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率领大军亲征,为何兵败土木堡,还被瓦剌擒住?

纵横五千年 2024-08-17 00:30:22

宣德九年(1434年)九月,明宣宗朱瞻基率军巡视北部边塞,草原上的各部落无人敢撄其锋,阿鲁台的儿子阿卜只俺甚至前来表示归顺。十五年后,明英宗朱祁镇也想效仿先帝亲征,可是他未能延续辉煌,反而成为明朝的耻辱。在土木堡之战中,数十万明军崩溃了,几十位朝中重臣被杀,明英宗自己也成了俘虏。那么,明朝为何败得这么惨呢?

一、仓促出战

明朝与瓦剌的关系恶化后,也先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发动了对明朝的战争,他亲自率领数万骑兵攻打大同。此时的明英宗虚岁二十三,正是年轻气盛的时期,对于瓦剌的这种挑衅行为,他自然是不能容忍的。另外,明英宗对太监王振言听计从,而王振觉得瓦剌人并不可怕,只要天兵一到,他们自然就会远遁漠北。

在王振的怂恿下,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但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反对,“群臣伏阙争”。但是,明英宗就听王振的,所以不顾众人的反对,执意亲自领兵北上。明英宗的准备时间很短,在七月十六日就仓促出发了。结果第二天就出事了,由于组织、管理不当,在夜间宿营时居然发生了混乱。可见,明朝的三大营久疏战阵,根本不适应战争的节奏。

二、仓皇班师

就在明英宗御驾亲征的前后,一万余精锐明军在阳和与瓦剌人打了起来,结果损失惨重,就连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都战死在沙场上。之后,瓦剌人突破了长城各个要塞,直接杀了进来。形势已经非常危急了,而王振仍然利用皇帝的名义滥施淫威,驱赶着军队前进。当时,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请求班师。王振非常生气,罚他们跪在地上。

行军路上屡遭风雨,直到八月初一,明英宗才率领大军抵达大同。在阳和之战中保住性命的镇守太监郭敬,他十分清楚战场上的形势,连忙向王振汇报。于是,王振又慌忙下令撤军。此时的王振想让皇帝以及大军从紫荆关方向回去,因为这样就可以通过他的家乡蔚州,自己也算是完成了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愿望了。

三、全军瓦解

然而在走了一段路后,王振又改变了主意,因为大军经过家乡时,势必会对自己的田地产生破坏。于是,王振又下令折回东北方向,由出征之路返回。这样一来,就耽误了不少时间。八月初十,大军才抵达宣府,可是也先的军队也正在杀来。八月十三,明军抵达土木堡,此地距离怀来县城仅二十里路,群臣们都建议应该再走一段,进入怀来后再休息。

可是,王振又主导了一切!可是这么多的军队驻扎在这里,连饮水都出现了问题。就在此时,瓦剌骑兵已经悄悄抵达土木堡。八月十五,明军再移营就水时,出现了混乱,瓦剌骑兵趁机发起了攻击。这不是一场战争,更像是一场屠杀。几十万明军完全失去了指挥,形同一盘散沙,许多人为了逃命,甚至丢掉了铠甲、武器,谁还会顾得上皇帝呢?

参考资料:1.《明实录》;2.《明史纪事本末》

0 阅读:32

纵横五千年

简介:品读千年历史,感悟人生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