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 关注 ”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到苏联进行友好访问,由于准备出发时恰好赶上斯大林的70大寿。
为表两国人民友好情谊,毛主席在众多随车运输的苹果、萝卜等物品里还放上了茅台酒。
等毛主席回国时斯大林也以厚礼相赠,其中就有当时苏联最先进的高级小轿车,大家都笑称毛主席这酒送得划算。
然而毛主席虽然国事访问时爱送咱们国家的白酒,但他生活里却很少喝。
70年代后毛主席身体状态每况愈下,有关工作人员特意在他老人家不知道的情况下,提前用高丽参泡好了两瓶白酒。
大家计划让主席每晚喝上一小口滋补身体,但无论身边人如何劝说,毛主席仍是一滴也不沾。
毛主席喝酒次数不多,关于他的酒量到底有多大,直到伟人在大女儿李敏婚礼那次饮酒,众人才见了真章。
毛主席饮酒二三事俗话说烟酒不离手,但毛主席虽然爱抽烟,可对于酒,他一向是“敬而远之”。
毛主席不爱喝酒,更深知酒精的危害,所以他老人家是一贯反对喝酒的。
就连早年间毛主席在江西遇见二弟毛泽覃,毛泽覃曾参加过武昌起义,在共产党队伍里也是功勋卓著,二人同在革命队伍,却因工作多年未见。
换作平常人家亲兄弟久别重逢,自然要痛饮一番,于是毛泽覃见到大哥后当即提出小酌几杯,可毛主席却连连摆手说道:
“喝酒误事,你且自便。”
后来毛主席在党内工作时,也常常劝诫同事能喝酒的要少喝酒,不能喝的最好不要喝。
因为在毛主席看来,喝酒会延误革命大事,所以伟人相当自律,平日里坚持滴酒不沾。
可白酒在咱们国人生活里还担任另一种角色,那就是应酬场合上的必需品,因此毛主席在各种应酬公事场合上也免不了喝上几杯。
比如1945年8月毛主席应老蒋的约,前往重庆谈判。
白天毛主席和蒋介石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晚上蒋介石也是频频举杯向毛主席敬酒,毛主席也只是礼貌性地与他碰杯,浅酌几口。
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毛主席遇到值得庆贺的事,见到合适的人也会兴致盎然小喝两口。
比如说1947年孟良崮一战,老蒋调动了大量精锐部队,其中最扎眼的要数经过美军训练,具有全美机械装备的王牌74师。
然而就是这支王牌部队却在孟良崮遭到我军部队重创,整师被歼灭,仅存的几个士兵也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俘虏,这一战打得蒋介石再不敢单独派出“精锐部队”,极大鼓舞了我军士气。
毛主席得知胜利的消息后,非常开心,马上来叫炊事员要找酒喝,由此可见伟人的真性情。
有时候遇见酒桌上的拼命三郎,睿智得毛主席还会巧妙地“曲线救国”,做到既不让对方尴尬,自己又能饮而不醉。
比如1949年苏共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访问延安,毛主席作陪,米高扬在招待宴上提出想要与毛主席畅饮一番,可毛主席公务繁重,确实不能醉酒而延误革命大事,但婉拒对方又无法彰显延安人民的热情。
于是毛主席灵机一动,便对米高扬说:
“中国有句老话,叫吃香的喝辣的,辣就是白酒,我们湖南人也有个习惯喝辣酒,吃辣椒,喝一杯顶两杯,所以咱们今天喝酒,每个人喝一杯酒,对方吃一个辣椒,谁不行了就认输。”
米高扬欣然同意,然而他没料到的是,毛主席虽然不善饮酒,但伟人爱吃辣椒,所以米高扬龇牙咧嘴啃完一个辣椒后,就已经辣到满头大汗,但毛主席却越吃越精神。
后来毛主席倒满一杯酒,准备饮下前对米高扬说:
“我把这杯喝了,你也吃一个辣椒。”
米高扬听完赶紧摆摆手,示意要自己喝酒,毛主席吃辣椒,直至晚宴结束后,米高扬已酩酊大醉。
毛主席虽然平日里对酒并不感兴趣,但遇到特殊场合时,也会主动多喝两杯,在大女儿李敏的婚礼上,毛主席就向众人展示了一番自己的酒量。
话说毛主席对待大女儿李敏,一直是相当疼爱。
只不过因为李敏童年一直生活在苏联,父女俩再见时李敏已是13岁年纪,多年后李敏每每与儿女提起,她与父亲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犹如昨天发生得一般清晰。
毛主席与李敏新中国成立前,王稼祥夫妇受主席所托将李敏从苏联带回中国,之后又来到北平,那时只有13岁的李敏只会说俄语,不会讲中文。
通过旁人的讲述,她知道自己此行是要去找父亲,前往北平的路上她还用俄文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信上说:
“大家都告诉我,毛主席是我的父亲,可我从未见过您,我到底是不是您的女儿,请来信告知我,这样我才能快点到您身边。”
毛主席收到信后,马上就找懂俄文的人帮忙翻译,看完信后的伟人是既心酸又喜悦,他立即给女儿写了封回信,信刚刚写完毛主席就让人改为加急电报发出去,慈父思女之心由此可见。
毛主席把李敏接到身边后,逢人就说自己家里有个会说俄文的洋娃娃,也非常关心她的学业问题,一有空就教她念诗读书认字,因此李敏回国后很快便学会了说中文,写中文。
北平解放后她就进入八一学校读书学习,在这里她认识了一个叫孔令华的青年,由于志向相投,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
即便上了不同的大学李敏和孔令华也没有断联,一直保持书信往来,慢慢地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逐步发展成为恋人。
身为父亲的毛主席听说女儿恋爱后,特意把李敏叫来询问对方情况,哪知李敏回复父亲,除了知道他的名字外其余一无所知,毛主席便继续问道:
“你连他的父亲是谁,在哪里工作都不知道,那你们是怎么交朋友的呢?”
李敏爽快地说道:
“我只是跟他交朋友,他父母是做什么的,跟这件事没关系吧。”
考虑到女儿从小在苏联长大,可能对于国情不甚了解,伟人又继续向她解释道:
“你们要结婚的话,作为儿女的亲家还是要问一问的。”
李敏点点头后,便把父亲的话记下了,没过几天李敏便兴冲冲地找到毛主席说:
“小孔的父亲是孔从洲。”
毛主席略微思索后,便想起孔从洲原是国民党38军的副军长,起义后加入了共产党。
当时组织把他的家属从陕西接到了陕北,解放后他的次子孔令华因为所在学校迁到北京,与八一学校合并,所以孔令华也就成了李敏的同窗。
了解清楚情况后,毛主席在见了孔令华后也很放心地把女儿交给了他,因为那时二人都在上大学,于是他们便决定在暑假举行婚礼,毛主席得知消息后也很高兴,他对女儿说自己要亲自参加并主持她的婚礼。
朴素的婚礼同天下所有为儿女操劳的父母一样,毛主席早在李敏婚礼前,就开始思考着要请哪些客人,婚礼流程等琐碎事项。
到了1959年8月28日这天,李敏和孔令华的婚礼正式举行,只不过不同的是,他们在毛主席的影响下并没有大操大办。
只请了30个亲友观礼、摆了3桌婚宴,菜也只是平常的鸡鸭鹅和一些素菜,当时规模简单到有些工作人员都忍不住议论到:
“这婚礼比起普通老百姓家孩子结婚还要朴素。”
女儿婚礼当天的毛主席特别高兴,他就像所有慈爱老父亲一样,郑重地举起酒杯向李敏和孔令华祝福道:
“你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他还特意对女婿孔令华幽默地说道:
“不用忧来不用愁,二人心意两相投。”
众人敬酒环节时,毛主席对于旁人敬酒总是来者不拒,伟人也向众人展示了一把自己的酒量,不知不觉间他喝完了一瓶葡萄酒,却仍然神清气爽。
婚宴过后毛主席送走客人,还专门留下亲家孔从洲到书房谈话。
伟人的表兄王季范老先生作陪,三人聊天之际,王老先生在得知毛主席的亲家居然是原国民党杨虎城部队,还是有些意外的。
因为他本以为能成为伟人亲家的,最起码也应该是红军的高级将领,但毛主席却向王先生介绍孔从洲在西安事变中的一些功劳,赞誉他是统一战线工作典范。
由此可见毛主席是毫无门第之见,他一直很尊重儿女的选择,伟人在女儿婚事上,让我们看到他老人家生活里的一面。
在共和国领袖的头衔之外,他也如天下万千慈父一般舐犊情深。
然而与毛主席不喜饮酒相反的是,周总理在党中央里可是最能喝酒,最会喝酒的,人称“千杯不醉”,关于周总理喝酒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千杯不醉的周总理当年在红军长征时期周总理就展示了一把他的海量,他曾经用超过1两的杯子喝下25杯高度白酒。
而周总理也用他的千杯不醉,帮助毛主席化解过酒桌上的“危机”,那也是1945年毛主席到重庆同老蒋谈判,周总理陪同参加。
晚宴当天老蒋及其身边的人不停地向毛主席敬酒,而周总理则一直贴身站在毛主席身边,寸步不离,他甚至还对身边警卫员说道:
“你们不要站在我身边,要保护好毛主席。”
当大家纷纷举杯向毛主席走来时,周总理总是退后半步让出空间让大家寒暄、祝福。
等对方举起酒杯时,周总理就一个快步侧身过去,接过毛主席的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再把酒杯还给毛主席,就这样大家一个挨一个地敬酒,周总理也是一杯接着一杯地喝。
那场晚宴下来周总理至少喝了有3斤白酒,可他仍然面不改色,从容不迫,后来第二天重庆的报纸直接写道:
“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
周总理的酒量好到什么地步呢,几乎能与他匹敌的寥寥数人,而且他也会通过喝酒来“指点”下属。
许世友将军是出了名的“对瓶吹”,有时他常会仗着自己酒量大,把周围人喝到不省人事。
周总理听说这事后,便单独找他对饮,二人话不多说各饮两瓶时,许世友已是头昏脑涨,双脚发软,而越喝越清醒的周总理却大手一挥,准备再开一瓶。
许世友勉强张开嘴,含糊不清地求饶道:
“真的不能再喝了,我一滴也咽不下去了。”
周总理听完是哈哈大笑,接着他便把许世友扶到沙发里坐定后说:
“你以后每次只能三杯六两。”
果然自此以后,许世友在喝酒时一直遵守总理的三杯六两规定,他是彻底地服了,周总理不仅能喝酒,他的酒品也极其好。
公开宴席时周总理从不劝酒,更不勉强别人喝酒,如果“干杯”的话说出来,总理是一定要将自己杯里的酒一饮而尽,绝不会敷衍对方。
生活里的周总理唯一的乐趣也就是饭后,喝上两杯放松精神,而且他最喜欢和陈毅、乔冠华一起喝酒,三人对饮时自有一套方法,你敬我,我敬他,下酒菜也就是一碟花生米。
然而即便大家偶尔喝多了,也从不吵闹,更没有人出丑,喝醉了的周总理也是彬彬有礼,神采飞扬。只不过后来周总理因为工作日益繁重,再加上健康考虑他也就高高挂杯了。
之后的周总理出席外交活动时,也只是举杯,不再喝了,可他也会如实向对方说明情况,同样赢得一片赞扬。
结语无论是毛主席的滴酒不沾,还是周总理因为工作需要饮酒,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不要因酒误事,小小杯中酒我们都能看出老革命者的高度自律性。
云淡风轻
主席虽然不擅饮酒,但能吃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