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这部电影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票房破11亿却争议不断,费翔跑去澳门路演还发了长文,搞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看这事儿了。
这《封神2》可真是个奇葩,上映没几天就闹得沸沸扬扬的。灯塔专业版说它票房都11.42亿了,可网上骂声一片,也不知道是咋回事。我寻思着,这么多人骂,那得有多少人去看啊要不然哪来这么高票房可能是骂归骂,看归看吧。反正现在的观众就这德行,嘴上说不要,身体倒是很诚实。
这片子好像是个系列,叫什么《封神三部曲》。听着挺唬人,搞得跟《指环王》似的。不过人家《指环王》是真牛逼,这《封神》嘛,还有待观察。我看网上有人说,这片子野心不小,想把中国神话搬上大银幕,让老外也能看懂。这想法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
说起来,这片子的主演还挺有意思。费翔这老帅哥居然也掺和进来了,真是没想到。前两天他们还跑去澳门路演,跟影迷互动啥的。这操作挺接地气,看来是想拉近跟观众的距离。不过我寻思着,澳门那地方,去的都是些什么人啊赌徒富豪还是普通影迷
费翔这人也是,路演完了还不忘发个长文。我看了眼,说的都是些官话套话,什常独特的影视项啊尬前所啊,blabla的。不过他倒是说了句实在话,说现在的娱乐环境越速食了。这话我倒是挺认同的,现在的观众哪有耐心看长篇大作啊,都喜欢短视频,刷刷抖音就完事了。
费翔还说这片子向全世界输出了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展现了中国电影业的实力。这话说的,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好像每次有大片上映,都会有人这么说。可问题是,真的输出成功了吗我看未必吧。就拿《长城》来说,不也是号称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吗结果呢在国外评价可不咋地。
不过话说回来,《封神》这题材倒是挺有意思的。中国神话里的那些神仙妖怪,要是能拍得像样点,说不定真能吸引外国人。就是不知道这片子能不能把握好,别搞得太魔幻了,也别太写实,找个平衡挺难的。
说起这片子,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个三头六臂殷郊法相。这特效一出来,网上可就炸锅了。有人说这特效太假了,跟游戏CG似的。还有人传言说这特效是外包公司4500块钱做的,我听了都想笑,4500能做个屁啊。
后来那个负责特效的公司出来辟谣了,说这是国际大公司做的,做了18个月呢。我寻思着,18个月就做成这样要么是这公司不行,要么就是咱们的要求太低了。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神话题材的特效确实不好做,又不能太写实,又不能太魔幻,找平衡确实难。
我看网上有人说,这特效公司以前做过《2012》《权力的游戏》《星际穿越》这些片子。那我就更纳闷了,这些片子的特效不都挺牛逼的吗怎么到了《封神》这儿就不行了呢是不是预算不够啊还是说,中国的审美跟国外不一样这就值得深思了。
说到底,《封神》这事儿反映出来的是中国电影业的现状。一方面,我们有钱有技术,敢于投资大制作。另一方面,在质量和审美上,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就拿特效来说,虽然请了国际大公司,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说明什么说明光有钱不行,还得有眼光,有品位。
再说说这片子的野心吧。三部曲,这在中国电影界确实是前所未有的。以前也有人想这么干,比如《三体》,结果呢到现在都没个影儿。《封神》能不能成功完成三部曲,还真不好说。要是第二部票房不理想,搞不好第三部就夭折了。
不过话说回来,《封神》这种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至少人家敢想敢干,不像有些导演,就知道拍些小成本的文艺片。当然了,我不是说文艺片不好,只是觉得,咱们中国电影也该有点大片的样子了。要不然,老是被好莱坞压着,多没面子啊。
说到底,《封神》这事儿反映出来的是观众的心理。一方面,大家对国产大片充满期待,希望能看到质量上乘的作品。另一方面,一旦发现不如意的地方,批评起来也是毫不留情。这种矛盾的心理,其实挺正常的。
我觉得吧,观众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好事。要是观众都不挑剔,那电影公司还有什么动力去提高质量呢不过话说回来,有些批评确实有点过了。就拿特效来说,虽然不是最顶级的,但也不至于说是4500块钱做的吧这种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对电影业发展也不利。
其实吧,我觉得观众应该理性一点。电影嘛,又不是纪录片,有点夸张和想象力也没啥。关键是看故事讲得好不好,演员演得怎么样。至于特效,只要不是特别离谱,其实也无所谓。毕竟咱们看的是电影,不是特效展示。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得说说中国电影的未来。《封神》这种大制作,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潜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咱们得一步一步来。
我觉得吧,中国电影要想真正崛起,得在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是故事,得有好故事,能打动人心的那种。其次是技术,特效啊摄影啊这些,都得跟上。再次是演员,得有真正有实力的演员,不能光靠颜值。最后是导演,得有能驾驭大场面的导演。
总的来说,《封神》这事儿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它告诉我们,中国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总有一天,我们也能拍出让全世界都惊叹的好电影。当然了,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