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连环画《捉放曹》欣赏

江户小歪 2023-06-17 22:00:18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陈宫将会回想起曹操带他一起去吕伯奢家吃饭的那个遥远的晚上。

今天和大家聊三国故事——《捉放曹》,该书剧情跌宕起伏,惊险刺激,充满着戏剧冲突,读来非常过瘾。

程十发绘画封面,程十发在当年画坛地位很高,当初也是上美社给这帮画家创收,于是有了这些精美养眼的封面。这里枯藤老树昏鸦的场景是取自内页造型,程大师笔墨不求细致,笔触粗豪,倒是与内页绘者徐正平风格能兼容。

徐正平,1923年生,江苏阜宁人,三国演义连环画人物造型总“架构师”,第一回桃园结义就是他绘制的,他的笔法多粗犷有力,构图精妙,善于以近景乃至特写刻画人物内心。

上回说到,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为借外力铲除宦官,稀里糊涂召西凉董卓入京,如此引狼入室,何进殒命,董卓专权,惹得洛阳城内秩序混乱,鸡犬不宁。贵族袁绍受不了董卓辖制,一气之下回渤海。

渤海袁绍心系国家大事,他修书一封送给朝中司徒王允。

(开篇就是讲袁绍送信,随着信使马屁股,目光所及就是东汉都城洛阳。)

王允读信,原来袁绍责备他不为国家出力,让他伺机除掉董卓。

袁绍这人不厚道,自己远远在渤海避难,却把高风险难题抛给他。

王司徒一时也没办法,心绪烦乱,他家的幔帐亦如他的心情。

这天散朝时,王允叫住一些知心老臣:“诸位,明日是我寿诞,还请屈尊来寒舍一聚。”

厅堂之上,寿烛放光,烟雾弥漫。喝过几杯酒,王允突然掩面哭了起来,说董卓扰乱朝纲,却无力匡扶社稷,愧为汉臣。宾客也被触动心事,纷纷哭泣。

(宾客不得不哭,不哭不是忠臣。王允胆子真不小,万一席上有董卓耳目,这帮人都得上吕布的狩猎名单。)

大家都在哭,有一人忽然哈哈发笑,众人视之,乃是曹操也。

曹操笑道:“你们从白天哭到黑夜,黑夜哭到白天,能掉董卓一根毛?”

(曹操头顶的帽子,类似远游冠、梁冠,很难查考到出处。再看曹操的下巴,皮肉发皱,胡须分了四层,显得特别油腻。)

王允愤然责问他:“曹孟德!你祖宗也食汉禄,现在国难当头,你却取笑我等,太过分了吧!”

曹操道:“我笑大家徒呼悲乎,却不发一策。”

“哦?你有何高见?”王允忙起身请教。

(王允到曹操面前不过片刻之间,曹操桌上饭菜已经是新的,王司徒家宴换菜神速。

再看曹操座位在门口附近,可见曹操地位低微,当时他担任骁骑校尉,相当于皇宫禁卫军副队长。)

曹操道:“要是我来,情愿冒死刺杀他,了却大患,只是要向司徒借一物。”王允大喜,敬他一杯,问道:“孟德果有此心,国家之福也!不知所借何物?”

(曹操勇略过人,上回何进要诛杀宦官群,曹操也说只要一个狱卒能解决,他喜欢以最低成本直击要害,但是此处大声密谋,是当周围人都是聋子或是哑巴?)

入夜,曹操进入王允家密室,原来他要借王允私藏的七星宝刀,这刀锋利无比,如果搁在董卓脖子上,足以让他顷刻毙命。王允把宝刀交给他,却担心董卓遭遇过伍孚行刺,已加强戒备,事情难以成功。

曹操笑道:“我早有刺董之意,所以日前与他往来密切,董贼也对我颇为信任,大小事情,常与我商量,要近他身不难。况且刺客伍孚被除以极刑,一时人人自危,不敢效仿,董贼以为立威,定然无备,我相信大事必然成功!”王允道:“如此就有劳孟德。”

(曹操借刀,似乎有拖王允下水的嫌疑,毕竟凶器是王允提供的。)

曹操一身都是胆,要学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他带好宝刀去董卓相府。守门的见是董卓心腹,并不搜查,直接放入。

(徐正平的构图,除了大量人物特写呈现情绪,也常见这种人物渺小,空间巨大的构图,董卓府邸是高门大宅,门高目测起码6米。)

曹操穿越一片园林,熟门熟路来到董卓休息的小阁。

董卓见他来,很高兴,问道:“孟德今日何故来迟?”

曹操随机应变道:“回恩相,马匹羸弱,故而来迟。”

董卓道:“何不早言?我这里有好马。”

董卓吩咐吕布:“奉先,你去牵一匹好马,送给孟德。”吕布领命而去。

曹操见吕布离开,心中略松,过了一会,董卓伸个懒腰,困了想睡。

曹操道:“恩相请便,有我在旁服侍。”

于是董卓躺下,不久就鼾声如雷。

曹操心道:“董贼活该今天要死!”他缓步向前,拔出宝刀。

“孟德你干嘛?!”

原来董卓刚悠悠醒转,看到镜子中反射出曹操拔刀,他大吃一惊,一个鲤鱼打挺坐起。他瞪大双眼,又惊恐又疑惑。

(徐正平画的董卓毛发与陈光镒版本不同,显得柔软顺滑。)

曹操见董卓已醒觉,吕布也快回来,就算侥幸成功,也是极限一换一赔命。他灵机一动,跪下把刀呈上:“我最近得到七星宝刀一口,不敢私藏,特来献给恩相。”

董卓把玩起七星刀,曹操满脸淌汗,好在董卓注意力都在宝刀上,并未察觉他的异样。

吕布也回来了,他掂量着宝刀,曹操顺势递上刀鞘。董卓让吕布收藏起来。

董卓道:“来看看给你的好马。”果然是西凉好马!曹操大喜,这副脚力很快用得上。

他马上申请试驾一下,董卓答应了。

曹操出门后,吕布提到刚才曹操鬼鬼祟祟,似有行刺嫌疑,董卓也回想起来,越想越疑。

(董卓暴突的眼神活像一只蛤蟆精。)

说话间,智囊李儒来见,董卓告诉他前情,李儒道:“可唤他来问,如果是行刺肯定心虚逃跑。”

可是等董卓派狱卒去曹操住所,发现早已空空。原来曹操出发前早就转移了家人。

狱卒问看门人,门人道:“刚才曹操纵马前来,说奉丞相口谕急事出城,所以我们没有阻拦。”

董卓知悉,勃然大怒道:“曹操,我好心待你,却这样残忍对我!”于是他张开罗网,誓要捉拿曹操。(这时候但凡有明眼人说一句:“丞相,这七星宝刀好像是王司徒家的。”整个三国主线恐怕要改写。)

曹操的模样被画影图形贴在各地城墙上,英雄事迹为世人广为所知,为未来魏武帝的霸业打了下民心基础。

这边再说曹操逃离相府险境,他往新座驾屁股上狠狠抽了几下。

落寞的时候人就想家,曹操决定回老家谯郡(今安徽西北部),他改换布衣,昼伏夜出。

(这幅夜里赶路场景,是典型的“之字形”构图,大家有没有发现。)

这天他路过中牟县(今郑州东部新城一带),实在是又累又饿,抱着侥幸心理:“也许这里没有通知到呢?不如去城里补给一番。”他大概是没看到城门旁贴着偌大的通缉令。

曹操在城门被卫兵逮个正着,“你们抓错人了,抓错人了!”他反复辩解着。

曹操被绑赴县衙,只是辩解自己姓皇甫,是个良民。县令陈宫盯了他半天,忍不住说破了他,毕竟当年曹操也是洛阳一条好汉,知名度不低。

曹操知道自己完了。英雄末路,神情有悲怆之感。

注意看狱卒的无情巨手,曹操攥紧双拳,这里面捏的是他壮志未酬的不甘。

陈宫内心矛盾:自己很赏识曹操的行为,有意周全,但如果包庇曹操,自己肯定会上董卓的黑榜。

半夜陈宫把曹操带到后堂审问,曹操索性傲气到底:“你这种庸官俗吏,岂能懂得我的志气。”按曹操的智商,也能猜到八分县令的意图,这样的姿态更令陈宫折服。

陈宫听闻曹操准备起兵,顺水推舟把他放了,愿意放弃官位,追随他而去。

有陈宫掩护,士兵只好看着他们远去。

他们一路风尘仆仆,途经成皋(gāo),曹操扬鞭一指:“公台,此地乃我父好友吕伯奢家,今夜可往借宿。”

来到庄前,开门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翁,曹操向他行礼,口称“伯父”。陈宫心想:他就是吕伯奢了。

吕伯奢谢过陈宫救了自己侄儿,又道:“贤侄,使君,家中无好酒相待,我去村西沽些来。”此时陈宫还在道谢,而曹操已起疑心,他侧身而立,有所戒备。

过了好久吕伯奢迟迟未归,他们不由紧张起来,这时,屋外传来嚯嚯磨刀声。

曹操提剑过去探看,陈宫紧随其后,后屋有人在说:“绑了杀掉吧”。

曹操道:“你看,他果然不怀好意,我岂可坐而待毙!”

于是曹操闯入屋内,咔咔一顿乱杀。虽然限制级场面不可能放在小人书里,但我们能从陈宫绝望惶恐的眼神中看到惨状。

曹操杀尽吕家八口,最后在厨房发现一头捆绑的肥猪,陈宫大声悲叹:“孟德多疑,错杀好人!”

这是吕家的不幸,是肥猪的幸运,这是陈宫的不幸,是曹操的幸运。

其实在刘慈欣的《三体》中就提到过猜疑链,假设你身处越南战争的丛林中,你无法第一时间判断出现在眼前的是敌是友,当人影出现时,迟疑不决就有50%的杀身之祸,这时候理性的生存法则就是:消灭掉出现在眼前的一切对象!

陈宫还在拖泥带水地懊恼迟疑,曹操道:“杀都杀了,徒悲无益。”一把拉住他往外走,两人的犹疑与果断形成鲜明对照。

天色已黑,曹操和陈宫匆匆出庄而去。

一个老人骑驴迎面而来,正是吕伯奢。陈宫很慌很内疚,而曹操一脸镇定,因为他心中很清楚要做什么。

吕伯奢打了好酒,买了好菜,笑眯眯地回来,他为好友之子能脱险而高兴,对家中发生的惨事浑然不觉。

吕伯奢看到曹陈二人,十分诧异,问道:“贤侄,使君,为什么不辞而别?是我招待不周吗?”陈宫掩面回避,惭愧难当。(驴子屁股后的竹竿是做什么用的?)

曹操也不看他,只顾向前道:“戴罪之身不敢久留。”而吕伯奢连连招呼,劝他们留下。

吕伯奢越是这样真诚相待,陈宫心里越痛苦。

曹操忽然回身说道:“你看那边谁来了?”吕伯奢回头一看,并无人影。

曹操剑光一闪,可怜吕伯奢都没来得及吭声就倒地而亡。

陈宫惊得差点跌下马,叫道:“前番是误杀,这次又是为何?”

曹操道:“吕伯奢到家如见家人皆死,岂能善罢甘休?一定是后患无穷,不如现在就结果他。”

陈宫忽然觉得曹操嘴脸非常丑恶,第一次看清了他的为人,道:“明知而故杀,这是不仁义的。”曹操则悠悠说出那句传世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曹操策马先行,陈宫还对着吕伯奢尸体落泪。这一个段落陈宫的惊既是读者心态的反映,也是反衬出曹操的奸雄本质。

枯藤老树昏鸦,西风吹人愁。

(王国维论诗歌赏析时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徐正平很好地用到了连环画中,不必言说,都能看出陈宫与曹操之间的隔阂,尴尬而凄凉,同行而陌路。)

他们投宿后,曹操很快就呼呼睡着了,刚才激烈运动令他十分疲惫。而陈宫怎么也睡不着,开始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内耗。

“我因大义随他同行,却发现他是这等人,现如果继续跟着他只会让我厌恶,如果放弃他,也许会被董卓捉住,如何是好?”

当你发现自己的真心错付,会是什么感觉?悔恨,懊恼还是绝望?想必董卓醒悟曹操是刺杀他的那一刻,也会有类似心情吧。

不如杀了他去自首?

不知过了几个时辰,曹操醒来,发现大门洞开,陈宫人马不见。

曹操明白过来:“这人被我说了几句,后悔随我而来,也罢,此地不宜久留,我也速速行路。”

他不敢耽误,策马疾行往陈留而去。(完)

以上是1958年一版一印的内容。后来1963年二版时在结尾又增补了11页,时隔五六年,徐正平的画风有了极大变化,更为粗犷,偏重装饰,在全套书中显得另类,坊间多有争议。

1963年二版增补页

1963年二版增补页

1963年二版增补页

这11幅主要叙述曹操回到自己地盘商议起兵的过渡,我认为画得不错,但放在这本书里,和前面捉放曹剧情有很强的割裂感。

这本书是微观视角的三国,没有大规模战斗,更像是一个侠客故事。根据史书记载,曹操没有刺董,倒是英勇地刺杀过太监张让,全身而退。他因不服董卓而逃亡,半路被亭长捉住,后来是当地县令的功曹劝说才得以释放,至于吕伯奢惨案,有好几个说法,谁先动手存在疑点。无疑《三国演义》没有天花乱坠改编,而是把这些记载合理串联,做到了以史为纲。

除了塑造曹操奸雄本色之外,最动人的还是“我本将心向明月”的单向寂寞。

董卓难得赏识信赖,睡觉也不设防,可是曹操要杀他;吕伯奢满怀诚意待客,却惨遭灭门;陈宫的首次内心悸动,满心欢喜开启征程,然后发现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他受到刺激,心智大乱,做了吕布的谋臣。兜兜转转,多年后,陈宫落在曹操手中,结局悲壮。

双向奔赴,才有了桃园结义的感动,单向托付,酿成了捉放曹式的遗憾。在这样的乱世,真心与辜负的一幕幕激荡人心,这也正是《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吧。

感谢徐正平老师,他墨色浓黑,结构严谨,线描流畅,构图精妙,曹操、陈宫、董卓等角色刻画地栩栩如生,给我们带来了超越文字想象的观书体验。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书香久存,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领悟。

下一期《虎牢关》。我是江户小歪,一个渺小的传统国学美术捍卫者,如您喜欢本文请帮忙点个赞或者转发。

4 阅读:145
评论列表
  • 2023-06-17 23:06

    初版张大经所绘的(火烧新野)、二版徐正平的(空城记)、(战长沙)三册与整套书中的画风格格不入,在广大连友圈之中争议很大,本人也持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