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这篇文章的时间点,离华为最新款折叠屏手机Mate Xs 2的发售日刚好过去了一个月。你很难想象,在2022上半年这个公认的智能手机市场下滑严重的大环境下,华为Mate Xs 2现在还依旧保持着千元以上的加价行情,一机难求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这段时间,我帮买不到的朋友申请的优先购买资格一只手都数不过来,其优秀的产品力和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所以我觉得,是时候聊聊这款只有255克重的大屏折叠手机背后的故事了……
折叠起来,更有未来

大约两个月前的4月11日,vivo X Fold发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到这一天,全球前几大安卓厂商的折叠屏产品尽数亮相,各家对于折叠手机的理解也悉数呈现大众眼前,至此,围堵苹果折叠屏手机的首场战役也算告一段落。
vivo在发布会上说其正式开启了折叠屏2.0时代,对此我并不是特别认同,vivo X Fold的确很强,特别是在影像、无线充电和屏下指纹三个特性的完善上,可谓做到了当前大屏折叠机的极限,说是开启2.0时代,我觉得倒不如说它给折叠屏1.0时代划上了完整的句号。因为我心目中的折叠屏2.0时代,应该是这类产品真正走入大众,面向更多用户的时代。

根据中国信通院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6934.6万部,同比下降29.2%,其中3月出货量2146.0万部,同比下降40.5%,形势严峻。
相比之下,折叠屏手机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研究报告称,2021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市场规模约150万台,华为以49.3%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来自咨询机构DSCC的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222万部,较去年同期增长571%,其中三星市占率为74%,排名第二的华为占比为20%。在DSCC的报告中还预测,折叠屏手机产品在2022年将迎来大幅扩张,预计全球出货量将增加107%达到1600万台。
中信建投的研究报告也认为,2022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从去年的560万部快速增长到1720万部。“随着新款折叠机型价格继续下探以及工艺材质持续优化,消费者的购机使用欲望将被激发,这将带动折叠屏手机渗透进一步加速,并进一步带动成本和价格降低,形成正反馈循环。”

在之前数篇关于折叠手机的文章中,我已经不止一次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当直板机形态遇到瓶颈,无法激起消费者的换机冲动时,能让厂商重新找回市场热情的就只能看折叠手机了。从2018年10月首款商用折叠屏智能手机柔宇FlexPai亮相到现在的三年多时间里,层出不穷的折叠机产品以不同形态撩动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步入2021年,日渐成熟的使用体验让各种形态的折叠机都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华为Mate X2、OPPO Find N、vivo X Fold,以及本文的主角华为Mate Xs 2,无不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一机难求的“蜜月期”,哪怕它们大多都定价近万元甚至接近两万元呢?这背后,还有厂商们对于超高端机市场的谨慎,当下正是折叠屏形态的初起阶段,可能性千变万化,上一次全面屏时代变革,倒下的不就是下了重注的金立么?市场扩张速度偏慢,规模效应的作用自然不强,价格的亲和力也就有限了。

现在不同了,折叠屏手机高速增长的已然开始起势,产品定位将会从过去的万元机做一定下探以俘获更多消费者,这一点从OPPO Find N、vivo X Fold、荣耀MagicV以及华为Mate Xs 2的定价都能看出苗头。终端厂商经过几年的观察摸索实操,也对这类产品的消费者体验和需求方向有所心得。
更重要的是,与成本价格息息相关的供应链慢慢成熟,相关材料和零件技术也在市场规模驱动下更加可控,目前折叠屏手机在重量、折痕、耐用性、续航以及应用适配体验上存在的诸多痛点,都有望陆续解决。在这条路上,新上市的华为Mate Xs 2我认为就是一个典型……
轻薄背后的“硬”科技

“255克”,当这个数字出现在华为Mate Xs 2发布会的大屏幕上时,我都有些吃惊:这毕竟是一台展开后屏幕尺寸达到7.8英寸的大屏折叠机,这一数字也让它成为这个品类中体重最轻的选手,比起华为Mate Xs和Mate X2 300克左右的重量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的变化,也足以让那些拿起大屏折叠机就皱眉的消费者面容舒展开来。上手的体验也是如此,就算加上官方壳,280克的总重量与Mate 40 Pro差不多的握感,用起来比Mate X2轻松多了——这就是我的评价。

不与竞争对手相较,就和华为自家的大屏折叠对比,在形态几乎一样的情况下,两年时间里,华为的产品团队到底做了什么,就让它减去了多达50克的重量?不要看不起这个数字,在智能手机这个寸土寸金,堆得不能再满的空间里,减1克重量或是少0.1mm厚度,都可能要付出百般努力才行,我觉得在这里用一个“抠”字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产品团队首先瞄准的就是两块电池盖——由于折叠屏形态的问题,我们已经无法用“背盖”二字来准确描述它们了。这两个部件的尺寸很大,如果能让它们的重量大幅下降,整机重量控制就会有很大收益。开发团队从密度和强度两个维度进行尝试,希望找到轻巧且强度能与当下手机采用的玻璃、陶瓷或金属相当的材料,最后玻璃纤维这个并不算新鲜的材质貌似具备这样的潜质。

为了解决玻璃纤维超薄状态下的强度问题,团队又参考鸟类骨骼的中空叠层结构,开发了超轻中空微珠工艺,在两层玻璃纤维中间加入玻璃微珠形成微支撑结构,从而让这两片材质比起同等强度的玻璃电池盖减重达到50%,不仅如此,Mate Xs 2电池盖的触感还非常舒服。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在航空领域复合材料正越来越多地代替航空铝合金的趋势,无论是波音787的一体化机身,还是空客A350的机身,都充分证明复合材料重量轻强度大的优势,华为现在把这样的思路移植到了折叠屏手机身上,效果立竿见影。

复合材料的思路也同样来到了折叠屏手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转轴。之前Mate X/Xs采用的转轴为链式结构,到这一代将结构优化为虚拟双旋铰链,这一个动作就将关键零件数量减少了28%。
结构简化,零件数量减少自然就要涉及到现存零件强度是否能保证强度和耐用度的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材料科学。前边提到的复合材料在这里再次登场:MIM钢,即Metal Injection Molding,金属注射成形工艺,它与锆基液态金属一起,被视为是解决折叠屏成本与普及的两个重要材料和加工工艺。

传统的精密金属加工主要通过冲压、CNC等工艺来实现,但放在铰链零件这个尺寸级别的加工上,不仅工序复杂,对重量控制也没什么优势,比如304不锈钢,比重是7.9克/cm3,加工前后都不会变化。MIM钢就是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诞生的,它通过金属粉末与粘结剂按比例混合之后注入模具,通过温升脱脂、超高温烧结之后成形,再经过精加工修整之后即可得到微小精准的零件。怎么样,这个过程是不是有点像注塑或是锆陶瓷零件的加工?

MIM钢可以按需求调整配方,在强度与重量的侧重点之间灵活选择。在华为的材料实验室中,MIM超轻超强钢材用了数年时间不断演进,终于达到产品团队理想的商用标准。Mate Xs 2铰链中龙骨结构使用的超强MIM钢,屈服强度超过1500MPa——这是从2017年的800MPa演进到现在的状态;铰链中支撑结构使用的超轻MIM钢,比重小于6.5克/cm3——这是从2019年的7.6克/cm3演进到现在的状态。为了让这副铰链达标,华为还辟出1000㎡的场地自建了一条全制程产线用以验证工艺质量,也算是大手笔的投入了。

如果你想一睹Mate Xs 2上MIM超强钢的真容,可以去看看铰链两头漂亮的椭圆形机构,它们均由MIM钢制成,可以在手机跌落时给屏幕提供非常良好的抗形变支撑。由于Mate Xs 2采用外折方案,所以裸露在外的屏幕抗跌落性能至关重要,对于,产品团队在屏幕结构上也采用了复合材料的思维,硬(保护层)-软(缓冲层)-硬(阻隔层)的“三明治”结构完全考虑到跌落时应力波的传播特性,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屏幕的安全,对比Mate Xs,抗跌落、抗冲击和抗挤压表现分别提升至2.5倍、2.8倍和1.4倍,可靠性大大增加。
体验背后的“软”实力

在用多了内折方案的折叠机之后,再回到Mate Xs 2的外折方案,其屏幕平整度控制之好的确出乎我的意料。并不是说它完全杜绝了折痕,在展开之后特定角度还是能看见,而是折痕的深度对比其他折叠机浅了很多,就算是用手指横向划过这个部分,指尖也几乎没有感知,真是做得非常棒了。

能达到这样好的效果,除了外折方案对屏幕弯折角度更大的天生优势之外,还在于Mate Xs 2全面更新的铰链设计。这一代将铰链从之前的链式升级为虚拟双旋方案,其中的核心之一就是圆心同轴设计的双旋鹰翼动作机构,它能保证整个机构在开合全过程中,都能对弯折部分的屏幕提升稳定的支撑,减少屏幕可能产生的额外褶皱,从而保证弯折部分的平展度。同时,新的设计也强化了铰链整体的联动性,减少开合过程中屏幕弯折部分的扭转。多管齐下,才保证了Mate Xs 2优秀的展平效果。

考虑到折叠屏用户约有40%的时间在使用大屏幕,所以这对电池系统的压力更大,而且Mate Xs 2大部分机身展开后还只有不到5.5mm的厚度,就算采用双电方案,也对电池容量提出了挑战,这次华为的解决方案就是新型硅基锂电池。将传统碳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从石墨改为高含量硅(7%),通过核壳式碳包覆结构和柔性聚合物粘结剂解决硅负极膨胀率过大易粉化脱落的问题,锂箔补锂提升首次放电率,以及加入碳纳米管解决硅负极导电率不足等问题,最终在如此轻薄的机身中达到了4880mAh的电池容量,比Mate X2的4500mAh提升明显——可惜只有最高配的典藏版才能享受得到。

对于折叠屏手机,我坚持的观点之一还有交互,这一点对用户体验非常重要。平心而论,我觉得华为在安卓阵营中的应用适配应该是做得最好的,而在Mate Xs 2上,又加入了非常有趣的自适应UI引擎。它的作用就是可以根据屏幕的状态,自动调整应用界面的图文排版以适应大小屏的使用状态,包括图标文字显示位置与对齐,显示区域扩大之后的内容再排版,图片还原居中后空白区域的自动填色等,这一功能不仅让用户用起来更舒服,对开发者的开发适配工作量减轻也颇有好处。
写在最后
2019年推出的Mate X是华为折叠屏产品的起点,到2021年底推出P50 Pocket,华为成为唯一一家商用过三种折叠形态的手机品牌,我觉得这可以看成华为折叠屏战略的第一阶段。Mate Xs 2的推出,则可以看成华为折叠屏战略第二阶段的起点,在更好地解决了重量厚度、基础材料、机械结构、折痕控制、续航、应用适配等一系列问题之后,华为折叠屏产品线在纵横两个维度上必须会继续推开,在三种形态上均保持同步更新引领行业的同时,在纵向上推出更多产品以覆盖更多价位区间和消费者的动作也可能会很快到来。万事开头难,在解决了这些难点之后,随之而来的就应该是随心所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