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国表高级化审美的变革之作

书南说时尚 2025-03-16 05:33:27

瓷器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对中国的深刻印象之一。英文中的“China”一词,既指中国,也指瓷器,这正体现了瓷器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

维里塔斯作为国表新势力,经过几年的沉稳发展后,决定开启自己制表历程的全新篇章。开篇之作便以国之名的瓷器入手,带来全新的“玉衡”系列。

何为玉衡?玉衡是北斗七星中最为闪耀的明星,这也象征了这枚作品是维里塔斯制表之路上最重要的作品,是维里塔斯对过往几年制表之旅的终结,也是下一程的开始。同时,这也是中国语言中最浪漫的一语双关,瓷温润如玉,衡字本意测量,测量时间本就是时计职责。

玉衡系列从中华悠久瓷器艺术长河中深受启发,这一点从“玉衡”系列采用的罕见陶瓷表盘中便可见一斑。白色陶瓷表盘温润如玉,刻度、时标和名称处所点缀的颜色,颜色的晕染为表盘增添了一丝朦胧的自然美感,完美展现了‘大道至简’的清雅宋风。

“群青”和“苏青”两款蓝色调盘面,在蓝色的运用上各有独特之处。“群青”注重虚实相生。烧‬蓝指针弥漫着‬迷人的‬深邃‬幽幽‬之‬蓝,这是一种‬来自‬金属‬的‬冷静‬之‬蓝‬,与‬陶瓷表盘的‬温润之蓝‬,形成了‬蓝色的‬“一体‬两面‬”。

玉衡系列的烧蓝与烧紫针皆是更为讲究的双色针,即指针本体为烧制色,而针芯则为银色。这意味着在指针烤制后,还需对针芯进行二次抛光,去除烧制氧化层,露出原有的金属本色。

立体对于‬高级制表‬,是最含蓄‬,又‬是‬最直观‬的‬。盘面上的靛蓝迷蒙而迷人‬,中部小秒盘刻度和罗马数字则‬蓝的‬更为‬浓郁‬,边缘的轨道盘则趋向‬淡雅,形成了向盘面外部扩散的感觉。

“苏青”则追求“淡极始知花更艳”,盘面中部的文字和小秒盘刻度颜色淡雅,以印衬金属原色‬指针的抛光‬质感,而阿拉伯数字时标‬与‬边缘点状刻度则更为‬浓郁清晰,保证了“含蓝量”与‬易读性;同时,正‬点‬刻度点经过加粗处理,进一步‬推升了‬盘面的‬层次感‬。

“苑殷”采用了紫钢指针和紫色时标刻度,紫色‬点缀在白色‬陶瓷盘上,犹如宋代官窑上的“紫口铁足”。

紫‬针‬烧制‬更为讲究‬火候‬,在‬540度‬的瞬间‬,由‬棕入‬紫,这‬迷人的‬紫色‬稍纵即逝‬,稍不注意‬紫‬即成‬蓝‬。

玉衡系列的指针造型同样来自于制表历史长河之中,时分针为经典的教堂式指针设计,小秒针同样为充满力量感的重剑式指针。

三个版本都深刻‬展现了东方艺术的‬“留白”,而“苑殷”版本则更为典型。由于只在盘面上半部分绘制了三个罗马数字时标,营造出空灵之感,宛如南宋喜爱的“边角之景”,突显出盘面的温润质感,可谓“无画处皆成妙境”。

此外,盘面四个正方向的秒数以红色标记‬,外侧刻度圈边缘泛出淡淡焦糖色,颇为‬耐看‬,这就是‬中华‬艺术的‬内敛‬而‬悠远‬。

细品细节,你会发现维里塔斯的设计充满思考。“群‬青‬”款中‬品牌‬Logo为‬水平排列排列‬,与轨道面相呼应,突出了秩序感。“苏‬青‬”与‬“苑殷”则‬采用拱形排布,尤其是‬“苑殷”盘面中,六点位的小字走向与小秒盘边缘一致,并且字体倒置,与盘面上半部分的文字呈镜像关系。

在各版本中,字体的粗细和色调都经过特别‬调整‬,而非‬简单粗暴的‬直接‬套用‬,这就是‬国表‬新势力品牌的‬用心‬之处‬。

盘面风格淡雅含蓄,但并不意味着简单易得。表盘的制作过程包括制‬胚,烧制盘‬胚,然后‬打磨‬,再将‬将陶瓷盘附着制‬合金底胚上。由于瓷料的特殊性质,烧制胚料的报废率就高达70%,而且‬后期还有‬打孔、分体切割等过程,报损率可能来到90%以上。

而且‬小表盘‬与‬主表盘‬是两块‬独立的‬表盘‬,两个‬表盘的‬打磨‬与‬结合‬,更令‬恐怖的‬报废率‬进一步‬叠加,这‬最终的‬温莹‬之美‬是‬“十‬不‬存‬一‬”的‬极致‬而来‬,可谓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陶瓷表盘看似常见,实则是钟表界的“曼德拉效应”。许多人会将珐琅、搪瓷、烤漆等工艺所带来的温润质感,误认为是陶瓷。然而,真正的陶瓷表盘在制表领域中极为少见,就是因其加工报废率极高。

如今,仍在运用陶瓷表盘的品牌寥寥无几,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格拉苏蒂与梅森合作的陶瓷基珐琅表盘。

“宋风”也体现在表壳的结构与修饰之中。圆润且经高亮抛光处理的双层内‬R角‬的‬宝塔形前圈,线条硬朗并经环状拉丝处理的中壳,藏于将官底内部,近乎于中壳融为一体的后盖共同构成了表壳的主体。这种刚柔相济的线条,宛如宋代桌椅,既遵循“四平八稳”几何秩序,又善用“侧脚”和“收分”增添灵韵。

这一次的“‬玉衡‬”采用‬将官底‬表壳设计‬,这不仅是‬回归‬怀表‬时代的‬方法论‬,更融入了‬东方的‬全新思考‬。

维里塔斯‬‬不仅善于“分”,还善于“藏”与“融”,就像宋代家具既重视拆分折叠的灵活性,又善于隐藏接合处产生的痕迹,共同体现着“平淡天真”的美学追求和对人体工学的初步探索。

一方面,这体现在将官底合页与卡槽上。合页完全融入中壳之内,没有增加表壳层数,正视表盘时也不可见,不破坏正面线条。另一侧的卡槽则被中壳遮挡,将官底盖本身非常薄,几乎不增加厚度。另一方面,表壳‬采用了‬更为高级的‬分‬件‬设计‬,表耳‬和‬表壳‬可以‬分别‬打磨‬至‬极致‬,然后‬通过‬螺丝‬铆接‬,四个表耳‬和‬表壳‬的衔接‬十分‬利落‬,表冠护肩与预留的凹槽吻合度很高。

这个表壳‬看似‬简单‬,实则‬相当复杂,在‬‬36.8mm表径‬,厚度8.75mm的小小表壳‬内‬共包含13个主要钢制部件和18个螺丝,但外露的仅有底盖上的6颗,可见融合程度之高。“藏”与“融”为这‬表壳‬带来了‬相当‬不俗的‬视觉‬感受‬。

要说这表壳唯一的缺点,便是表壳底部内R表圈与拉丝底盖面之间的夹角略显硌手,但这是为追求极致视觉效果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玉衡”在一万五千元的价位,做到了前后双美。其‬搭载的机芯十分‬赏心悦目‬,这枚机芯‬是‬基于‬经典的7001机芯进行深度‬优化而来‬‬,加入了制动‬杠杆‬,机芯‬可以‬停‬秒‬。

机芯的设计‬回归‬传统‬,带来了‬怀表时代‬的‬独立‬岛‬式‬版路‬布局‬,让人不禁‬联想起‬精美的‬德国‬怀表‬。机芯的修饰上‬也是‬赏心悦目‬,主甲板上‬打磨有‬细腻的‬日内瓦纹,大钢轮‬上‬经过了精选的‬回旋纹‬打磨‬。

甲板上精美的鸢尾花雕刻均由手工雕刻而成,在目镜下,刀工的每一个起承转合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所有螺丝经过黑色抛光,宝石沉‬穴‬与‬甲板‬边缘‬都经过了‬倒角‬。整个机芯注重层次与条理,控制繁复工艺的用量,真正起到“点睛”的作用。

高级感不是刻意营造,而是每一处细节到位后的汇聚。“玉衡”还设计有环刻铭文的内影圈,在蓝宝石玻璃下,起到了链接表壳与机芯的视觉之桥。

在当前市场上,大部分中国风腕表与‬国表‬都走的是‬“求形似,重繁工”的工笔画风格,呈现‬的是‬一种‬“满‬式‬风格‬”。

维里塔斯‬以“以意入画”在一众‬国风‬腕表中‬脱颖而出,这是‬一种淡雅含蓄之美,体现了对国风腕表的全新思考,回归‬真正‬大道至‬简的‬“汉‬式‬风格‬”。

维里塔斯在发扬‬国风的同时,也‬巧妙地保留了西方制表‬的‬古典元素,如轨道刻度和教堂针,展现了对“发扬地域特色,超越地域局限”的理念。

维里塔斯在保持审美风格的前提下,对表盘、表针、表壳和机芯进行了全新设计和深度改进,使整体非常和谐‬,而不是一个‬“缝合‬怪‬”,这种“寓繁于简”的含蓄之美,无疑为国风腕表注入了‬一股‬清新‬活水‬。

维里塔斯几乎每一作品,都能看到他们的用心,他们能静下心来思考文化,能静下心来思索美学。

这种深度的思考与探索,正是源自于他们内在的驱动力。维里塔斯(L. Eruditio & Veritas )是拉丁语Lux (辉光)、Eruditio(博识),Veritas(真理)三词结合,这三个词也是这个年轻品牌的立足基因。

正是这种对知识、真理与光明的执着,使得维里塔斯在每一件作品中都能展现出独特的文化深度与美学实践。

0 阅读:12
书南说时尚

书南说时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