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秘密,不是廉价劳动力,否则亚非拉很多国家都发展了

林风小木 2025-01-09 16:20:06

一提起工业化的发展优势,很多人会下意识的想到是廉价劳动力。但是世界上人工成本低的国家多的是,但是成功进入工业化国家的却是屈指可数。

拿东亚来说,韩国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后,还在快速增长到人均3万美元,同期东南亚那些人均更低的国家,工业化却停滞不前。

廉价劳动力,是发展工业的一个优势,但绝对不是工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工业化是在工厂里进行生产的,理论上是可以一天24小时不停工的生产,相对于农业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然而工业生产一样是有自己的“农时”,那就是订单。没有订单就不会有生产,工厂主不傻,没有订单的话生产一大堆的东西,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

农业生产出来了,大不了放仓库里面留着以后吃,工业品留的时间长了就会过时,市场上人们又会再追求更新的潮流产品。

所以工厂是依赖订单生产的,并且订单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因此,工厂倾向于在订单旺季的时候多招工人,并在淡季的时候裁减工人。从而形成了一种弹性的用工制度,看上去对工人很是残酷,然而这就是现实。

没有哪个工厂主在淡季的时候,还去养一堆闲人,除非是工厂不可或缺的的技术骨干。对于一般的普通劳动者,都是随用随招。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出工业化发展的秘密了,为什么一些国家明明有很多的廉价劳动力,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要么还是军阀混战封建专制,私有财产不受保护的国家;要么就是民主化后过早进入工会强权时代。

军阀混战就不用说了,就说说南美、东南亚这些国家,名义上他们是民主了,但过早发展出强大的工会势力。工会势力是一种刚性的用工制度,跟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弹性用工制相抵触。

你只要雇佣了工会的人,那么以后你想再解雇他,就比登天还难,会有各种部门找上门来。为了省去这些麻烦,对于企业主而言,在旺季也不敢大量招工。

工会壮大的结果就是有更多的失业率,像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早早就实现了民主化,但过分强大的工会势力,让他们刚刚开始有点搞头的工业,迅速失去了。

这种去工业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今天的欧美,因为工会很强,只有那些大型企业才能负担得起用人成本。一些中小企业只能保持在家族企业的模式,不敢扩大规模。

看看德国,知名的企业大都是一百多年前成立了,因为那时工会还不强。早期欧洲工业化,使用的工人大多是农村的失地农民,他们没有地方可去,为生活所迫而进入了工人。

英国就是靠圈地运动制造出来的大量失业人口,为早期的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他们处于弱势地位,没能力抗衡资本家,资本家能够用弹性的雇工制度完成工业生产。

但到了二战以后,欧洲左派横行,工会越来越强大。原先的工厂主们已经经营不下去,就把车间搬到了海外,尤其是东亚。

为什么是东亚呢?因为东亚拥有威权主义传统,工会运动也相对较弱。一提起东亚社会,人们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卷,原因当然就是东亚的等级制度下,上层管理层权势很强,压着底下人去卷工作。

无意中也符合工业生产的原理,因而东亚社会是除了欧美以外,为数不多的实现工业化的地区。

虽然这种弹性用工制度,看上去对工人不友好,但从客观现实来说,工业化规模生产以后,压低了社会总体物价,其实让工人们的生活在变好。

反观巴西这样的国家,表面上工会势力把工人照顾得很好,但是把工厂吓跑了,社会工业化没有建立起来,拖累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几十年而不能自拔,整个国家的人又能过得多好呢?

欧美早期的工业化,和现代的东亚工业化,都是靠工人的付出来实现的。而今天欧美的工会势力,已经让欧美面临去工业化的危险,如果最后工业倒退,那么欧美人还能保持现有的生活吗?

的确,弹性用工制度对工人不友好,但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靠工会对工人的强力保护,代价就是整个社会的倒退。

如何解决工人权益和弹性用工制的矛盾,或许就是下一场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一个解决的方案就是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可以模仿人类,不同的用工岗位使用不同的软件就行了。

而且还可以在淡季的时候,把机器人放到仓库里面去,或者出租给其他需要用工的企业,从而完美解决劳动力弹性问题。

至于普通人的就业,则会是通过发展服务业岗位来解决。新的工业革命总是会创造新的劳动岗位,不一定都去工厂流水线讨生活。

0 阅读:3
林风小木

林风小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