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号乌军主力部队突然在库尔斯克发起反击,令俄军措手不及。据各方面的资料报道,乌军总共出动了十四个旅的兵力,200多辆坦克,100多辆爆破车,6万多人,在无人机部队的支持下,向俄罗斯军队的阵地发起大规模反攻。
稍后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承认,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投入了战略预备队。
由于事发突然,俄军准备不足,纷纷放弃了前沿阵地,退到二线阵地驻守。俄军应该没有想到,数月来他们一直主动进攻,乌军被动防守,眼看就要收复库尔斯克的时候,乌军竟然来了这么一出。
从目前看,俄罗斯要在一月份拿回库尔斯克地区是不可能了,收复时间表只能一退再退。原本打算去年10月份收回,后面又改成今年一月份,这回估计收复时间表又要改到5月份了。
那么乌军发动这次进攻的目的是什么呢?打进莫斯科太过离谱,当然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目标大概是吃掉俄罗斯的进攻部队,巩固乌军中库尔斯克的防御阵地,为将来可能开展的谈判创造良好条件。
这和去年8月发起的库尔斯克战役是一样的,关键不是要占领俄罗斯多少土地,而是为特朗普上台后的停火谈判创造筹码,手中无牌,自然上不了牌桌,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而不是简单计较战线的变动。
那问题又来了,为何乌军总是喜欢在北线发起反击,而不是在南线的顿巴斯地区呢?
有一些人的解读是,为了围魏救赵,是调虎离山之计。真实原因可能要简单得多,俄罗斯在顿巴斯地区集结了精兵良将,而库尔斯克都是二线守备部队,战斗力相对较差。
你要选择反攻,肯定是要选择敌人的薄弱地点啊,避实击虚,用上等马吃掉别人的下等马,当然是事半功倍。
事实也确实如此,乌军进攻库尔斯克以后,短期内就俘虏了几百名俄军,并成功换回了乌军的俘虏。
此次乌军再度选择在库尔斯克进行防守反击,也是同样的思路。尽管搬来了半岛的救兵,但新来的半岛仆从军,出工不出力,战斗意志不给力。
当进攻方打不动的时候,就是防守方反击的时候,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军事常识。
而顿巴斯方向的俄军,攻势正猛,战斗意志旺盛,和他们硬拼是不划算的。事实上俄军非常希望和乌军进行主力决战,如果能够歼灭乌军主力,俄方愿意付出两倍的伤亡还是赚的。
弱势一方肯定是极力避免主力决战,一旦主力没了,整个国运就衰退了。
例如历史上的蒙金的三峰山之战,蒙古一举歼灭了金国的主力部队,从此金国就开始走下坡路,尽管没有马上灭亡,但也不过是拖延亡国的时间而已。
站在乌军角度看,那就是避免在顿巴斯地区跟俄军决战,而是用防御工事,迟滞俄军的进攻,然后用精锐主力部队,在俄军薄弱点进行反击,吃掉俄军二线部队,积小胜为大胜。
从这一点上看,西尔斯基是一位合格的指挥官。有趣的是,西尔斯基还是一位俄族人,结果打俄罗斯反而最狠。
西尔斯基因为当年在乌克兰服役,苏联解体后就留在乌克兰当兵。期间他也想过要回俄罗斯的,毕竟自己的家人亲戚都在俄罗斯。那时候俄乌关系还好,西尔斯基要转回俄罗斯军队也是可以的,但是工资待遇要降一级。
而那时西尔斯基已经人到中年,养家糊口的压力比较大,就留在了乌克兰。阴差阳错的结果,是让一位俄族将军成为反俄名将。
俄人看待西尔斯基,大概就是南宋人看待张弘范的感觉吧。假设当初西尔斯基回到了俄罗斯,今日可能成为乌克兰的大敌。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俄军里面不缺人才,只是他们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才华。
烧鹅仔
反击效果怎样呢?
游戏小子
库拉霍沃乌军直接丢弃,下一步就是红军村,大概率也是直接丢弃,再下一步就是泽连斯基得老巢,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了,泽连斯基的老巢被俄军端掉,退路都等于没有[大笑][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