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0年,有官员向武则天奏报,已经七十一岁高龄的宰相狄仁杰,病逝于自己宅邸中,听闻此事,武则天半晌都没说出话来。
许久,武则天再也压制不住悲伤的情绪,当着众朝臣失声痛哭道:“从此朝堂空了!”。
在此之后,但凡朝廷遇大事不决时,武则天总会想起她那个老朋友,也经常会忍不住叹息,叹息老天为何会这么早夺走她的国老。
这就是狄仁杰,一个堪称武则天最贴心的“男闺蜜”,同时也是武则天晚年时期,唯一一个能和她交心的人。
要知道,武则天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为了稳固自身地位,她不惜大肆杀戮,被杀之人不仅包括反对她的大臣,还包括宗室至亲,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
但狄仁杰却能在武则天不断杀戮的同时,不仅赢得了武则天的高度信任,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武则天的决断,另外得以善终后,还被武则天念念不忘。
那么,狄仁杰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简而言之,这正是狄仁杰懂得求同存异的大智慧下必然的结果。
受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影响,很多人认为,狄仁杰是一个断案如神之人,但实际上,狄仁杰的能力远不止此。
武则天掌权后,为了巩固权力,祭出了各种残酷手段,凡是对她掌权有阻碍的,均被其无情解决掉。
比如儿子不听话,那就干脆废掉自己当皇帝,还有那些手伸太长的李唐宗室,有一个清洗一个。
而对于那些胆敢在私底下议论自己谋夺李唐江山的大臣,武则天启用了酷吏制度,并大开揭发告密之门,利用这种制度,大肆诛杀反对她的人。
总之,武则天为了握紧手中的权力,可谓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被武则天冤杀的人,不过,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无所谓,毕竟从她的角度出发,别人死总好过自己死。
而狄仁杰,就曾经在这场风波中差一点丧命。
公元692年,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意图谋反,并以此为由,将狄仁杰等一干人等缉拿入狱,只等择日将他们行刑处死。
当时,有不少一同被缉拿入狱的人,纷纷为自己申辩,但狄仁杰却反其道而行之,当即向来俊臣“招供”,说自己“谋反是实”。
狄仁杰的这个做法,让身边的人都觉得他疯了,要知道,旁人为了活命,喊冤都来不及,狄仁杰却主动“招认”罪状。
那么,狄仁杰真的疯了吗?当然没有,他的做法,说白了就是“以退为进”。
对于来俊臣的诬告,狄仁杰知道正面是不可能硬刚过他的,况且来俊臣一直视他为眼中钉,欲处之而后快。
所以要想不被冤杀,必须找到其他突破口。
经过深思熟虑,狄仁杰用招认罪状,换来了来俊臣对自己放松警惕,而在之后,狄仁杰趁此机会,提出让狱卒把自己的一件棉袍送回家。
对此,狱卒也没多想,不就是一件棉袍嘛,但实际上,狄仁杰已经把自己的冤屈以及申辩之词写在了棉袍内侧缝好,他是想让儿子看到后,带着这件棉袍进宫求见武则天。
最终,狄仁杰的计划得以成功,武则天在看到狄仁杰所写的申辩后,亲自下令重申案件,而狄仁杰也得以洗刷冤屈成功出狱。
以退为进,不正面硬刚,不做无谓的牺牲,这便是狄仁杰的智慧之一。
除此之外,狄仁杰最为人称道之处,就是他凭借一己之力,成功劝谏武则天将江山交还与李唐后人。
武则天晚年之际,最令她烦恼的一件事,就是江山的传承问题。
按常理来说,武则天出身于武家,将皇位交给侄子武三思也在情理之中,并且她也有此意向,不仅如此,甚至当时武则天还有将皇位交给女儿的想法。
并且,武则天最担心的倒不是选择谁,而是自己死之后的名声问题。
她活着,尚能控制局面,维护自己的名声,但死了之后呢?要想有一个好名声,那就要看继承人是谁了。
因此,武则天对于继承人问题久久不能做出决定,而狄仁杰则用了一番话,解决了她的这个烦恼。
狄仁杰提出,要是立武三思为太子,那么将来难免会出现的问题就是,武则天作为武三思的姑妈,以后会给武则天建庙立传吗?
而如果把皇位交给武则天的女儿,那就意味着其实是把皇位交给了女婿,这相当于交给了外姓人,而这种结果,无异于是把武则天辛辛苦苦得来的皇位,拱手交给了别人。
而最好的结果,就是依然交给武则天的儿子,这样做不仅名正言顺,并且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武则天的骨血。
既然是骨血,那么未来武则天配享太庙、建碑立传,也就不成什么问题了。
正是狄仁杰通过这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剖析其中利害关系,得以让武则天改变了原有的主意。
最终,武则天下令将儿子李显接回洛阳,并册立其为太子。
通过这一番谏言,狄仁杰成功地让武则天将江山重新交还于李家后人,对此,大诗人杜甫就作诗高度称赞狄仁杰有“匡扶社稷”之功。
“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杜甫《狄明府》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产生疑问,要知道武则天不仅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独胆专行的君主,但她为何偏偏能听进去狄仁杰所说的意见呢?
这背后,其实就是狄仁杰的大智慧,同时也是他高明的为官之道。
武则天登基之初,反对她的声音不绝于耳,有一帮文臣以武则天“有违祖制”为由,公然进行“死谏”,且声势极为浩大,目的就为了迫使武则天退位。
除了朝臣之外,还有李唐的宗室,也对武则天的登基进行了激烈的反对,甚至当时还有人计划起兵推翻武则天。
不管是朝中的文臣,还是李唐宗室的人,他们每个人都能说出各种理由来推翻武则天,比如说起是“窃取政权”,还有说她是“不合祖制”等等。
理由各式各样,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武则天拉下马来。
但就是在这种时候,唯独狄仁杰却保持沉默,他既不发表任何支持的言论,同样也不提出反对的看法。
这倒不是说狄仁杰要明哲保身,而是他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洞悉了这场争斗背后的关键点所在。
狄仁杰为官多年,自然深谙平衡之道,依他的眼光来看,当时权势如日中天的武则天,远不是那些朝臣们以及李唐宗室所能对抗的。
换句话说,这些人意图扳倒武则天的行动,无疑是“以卵击石”,根本不可能成功。
因此,狄仁杰并没有做什么动作,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对武则天的登基感到“义愤填膺”,因为他知道,那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并且,狄仁杰还意识到,即便是那些朝臣以及李唐宗室,能够将武则天扳倒,但对于当时的大唐来说,就会变成一场灾难。
武则天倒了,换谁来做皇帝呢?这就是最现实的问题,而从当时朝臣和李唐宗室的行为来看,双方很难达成一致。
如此一来,那必然会造成大唐混乱,也自然会因为混乱导致大唐国力衰败。
这种结果,是狄仁杰不愿意看到的,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员,他的愿景,是大唐国泰民安,官员劳有所得,百姓富足安康。
这一点,在当时很少人能看透,而狄仁杰则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
正是因为如此,狄仁杰才没有站出来反对武则天,对于他来说,谁当皇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实现自己的愿景。
而这一点,恰恰与武则天的愿景基本一致。
平心而论,武则天除了谋取皇位的过程颇有些为人诟病之外,她的执政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而她的追求,恰恰也是国泰民安。
当然,这其中不排除武则天是为了自己生前身后的名声,但不管怎样,她的追求与狄仁杰达成了一致。
所以,知晓“求同存异”这个道理的狄仁杰,并没有去反对武则天,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去影响武则天。
并且,他不管是提出什么意见,都是从为武则天考虑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为了谄媚,比如他劝谏武则天归政于李唐这件事,就是明显的例子。
正是因为如此,武则天也明白狄仁杰的良苦用心,所以才会听进去狄仁杰的意见。
若狄仁杰是一个庸碌之辈,或者是一个为了一己私欲而谄媚之人,依照武则天的手段,狄仁杰早就被踢出局了。
有道是“不做强者的护身符,不与强者争锋,而是在她大权的刀柄处控力”,这就是狄仁杰的高明之处,同时也是他与武则天之间的相处之道。
靠着这种方式,狄仁杰不仅得以让江山重归李唐,并且还向武则天举荐了不少有才干的官员,比如著名的宰相张柬之,就是经狄仁杰之手,才得以上位的。
能看透全局,并以退为进,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狄仁杰。
狄仁杰的结局
公元700年,狄仁杰再获武则天晋封,官拜内史(正三品,执掌中书省),并随武则天巡幸三阳宫。
巡幸途中,武则天有感于狄仁杰近些年来的贡献,特下谕旨,赏赐狄仁杰宅第一所,这在当时众多随行官员中是独一份。
由此可见,狄仁杰可谓是恩宠冠绝当朝。
到了当年八月,狄仁杰病逝于家中,享年七十一岁,消息传到宫里之后,武则天泣曰“朝堂空矣”!
同时,武则天宣布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并追赠狄仁杰为文昌右相,亲自为其上谥号”文惠“。
李显复位之后,李唐历代皇帝,均对狄仁杰进行追赠,其中,唐中宗追赠狄仁杰为司空,唐睿宗则追赠狄仁杰为梁国公。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他又下旨,特准狄仁杰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一个臣子,不管是生前身后,还是庙堂江湖,均能赢得一致好评,放眼历朝历代,能做到这一点的屈指可数,而狄仁杰却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狄公狄国老,无双国士也!
小结:
狄仁杰一生,数经宦海沉浮,但他却始终忠于皇室,且心系民生,不管在何处为官,均做到了好评如潮,同时也政绩卓著,更重要的是,他身居高位后,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影响武则天,对其弊政多有匡正,为“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他最终得以善终的结局,也是理所当然。
一向能顺风转舵的人总是混得很好,所谓的识时务者为俊杰,经典传奇
神探狄仁杰每部我都看了四遍,可惜不再拍了。
元芳,你怎么看?
让则天大帝知道儿子和外甥的区别[呲牙笑]
这个是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给我说过的,武则天若把皇位传于侄子,狄仁杰说她百年后这世上哪里有侄子给姑姑建庙的,一句话就成功让她还天下给李家,所以我印象太深刻了[呲牙笑]
能臣比帝先死,就有好结果!帝先死,无好结果!
狄仁杰情商千古无二!武则天千古一女帝那么聪明都被狄仁杰卖了还帮着数钱[笑着哭],正史上狄仁杰一心想恢复李唐江山奈何武则天太强势太子太软弱窝囊只能暂时暗中积蓄力量隐忍不发。实际上狄仁杰是武则天身边的超级大卧底,狄仁杰临死前和好友张谏之密谋了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武则天:“好你个狄胖胖,亏你死的时候我还掉了那么多眼泪”![笑着哭]
最后死了[笑着哭]
狄公案
算可以了,虽然鞠躬尽瘁累死了,能青史留名也不枉。
狄仁杰完美诠释了,一朝天子一朝臣
拿史料说话,不要自己臆想。
唐朝好像官职最高就是三品,房玄龄杜如晦的左右仆射就是三品
狄仁杰说过一句话 儿子比侄子亲
结局在白马寺门口
那也得他儿子能送那信进宫啊[呲牙笑]
狄国老情商高,
狄仁杰老师是阎立本,学生是张柬之,TM牛人互相组团学习,
我觉得狄仁杰得半肉出装,不然没位移太容易被秒了
元芳,你怎么看!
恩师,我真是服了。
来俊臣都想好了,狄仁杰一定会喊冤,到时候就把他刑毙堂上,结果人家狄仁杰一上来就招,到是给来俊臣弄不会了[笑着哭]
每隔几年四部都会看一遍,真是百看不厌,第五部除外,太辣眼睛了
白马寺,狄公墓
狄仁杰至终都是心向李唐,
山西太原的狄村儿就是狄仁杰老家吧[点赞][点赞]
狄胖胖再厉害最后不也是死了[得瑟]
最后的归宿,洛阳白马寺。
因为狄仁杰打下路,武则天打中路,没有矛盾
这就是所谓的明白人
恩师真乃神人也[点赞]。天下能破此案者唯恩师一人耳[点赞]
面首
大人真乃神人也!
桃李满天下说的就是他把
狄仁杰就该长韩大民这样
呵呵!
前几部好看的很
狄仁杰正史是不是!!!!女皇的面首!
常务副皇帝
虚构的人族还当真
智商情商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