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3月已经过了一大半,求职市场却异常安静,身边的人也个个都偃旗息鼓了。
不由得心底生出一种恐慌:
今年的“金三银四”,怕是要凉凉了……
01-
前些年的这个时候,是人员流动最大的。
不只公司会借机换一波血,有些老员工觉得升职加薪无望也会另谋出路,会议室钉钉群里是进进出出。
就算当下的待遇不错,也会刷刷招聘软件,看有没有更好的岗位。
总之不管老板还是员工都会活泛起来,找寻更多的机会,让自己收获更大的价值。
可今年,几乎全都消停了。
我们公司自从去年大裁员后,人数基本就固定了,没什么新业务开展,也没什么项目可以撤了。
年前我还兴致勃勃的打算年后换个新工作,可现在我在这儿一动不动。
同事们更是一个个谨小慎微,把自己的饭碗端得牢牢的,似乎没有一点其他心思。
02-
至于为什么,现在这大环境着实让人一言难尽!
以前总想着通过“跳槽”逆袭,但如今有机会“躺平”就不错了。
哪怕公司的骚操作再多,同事接二连三被辞退,手头的活儿越压越多,可还是下不了决心,“骑驴找马”又找不到好的下家。
最后只能安慰自己,好死不如赖活着,再苟一苟吧!
现在的竞争也明显比以前激烈了很多,求职的人乌央乌央一大片,招人的岗位却少得可怜,要求越来越高还各种嫌弃:
年纪小的没经验,年龄大的怕精力跟不上,男的太有想法不好掌控,女的要生孩子请婚假不划算……
更恐怖的是,职场圈子的固化,一点点正演变成“熟人社会”。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为了效率和稳定,开始实行“内推”,好的工作几乎不在市面上流动了,晋升也不再依靠能力,而是人脉。
金三银四,可不得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03-
前两天还看到一组数据: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今年预计达到1222万人,相比去年增加了43万人。
前两年毕业的还有很多没找到工作,今年又有上千万人加入了求职大军,竞争无疑会更加激烈。
而那些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也时刻面临着降薪失业的风险,背负着房贷车贷还得养家,可以说是压力山大。
那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
1、学点新技术。实在不行,看哪一行越老越吃香,趁早转行;
2、主动打破信息差,去社交,推销自己。机会不是等来的,只要有点真本事儿,养活一家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3、别盲目创业。先找个班儿上,边学习边实践,攒够了本钱再想着单干,毕竟试错的成本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了。
撸起袖子加油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