽量使用室内保温系统来激励它们,这样更利于提高诱鱼能力。
不同品种的鱼对不同大小和状态的蚯蚓都有相应需求,我们可以灵活进行搭配和使用,无论是在什锦钩上还是装入食饵中,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额外一提的是,淡水中比较常见的大头鲢、翘嘴等肉食性鱼类,对蚯蚓也有很强的食欲,我们可以用白色嫩虫、红虫和嫩湖泽虫搭配使用,这三种虫子都是经证实对这类肉食性鱼有很强的引诱力。
并且在通宵垂钓过程中保持虫子气温适宜,可以提高诱惑效果,即便是带着漂流石等专用装备去找这几类鱼,也能极大提升诱惑效果,从而获得更多收获。
其他像黑鱼、黄鳝等肉食性鱼类,可以尝试使用大头虫、切片螺蛳等饵料,结果会惊人地有效果,其他饵料反而无效,因此不妨利用好您的搜猎能力去收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