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不管美国加多少税,反正不赚钱我是不卖!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4-19 14:56:52

“不管美国加多少税,反正不赚钱我是不卖!”玻璃大王曹德旺这话一出,直接戳上了美国的软肋。

毕竟美国有大批量自家生产不了,必须向其他国家购买的产品。

这关税加来加去,最终只能又加回到美国的物价上。

那曹德旺到底是怎么做到坚持不让利,还能在美国人的眼皮底下,把工厂开成"印钞机"的?

«——【·去美国开工厂·】——»

1983 年,曹德旺接手高山玻璃厂时,中国汽车玻璃市场完全被进口产品垄断。

然而,他凭借着中国人的顽强拼搏精神,带领团队从全国各地挖技术人才、搞设计图纸。一旦有了图纸,借钱也要逼自己建电炉、搞熔炼。

靠这股劲头,仅仅十年,福耀玻璃便强势杀入全球市场,市场占有率一路飙升,超过了 30%,成为奔驰、宝马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供应商。

到了2016年,福耀在美国市场的年出口额已成功突破10亿美元大关,发展态势一片向好。但特朗普第一次上台,就改变了游戏规则。

他高举“美国优先”大旗,对中国汽车玻璃加征15%的关税。这一举措瞬间让福耀的利润腰斩。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在各种演讲中,毫无根据地痛斥“中国人偷走美国工作”。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曹德旺做出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决定:“既然说我们抢工作,那我们就去美国建厂,给他们创造就业!”

此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业内一片哗然。当时正值制造业外流潮,连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都忙着把生产线迁往亚洲。

美国本土工厂由于高工资、强工会、低效率等问题,接连倒闭,通用汽车刚关闭的俄亥俄工厂就是典型的 “前车之鉴”。

福耀的高管们连夜算账,发现美国工人时薪竟是中国的8倍,每周工作40小时,还有各种各样的福利保障,在美国办厂,成本压力巨大,风险极高,仿佛是要往火坑里跳。

但曹德旺却坚定地表示:“我研究美国市场 20 年,等的就是这一天。”

他为什么如此有自信?所依仗的到底是什么?

«——【·算赢美国,干服工会·】——»

曹德旺的自信来自一本别人算不清的账。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下来时,全世界的企业家都在算"怎么少赔点",只有他在算"怎么多赚点"。

俄亥俄州的工业电价只要中国的一半?天然气价格是中国的五分之一?当地政府还白送5000万美元补贴?

这笔账算完,他直接拍板:去!不仅要干,还要在通用汽车的"坟场"上干!

2016年,福耀以1500万美元抄底收购通用废弃工厂时,美国媒体都在等着看笑话——毕竟这里刚逼走一家世界500强。

但曹德旺早看透了美国的软肋:去工业化二十年,早把产业工人的脊梁骨抽没了。

他带着200名中国工程师杀到美国,结果开工第一天就见识了什么叫"美国特色":工人上班叼着烟斗慢悠悠调试机器,生产线废品率飙到30%,工会的人躲在厕所里密谋罢工。

最讽刺的是,这群人举着"反对剥削"的牌子,却连玻璃怎么生产都说不清楚。

曹德旺的应对堪称商战教科书——先给时薪涨到14美元堵住悠悠众口,再连夜把闹事者空运到中国工厂,让他们好好"见世面"。

当美国工人看到中国车间里24小时轰鸣的全自动化生产线,看到为赶订单睡在机床旁的工人时,嚣张气焰顿时熄火。

回国后,曹德旺直接祭出杀手锏,不光花100万美元请专业反工会机构驻厂培训,甚至破釜沉舟,放话"谁支持工会就开除谁"。

2017年工会投票当天,868张反对票狠狠抽在美国工会脸上——这是UAW成立83年来输得最惨的一仗。

到2018年,这座"必死无疑"的工厂奇迹般盈利,如今每四块美国汽车玻璃就有一块印着福耀标志。

但最让美国人憋屈的是,这个中国老板赚了钱不跑路,反而把利润源源不断输回中国建大学、搞研发。

用曹德旺的话说:"在美国挣钱是本事,把钱花在中国才是正道。"

«——【·爱国企业家的担当·】——»

2020 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大年初二,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中时,曹德旺已迅速行动起来,开启全球扫货模式。

他让福耀美国 CEO 亲自上阵搬箱子,马不停蹄地往国内运送了 242 万件防疫物资,为国内抗疫提供了有力支持。

紧接着,他又转头给美国 50 个州捐赠了 253 万件物资,甚至获得德国州政府专门致谢。然而,部分网友却对他的善举不理解,指责他“对外大方”。

曹德旺毫不客气地直接回怼:“病毒不分国籍,救人要紧!”他的回应掷地有声,展现出超越国界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仅仅是他慈善版图中微不足道的一角。汶川地震时,他豪捐 2000 万;玉树地震,捐款金额更是高达 1 亿。

2011 年,他毅然豪捐35亿股票成立基金会,如今该基金会价值已达200亿。40 年间,他累计捐款超160亿,用真金白银践行着慈善理念。

而在2021年,他做出了一个更为惊人的决定——砸100亿建福耀科技大学。

这所大学学费每年仅5460元,开设的专业更是紧扣国家发展命脉,聚焦芯片、AI、新材料等被“卡脖子”的关键领域。

面对网友“100亿够买2000套北京豪宅”的惊呼,他淡然回应:“成绩是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得来的,在社会需要的时候就应该还给社会,把财富用于最需要帮助的人。”

他始终心怀感恩,以实际行动反哺社会。疫情期间,他捐款 15.5 亿创纪录;洪水肆虐时,又向三省捐 14 亿用于扶贫。

与那些做慈善只为避税或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富豪不同,他对慈善的定义极为深刻,认为“对求助者笑脸相迎,也是慈善”。

这种理念贯穿在他的企业管理与社会责任中,在美国工厂冲突时,他坚守原则,宁可关厂也不纵容懒散;在国内扶贫时,充分顾及农民心态,强调“要教他们站起来”。

如今,80 岁高龄的曹德旺仍每天工作12小时,将90%的利润投入研发。特斯拉、宝马 70% 的玻璃都来自福耀,甚至空间站舷窗也是他的杰作。

当被问及图什么时,他坚定回答:“我就不信做玻璃不能世界第一。”

曹德旺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中国制造的硬核担当——不追逐资本游戏,无畏贸易战的狂风暴雨,凭借实业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再将所获回馈社会。

参考资料

0 阅读:197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