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伟人诞辰130周年:从《三个月总结》看怎样把总结写得新颖独到

曼香课程 2024-03-03 09:00:32

今天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表达对伟人深深的怀念,使我们能够把总结写得更加科学

【原文回放】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46年10月1日的《三个月总结》,对解放战争开始后3个月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

全文只有2000多字,而且结构方式独具特色,内在逻辑关系紧密,表达严谨,堪称典范

毛泽东同志所写的《三个月总结》全面深刻地总结了1946年7月全国大规模内战爆发以来三个月战争的基本情况和一系列极其宝贵经验教训,进而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作战任务及为实现任务而应采取的正确战略战术和作战方针。

《三个月总结》(以下简称《总结》)在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跳出了“三大块”(即“情况概述”——“经验体会”——“问题及下步意见”)的机械模式,即不是采取情况归情况、做法归做法、经验归经验、问题归问题各自分割独立的形态,而是把情况、做法、经验、体会、问题,战略、战术、方针、任务等揉在一起,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按照各自独立且又相互有机联系的原则,分条列项,逐一加以表述,从而构成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网络式立体性结构系统,以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结构形态展现于我们面前。

《总结》虽然表面上由并列的19个条项组成,似乎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其实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有机联系。

第一条是全文的开头,开宗明义地表述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这是贯穿始终统帅全文的一条意脉。它既是三个月同蒋介石作战的高度概括总结,又是今后数月作战的基本要求,是《总结》的“纲”。最后一段第十九条是“兜底”,即“结束语”,要求“实行全党紧张的动员和精心计划的作战,从根本上转变军事形势。各地必须依照上述各项方针坚决实施,力争军事形势的根本转变”。显然,这与第一条是相互照应。开头显旨、末尾总括、头尾呼应、善始善终。还应一提的是,这一头一尾总共才有130个字,言简意赅,既不“穿靴”,又不“戴帽”,直切主题、干脆利落,是我们学习写好总结的典范。

第二至第十八条,是《总结》的内容。这17条是由三个大的层次组成:

2至6条为第一部分,是总结三个月的战绩,从作战歼灭敌正规军25个旅入手,分析了蒋军战线太广、兵力不足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得出“我军能够战胜蒋介石”的正确结论;然后顺势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是再歼敌军约二十五个旅”。这里是边总结叙述、边议论分析、边说明任务,把实践、认识以及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有机地统起来,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缜密思维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第二部分是7至17条,作者从战略高度总结了我军三个月作战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正确的作战方针及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法。比如过去三个月内“我中原解放军主力在陕南、鄂西两区,创造了两个游击根据地……将对今后长期战争起更大的作用”, “吸引了蒋介石原拟调赴东北的几支有力部队于关内……对将来斗争也有重大的意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过去三个月歼敌二十五个旅时所采取的唯一正确的作战方法”,“我们损失淮阴、菏泽、承德、集宁等几十个中小城市……各地应检讨过去作战经验,吸引教训,避免重犯错误”等。特别是在第二大层次之下,每个条款又含有非常严密的两个小层次。作者使用“过去三个月内……”的句式,回顾已经发生过的情况或已经做过的事情,用“三个月经验证明:……”的句式总结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今后必须……”“必须……”一类的句式提出今后应坚持的做法。从而使得每个条款都表现为先因后果、先务虚后务实、先讲道理后发指示,先说为什么要做后说做到什么程度这样一条立体性清晰的思维路径。

第三部分即第18条,作者站在宏观高度分析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而要求全党统一认识,树立必胜的信念。这是实现今后一个时期再歼敌正规军25军旅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思想保证。

三个层次,从总结战绩入手,分析形势,提出任务、明确方针、交待方法,最后落实到思想保证,一环套一环,一扣紧一扣,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而且,在表述方法上,边叙述边说明,叙中有议、议中有说、有理有据、理据结合。从而把多方面的问题、多类型的矛盾、多层次的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是毛泽东同志的雄才伟略在公文写作中的展现。我们理应从中加深学习理解,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吸吮丰富的营养,把我们的工作总结写得更有科学性。

0 阅读:0
曼香课程

曼香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