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乔冠华酒后对李克农不敬,周总理怒下令:把乔冠华给我叫过来

千字历史 2024-12-06 21:43:31

“我辛辛苦苦写的给毛主席的报告,都是老头子一个人签名。”喝醉的乔冠华,在打碎两个玻璃杯后,口吐真言。

这个“老头子”,指的是李克农,乔冠华正是陪同李克农参与朝鲜停战谈判,签订协议的副手。

早在1950年,李克农来到菊香书屋,刚到毛主席就说:“我点了你的将,到开城坐镇,外交部组成一个班子,乔冠华也去,军队里也要出人。”

李克农当即表态:“我立刻出发。”

其时,李克农已经患有严重的哮喘,身边随时带着药,每天要靠打吗啡才能入睡,毛主席并不知道这些情况。

冷静下来思考过的李克农,把自己的身体情况也如实上报,当时没有别的人选,能胜任这个工作的,只有李克农,他抱病出征。

到了朝鲜,金日成亲自接待李克农,两人本就有深厚的感情,和朝方接洽非常顺利。

乔冠华这次是周总理特意指派,作为李克农的副手,很多时候,李克农坐镇后方,不直接出面,乔冠华则作为谈判一方,出现在谈判桌上。

到了冬天,朝鲜的天气非常冷,李克农的哮喘愈发严重,经常大口大口地喘气。有一次甚至在开会中途晕倒,幸好身边人及时抢救,才苏醒过来。

毛主席等人得知李克农的身体状况,担心他撑不住,考虑让他撤回国内疗养,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伍修权奉命到朝鲜,替换李克农。

等伍修权到了朝鲜,看到李克农坐在朝鲜土炕上,脸几乎贴着炕桌看东西,一会儿就要仰天躺一会儿,大口大口喘气,心痛不已。

一番寒暄后,伍修权对李克农说:“中央派我来替换你一下。”李克农喘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好一会儿才说“临阵不换将!”

李克农仔细给伍修权解释:“我已经熟悉对方的谈判节奏和方式,摸透了各方面规律,在我身体能支撑的情况下,不换人。”

听完这句话,伍修权只得作罢,接下来做好别的工作,尽量减少李克农的工作。

李克农不愿临阵换人,和乔冠华也有关系。

乔冠华在自己的圈子里被叫做“乔老爷”,他精力充沛,足智多谋,行文也洋洋洒洒,张口就是妙语连珠,年轻时自视甚高,高傲,做事不愿意守规矩。

作为坐镇开城的领导,李克农不仅在谈判上心有成算,对内关系上,他宽容大度,协调各种关系也得心应手。

尽管李克农觉得和乔冠华相处有点难,但他从不当面指责乔,也不允许别人在背后议论乔的长短。对李克农来说,一个人有优点,就必定有缺点,很有可能这个缺点正是他优点的来源。

后来,两人成了很好的搭档,在谈判桌上配合默契,彼此信赖。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点,朝鲜停战协议在板门店签署。历时3年多的抗美援朝,此时划上句号。

乔冠华关于“老头子签字”言论,正是在停战后的第一个中秋节酒会,这件事最终被周总理知道。

当时,一向温和的周总理,对秘书说:“把乔冠华给我叫来”,总理狠狠地批评了乔冠华,并让乔冠华给李克农道歉,写了检讨。

看着来承认错误的乔冠华,眼里都是泪水,李克农淡淡地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你的眼里没有几个人,迟早要吃亏的。”

一句话说得乔冠华羞愧不已,为自己的出言不逊感到愧疚。

许多年后,当时李克农早已离世,乔冠华才从周总理那里知道,这件事发生后,李克农出面为他求情,跟周总理说,不要处分乔冠华,年轻人说错话做错事都很正常,我没有那么小气,揪着这点小错误不放。

彼时,乔冠华才真正理解李克农的胸怀,感慨道:“李克农对我这么宽宏大量,我深受感动,我写检讨是出自真心。”

9 阅读:2732

千字历史

简介:专注于历史文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