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纵容网络炼狱?曝光14岁少女被拍228部性虐片真相!

趣事听说 2025-03-28 10:21:15

“只要高级会员点名,10岁女童就要在镜头前被侵犯”——这不是惊悚电影剧本,而是台湾省艺人黄子佼案二审判决书中血淋淋的证词。当公众以为这只是一桩“观看未成年影片”的丑闻时,一份长达87页的判决书,撕开了娱乐圈与暗网勾结的罪恶冰山。更令人窒息的是,受害者年龄最小的仅有10岁,而她们的社交账号、生活照甚至身体发育记录,竟被当作“商品目录”供权贵挑选……

一、二审突破:鞠躬5秒背后的算计与挣扎

7月12日,台北地方法院外挤满媒体。黄子佼在镜头前沉默不语,却在临上车时突然转身,以长达5秒的90度鞠躬试图“软化”舆论。然而,这份迟来的歉意背后,是检方追诉的40余名受害者名单,以及他至今拒绝承认的胁迫拍摄、跟踪骚扰等重罪。

◆ 关键交锋点

认罪博弈:黄子佼承认持有7名少女不雅视频,却对“平台定制拍摄”指控矢口否认,坚称“无法确认受害者是否成年”。

金钱换减刑:受害方律师提出2000万新台币(约合450万人民币)成立反性剥削基金会,黄子佼仅回应“慎重考虑”。目前仅1人接受和解,其余家属怒斥:“这是用钞票堵孩子的血泪!”

减刑生死线:若二审认罪态度良好,刑期或从7年降至6个月以下。法律人士痛批:“台湾现行《儿童及少年性剥削防制条例》最高刑期仅7年,犯罪成本低到可耻!”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二、判决书惊魂:10岁女童被明码标价,会员可“定制发育过程”

“这些孩子必须上传学生证,并定期更新裸体照。”代理律师披露的细节令法庭鸦雀无声——犯罪平台要求未成年受害者每三个月提交一次全身裸照,记录胸部、臀部发育数据,供会员选择“阶段性消费”。

★ 魔鬼操作链

1.精准狩猎:通过学校、补习班等渠道锁定弱势少女,以“模特兼职”诱骗拍摄;

2.身份捆绑:强制提交学生证、家庭住址,威胁“敢报警就公开所有资料”;

3.分级销售:基础会员可购买已有视频,VIP客户可指定姿势、服装甚至施虐程度;

4.社交围猎:在受害者INS账号下,会员们公然讨论“下次让她穿水手服”。

最刺痛的数据:一名14岁少女被迫拍摄228部性侵视频,单部最高售价达18万新台币(约4万人民币)。而平台运营六年间,仅台湾地区就有超过3000名付费会员,其中不乏政商名流。

三、比《熔炉》更绝望:当司法成为二次伤害工具

“法官为追诉犯罪,当庭朗读了受害者被鸡奸的细节。”参与旁听的记者含泪记录下这一幕。尽管判决书隐去真实姓名,但以A001、B305等代码标注的107名受害者,其学校、外貌特征等信息仍可能被反向破解。

◆ 结构性恶疾

隐私黑洞:台湾法律未设立性犯罪案件“闭门审理”制度,受害者被迫反复回忆创伤;

污名循环:已有女大学生因身份泄露遭退婚,加害者却可能因“表现良好”提前出狱;

平台逍遥:网站创始人至今未被引渡,服务器架设在柬埔寨,每日仍有数百部新视频上传。

四、追问:谁在给“黄子佼们”递刀?

▲ 资本共犯结构

调查发现,该平台通过加密货币交易,与台湾三家直播公司存在资金往来。更令人发指的是,部分经纪公司以“练习生合约”为饵,将少女转卖给犯罪集团。

▲ 技术帮凶

AI换脸技术已被用于制造“虚拟儿童色情片”,某论坛用户炫耀:“用黄子佼提供的素材,我能让任何女学生‘参演’。”

▲ 畸形文化

匿名会员留言区充斥“幼齿才纯”“发育中的身体最美”等言论,折射出东亚社会对“少女感”的病态追捧。

五、全球镜鉴:我们离“熔炉”还有多远?

韩国《熔炉法》推动后,性侵儿童最高可判无期徒刑;美国FBI设立“暗网儿童剥削专项组”,每年解救超3000名儿童。反观台湾省,近五年仅6%性剥削案件主犯被判处上限刑期,黄子佼案或将成司法改革最后试金石。

关键行动点

推动修法:将性剥削儿童刑期提至20年以上,引入化学阉割;

技术封杀:要求ISP运营商屏蔽境外犯罪网站,违者重罚;

全民监督:建立“儿童网络足迹保护系统”,任何人搜索相关关键词将触发警方预警。

黄子佼的鞠躬,无法折抵228个性侵视频背后的22800次绝望。此案最可怕的启示在于:当我们刷着女童跳舞视频喊“萌”时,暗处正有人将这份“萌”标价出售。守护儿童,需要的不只是严刑峻法,更是对每个“看似无害”的欲望的警惕。

你的每一次转发,都可能截断一条伸向孩子的黑手。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对策建议,本账号将持续追踪案件进展)

0 阅读: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