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赏赐义和团首领十万两白银,为何遭到拒绝?

历史控 2021-06-17 20:10:32

1899年10月上旬,在山东平原冠县蒋家庄,数百名义和团成员在头领朱红灯的率领下,攻击当地的教堂。冠县知县蒋楷急忙派遣清兵前去镇压,结果被义和团击败。这件事成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时至今日,平原乡还流传一句谚语:“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义和团与列强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当时西方列强蚕食中国,基督教也在中国吸纳“教民”入会。同时,传教士和当地教民、土匪、恶霸勾结,强占土地,贿赂官府、不受管辖、私自放贷,逐步形成一股欺压百姓的势力。

百姓虽然对“教会”怨声载道,但官府基本处于听之任之的状态,接受百姓告状,但就是不处理“教民”,以至于事情愈演愈烈。

随着列强侵华步伐的加速,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由镇压转变为支持,企图利用这股力量抵抗侵略者。义和团也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慈禧太后曾经提出要赏赐义和团领袖十万两白银。却遭到拒绝,得到的答复是:“某等自备资斧,欲图报效,不受国恩。”

这话意思是:我们不用国家资助,我们自己准备武器和干粮战斗。这话里,满满的全是中国普通百姓的淳朴和实在。这也是毛主席对义和团运动予以高度评价的原因。因为仅从这话里就不难看出,义和团是普通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压迫的组织,这足以体现中国普通百姓自古传承的战天斗地的斗争精神,这可以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相提并论。

义和团运动在道义上无可指摘,但掩饰不了它客观上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提出的口号、纲领朴素而不切实际,没有科学严密的组织形式。义和团成员更没有对腐朽的清政府保持应有的警惕,这从庚子之变的天津保卫战中就可以窥见。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并攻陷天津大沽口。清军和义和团遂联手保卫天津,抵抗侵略者。起初,直隶总督裕椂对义和团的协助很高兴。义和团与清军共同进行了紫竹林之战和老龙头之战,裕椂也在战报上提了义和团的战功。但随后,联军增兵,日军在纪家庄击败义和团,聂士成在八里台殉国,战况急转直下。众多清军将领立即对义和团转变了态度。

清军在攻打天津租界的战斗中,将领马玉坤让义和团当先锋,清军在后。随后,马玉坤又下命令向义和团开枪。此次战斗,义和团被前后夹击,被轰毙两千余人,损失惨重。后来清朝将领宋庆率军支援天津时,也是遇见义和团便杀。结果短短半天之内,天津内外的义和团组织几乎全部解散。天津的守备力量被大大削弱,不久后被联军攻破。

而曾经要赏赐义和团首领的慈禧,则在战败后,将战争的责任全部推到义和团身上,命令各地清军予以绞杀。

0 阅读:137

评论列表

范文东

范文东

1
2021-06-26 15:29

银子是布置造化玉蹀和六道的材料。

历史控

历史控

读书先读史,读史读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