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逸动4.79万?
这哪是降价,简直是扔了个“王炸”!
但问题来了,这“王炸”炸醒了谁,又炸疼了谁?
你看看那些二手车商,2024年4月那会儿,估计觉都没睡好。
为啥?
长安逸动这新车价格一出来,他们手里的准新车立马“贬值”。
本来还指望着靠着信息差赚一笔,这下好了,直接“一夜回到解放前”。
有个哥们儿跟我吐槽,说他收了辆开了不到半年的逸动,原想着能赚个几千块,结果新车降价的消息一出,立马降了三千,差点没赔死。
你说,这心里能不堵得慌吗?
消费者呢?
表面上看着是捡了个大便宜,但真要掏钱的时候,心里也犯嘀咕。
这价格是真香,可配置会不会缩水?
质量能不能保证?
毕竟“便宜没好货”这句话,在咱们老百姓心里,还是有点分量的。
长安这波操作,看似简单粗暴,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桌子”到底谁能掀起来,还得看看背后的“肌肉”够不够硬。
说起这背后的“肌肉”,可不是光靠喊口号就能练出来的。
长安能把价格压到这么低,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他们从2023年就开始跟零部件供应商“搞事情”了,签了一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集中采购和技术合作,硬生生把成本给降下来了。
这就像咱们平时买东西,批发总比零售便宜,一个道理。
而且,这事儿还得感谢国家政策给力。
2024年初,国家发改委啥的,就发文鼓励汽车消费,各种补贴政策也跟着来了。
这就像是给长安加了个“BUFF”,让它降价更有底气了。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长安这边“高歌猛进”,竞争对手那边就有点“坐不住”了。
你看吉利,2024年4月也赶紧降价,帝豪L HiP直接降到了9.98万。
虽然跟逸动4.79万的价格没法比,但也能看出他们心里有点慌了。
谁也不想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市场份额被别人抢走。
最难受的可能还是那些经销商了。
现在车是卖出去了,量也上来了,但是利润却少了。
这就像是“薄利多销”,看着热闹,但真正落到口袋里的钱,却没多多少。
有个经销商朋友跟我说,现在只能靠售后服务和金融服务来“回血”了,不然真要“喝西北风”了。
长安这波操作,也算是摸清了现在消费者的心思。
现在年轻人买车,第一看价格,第二看颜值,第三看配置。
只要价格到位,颜值在线,配置够用,其他的都可以“将就”。
所以在汽车论坛和社交媒体上,讨论长安逸动的,大部分都是首次购车、预算有限的年轻人,以及那些对车辆实用性有较高要求的用户。
但是话说回来,长安逸动也不是“完美无缺”。
为了把价格降下来,它在配置上做了一些妥协,比如手动空调、取消后排空调出风口、安全气囊数量减少等等。
这些配置,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可能无所谓,但对于另一些消费者来说,可能就是“不能接受”。
长安逸动降价这件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汽车行业的“内卷”,也照出了消费者的需求。
它让我们看到了低价策略的威力,也让我们看到了配置取舍的无奈。
未来,长安汽车会怎么走?
低价策略还能走多远?
这些问题,谁也说不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个更加注重性价比、更加注重消费者需求的时代。
这“桌子”最终能不能彻底掀翻,还得看长安以及其他车企,能不能在保证品质和服务的前提下,真正做到“物美价廉”。
消费者不是傻子,谁才是真心为他们着想,他们心里门儿清。
最后只想说一句,希望汽车行业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只有真正为消费者着想,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秋禾装饰
uc你给我买一台
草原过客
这是要跟吉利汽车争夺低端油车残余市场的节奏么?[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