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的一家民俗博物馆中,收藏着一件特殊的怪器,它其实本身只是一件织布机的零件,可是只从外表上来看,却难以猜到其真实的用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甘肃简称“甘”或“陇”,是我国重要的省级行政区,其省会是兰州市,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其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甘肃地区的地形呈现狭长的状态,并且其地貌本身复杂多样,地理特征包括包括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等。
甘肃省地形复杂的因素居多,故此而言,省内各地的气候条件也都不同,相互之间的差别极大。据科学研究表明,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类型从南向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故此植物的生长情况多有不同。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才导致甘肃省内不少农村还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百姓们的生活相对比较传统和原始,经济状况相对较发达地区显得更加落后。不过相比之下,其传统韵味却更加浓郁,致使大多数古老的器具得以被保留。
甘肃省内坐落着一家特殊的民俗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许多来自于民间的古老器物,默默的述说着它们的过往辉煌。最有趣的是,就在陈列柜的角落处,收藏着一件特殊的器物,其外形十分怪异,甚至让前来观光的游客有些吃惊。它整体呈十字状,外表包裹着红色的布条,在十字之上,固定着一根木杆以及一块圆形的金属贴片,外侧固定有钢线护手,而下方则是穿插而过的相交木杆。
它究竟是一件什么东西?游客们感到疑惑,但是馆内的管理人员却对此十分熟悉。他们会耐心为游客进行解答,原来此物正是老式织布机上的一个重要零件--线轴。
织布是古代女子成家之前的必修课,所谓“男耕女织”,正是古代小农社会最朴素的生活方式。据考古发现,从春秋战国时期,织布机便已经被发明出来,并经过多年的演变,至宋元时期,更是成为了普通百姓家中必备的器物,尤其是黄道婆对织布机进行改良之后,更是让我国的纺织业水平领先西方国家几百年。
初看之下,织布机的构造十分复杂,它由机身、踏板、座板、缯、线轴、卷布轴、梭子等十几个部件组成。在使用时,需要人工分清经线和纬线,并在织布机运作的时候,人为调整经纬线的角度,使得其丝丝入扣,相互之间压紧密实,如此方能织出合格的布匹。
也正是因为织布机的使用方式十分复杂,所以织布机线轴的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织布机的线轴可以更好的将布丝全部按照安于轨道之上,保证布匹不滑丝、不漏丝、不脱丝,以此确保布匹经纬线相互之间的均匀度,否则的话,织出的布匹很可能会成为废品。
到了现代社会,老式织布机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由大型纺织厂的大型织布机所取代。相比之下,老式织布机织出的布确实厚实、粗糙、不美观,而大型纺织厂生产的布,却平整光洁美观精致,更新迭代推陈出新确实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已经淘汰了老式织布机,但是它仍旧代表着一段历史,更是倾注了华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将其放置在博物馆中“安享晚年”,是我们对老式物件的最大尊重。参考资料:《古董故事》李伟峰著河北出版社出版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