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的“钟表与奇迹”表展现场,积家的所有呈现皆围绕“REVERSO 马球俱乐部”主题展开。积家不仅延续传统,将制表工坊搬入了表展,更巧妙地让整个展区化身为马球俱乐部。

1903年,瑞士商人César de Trey在去印度旅行时,应当地英国军官请求,设计一款能够承受猛烈撞击,满足马球运动的绅士腕表。

Trey回到欧洲后,通过Edmond Jaeger找到法国工程师Chauvot开发表壳,同时找到了当时在机芯研发领域声名鹊起的Jacques-David LeCoultre设计适配的机芯。
1931年3月4日,Chauvot提交了有关“一种可在表壳内滑动,并可以完全翻转的腕表”的专利。同年7月4日,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正式通过商标注册,就此登上历史舞台。Reverso名字源自拉丁语“Reversus”,意为“翻转”,完美诠释了这枚新表。
同年11月Trey和LeCoultre共同成立经销公司——Spécialités Horlogères,以负责新生的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推广与销售。1931年末,首批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上市。
1933年,LeCoultre为新表研发的三枚机芯问世,分别是410小三针机芯、411大三针机芯以及特别为女士腕表准备的404小尺寸机芯,让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成为从内到外皆创新的完全体。

最初,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的设计是近乎于方形,在那个装饰主义艺术蓬勃的年代,Trey受到了强烈启发,决定在翻转上调整比例,充分绽放属于几何的艺术,最终翻转成为了我们今天所见的矩形。

Reverso翻转系列的诞生不仅取代了表镜格栅、外接护套等简单粗暴的腕表保护装置,让绅士们可以无所顾忌、优雅自如地在马球场上驰骋,还实现了运动与绅士日常生活的无缝衔接,成为历史上首枚优雅的绅士运动表。

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仅依靠表壳上下两侧的滑轨运作,侧面的轴承与弹簧珠巧妙配合,使滑动、翻转与锁定一气呵成,整个机制完全嵌于表壳内部。与传统的上下翻转相比,操作更加自如、优雅且便捷。

Reverso翻转系列的划时代创新,受到百达翡丽等著名表企的青睐,LeCoultre为他们生产的联名款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至今都是拍卖场上炙手可热的藏品。

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不仅是积家历史上最破圈的产品,更是促成 Jaeger 与 LeCoultre 合并为积家的契机。LeCoultre 是瑞士汝拉山谷地区最著名的机芯制造商,而 Jaeger 则是当时法国知名仪表生产商,在汽车和战斗机仪表板领域饱受赞誉。

Trey 当时邀请负责实现翻转表壳创意的工程师 Chauvot,正是 Jaeger 家族的成员。1937 年,Jaeger-LeCoultre 品牌正式注册。可以说,两家在打造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的时候紧密合作,直接促成了品牌的诞生。

翻转表壳在1930年代,堪称一项划时代的创新,其结构复杂程度远超一般表壳。正因如此,长期以来这一表壳由瑞士军刀制造商协助生产,以确保极高的水准。
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从未故步自封,在功能性方面,1975年,积家对翻转壳型进行优化,零件由最初的23个增加至55个,显著增强了耐用性和可靠性,并且第一次实现了防水。
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彻底变革了腕表形态,它既不是传统正装表,也不是传统运动表,翻转就是翻转。

1991年是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诞生60年的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迈出了走向复杂功能的第一步。当年积家推出Reverso Soixantième翻转系列六十周年腕表,在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中加入日历和动力储备显示功能。

1991—2000的十年间,在Günter Blümlein和Henri-John Belmont的领导下,积家总共推出了6枚搭载复杂功能的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涵盖陀飞轮、三问、逆跳计时、世界时、万年历等领域。
这些搭载复杂功能的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凭借矩形大复杂机芯以及双面布局和显示的能力让积家独步表坛,也为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不断在多维空间挑战机械艺术极限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积家再次以配备第四代Gyrotourbillon球型陀飞轮的179型手动上链机械机芯,演绎超级大复杂翻转,并带来了全新18K白金材质。
Gyrotourbillon球型陀飞轮无疑是整表的视觉焦点,整个陀飞轮由总共123枚零件组成,几乎占机芯整体零件数的1/3(179机芯零件数为382枚)。

在固定方式上,积家摒弃传统的桥架固定,改而通过滚珠环圈承托,Gyrotourbillon球型陀飞轮仿若悬浮于正、反表盘之间,无任何明显支撑部件。双轴陀飞轮中内框架每16秒转1圈、外框架则是1分钟转1圈,积家也顺着外围框架的旋转周期而在陀飞轮装置外围设置秒数刻度,如此一来陀飞轮外围框架等于自带小秒显示的效果。
立体半球型游丝不仅性能出色,其还有别于传统平面或双层设计游丝,拥有非常强烈的空间层次感,搭配上独特的 Gyrolab 双锚摆轮,即可有效降低空气阻力,提升精准度,又最大程度展示立体半球形游丝,实现美学与功能的高度平衡。

不仅机械构造惊艳,机芯的修饰更是令人陶醉。整个机芯共有200处镂空,单就陀飞轮框架的手工倒角,就需要花费14小时以上,整表打磨时长远超百小时,正是每一处细节的极致,令繁复的机械更具视觉冲击力。

179机芯还是一枚Duoface双面双时区机芯,正反双表盘可显示不同时区的时间,其中背面的第二时区表盘于右上角配有24小时指示器,便于快速辨别昼夜。

翻转的双面不只是功能的双面,还是美学的双面。正面机械结构饰有纵横交错的纤巧线条格栅,并以手工内填以蓝漆。在积家大工坊里,仅有三位工艺大师能够掌握这项精湛的手工漆面工艺。

背面以大面积镂空,展机械秩序之美。由18K白金打造的机芯分体式夹板拥有精湛的手工倒角抛光,并有多个惊艳的内外尖角。以手工上漆的桥架与时分刻度环,与正面蓝色相呼应。同时与下半部分的微喷砂饰面形成对比,提升整个机芯的层次感。大尺寸的宝石沉孔和固定夹板的蓝钢螺丝为机芯再添一层繁复之美。

积家的大复杂球陀往往都会出现一个三角标,这是积家的传统。以往是蓝标,这一次8点钟位置是小红标,与机芯的红宝石相呼应,推动整体设计的一体化。

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诞生于装饰主义艺术盛行的年代,积家 179 型手动上链机芯的设计也同样受到了强烈启发,大量几何元素融汇其间,令球型陀飞轮和翻转这两项积家特色,在此交融,在方寸之间上演了一番惊叹。

除了陀飞轮,三问也是积家的王牌,准确来说所有大复杂功能都是积家的拿手好戏。想当年,LeCoultre可是长期为百达翡丽,江诗丹顿供应三问机芯,实力非同一般。

1994年,Reverso Répétition Minutes翻转系列三问报时腕表问世,其搭载的943机芯是世界上第一枚矩形三问机芯,也是当时世界上尺寸最小的三问机芯之一。
由Eric Coudray领衔的团队对三问报时机制进行了全新设计,使其完美契合矩形表壳内的异形机芯。团队特别优化了音簧的形状,有效应对矩形表壳在共鸣腔空间上的限制。这枚机芯不仅证明了矩形三问机芯的可行性,也为三问技术的进一步革新积累了重要经验。

2025年,积家将多年积累的声学造诣,以大复杂三问的形式再次融合于翻转系列之中。全新研发的953矩形三问机芯融合积家现有的七项专利,其中包括提升音质的关键发明。

一是水晶音簧,其直接与蓝宝石水晶表镜相连,能够发出犹如水晶般清脆悦耳的报时乐声而得名。
二是“Trébuchet” 铰接式天平音锤,被触发时能够迅速弹出,以更少的动能敲击音簧,而不会降低鸣响音量。

三是消除静默机械装置,旨在解决三问机芯在刻钟未鸣响时,小时与分钟报时之间出现的短暂减速与静默间隔。为积家对减速器结构及其联动效率的改进,使报时过程更加连贯流畅。

全新三问腕表延续了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的双面设计传统,正面呈现简约的两针布局,背面则将复杂精妙的机芯结构一览无遗。
正面表盘为玑镂珐琅工艺打造,先以手工玑镂雕刻出大麦粒饰纹,再覆烧多层青蓝色大明火珐琅,呈现出灵动变幻的视觉效果。

玑镂和珐琅装饰皆完全由积家珍稀工艺工作坊(Métiers Rares™ atelier)设计呈现,手工玑镂最少需4小时工时,覆烧珐琅也须耗费8小时方可完成。

极致的机芯当然要以极致的修饰工艺,机芯夹板经拉丝、磨砂和抛光处理,边缘以手工倒角抛光。按动表壳侧面的启动鸣响报时功能的拨柄,相互交织的杠杆、调速齿轮、音锤闻令而动,敲击出纯净清脆的鸣音,整个过程一览无余。
边缘轨道式分钟刻度环上的时标采用悬臂式设计,仿佛悬浮于机芯上方,进一步突显机芯的层次感与透视感。
机芯正下方的横跨式表桥起到支承音锤的作用,表面以手工覆以蓝色漆面,与正面表盘颜色相互呼应。无论是背面密集排布的零件散发的冷光,还是正面的青蓝色盘面,都与18K玫瑰金表壳形成鲜明对比,达到整体色调的平衡。

2025年的两只重磅大复杂款,只要你看到,就会被震撼到,每一面皆有玄机,而翻转之中不仅能够容纳繁复的机械构造,也能容下传统古法与艺术创想。

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源于贵族之需,决定了它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私人定制与艺术创作紧密相连,金属表背便是展现奇思妙想的绝佳画布。
1930年代,积家应不同名人和机构之邀制作了大量定制款的Reverso。例如,1933年的英国伊顿公学定制款,1935年的阿梅利亚·埃尔哈特定制款。1937年的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定制款1940年的麦克·阿瑟定制款等。

直接促成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诞生的英国驻印军官自然不会缺席。当时热衷于马球运动的驻印度军官在拜访印度王室成员时,会佩戴饰有其专属盾形纹章或姓名首字母的定制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其中一些军官要求积家在腕表背面绘制印度风格微绘艺术作品。
现藏于积家博物馆的1936 年 Reverso ’Indian Beauty’ 翻转系列 “印度佳丽” 肖像珐琅釉彩腕表(饰有印度公主肖像)和 1949 年推出的 Reverso ‘Rama’翻转系列罗摩腕表(饰有印度教神祗“罗摩”画像),成为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微绘珐琅腕表乃至整个积家艺术历史传承的源起。

一面传奇,一件艺术
2025年,积家为致敬马球运动的发源地古波斯,推出了四枚Reverso Tribute Enamel ‘Shahnameh’ 翻转系列珐琅腕表《列王纪》特别版,表背的四幅画作皆出自《列王纪》中,并以浓郁的波斯风格进行精湛珐琅微绘。
在波斯文化中,骏马被视为神圣的象征,也是战斗、狩猎和运动竞技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马球运动体现了骑手与马匹之间的高度默契与和谐,其记录最早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波斯。
随着这项运动传播至印度,王公贵族们成为马球运动的热衷参与者,最终马球运动在印度发扬,成为促使翻转诞生的“蝴蝶效应”。

《列王纪》是波斯诗人菲尔多西历时二十余年创作的史诗巨作,被誉为“帝王传记”,共收录约五万行押韵对句,记录了波斯从神话时代至642年阿拉伯人征服的历史。为国王沙赫·塔赫马斯普所制作的插图抄本,汇聚两代波斯艺术大师之力,共绘258幅图画,是波斯微绘艺术的巅峰之作。
波斯微绘艺术以点彩描金、艳丽饱和的色彩和平面化构图为特色,常用不透明水彩、金银粉与墨汁描绘精细的人物服饰、建筑与自然景观,体现极高的技艺与审美。
该艺术自13世纪兴起,至16世纪臻于鼎盛,亦影响了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印度艺术。

积家此次从《列王纪》中寻觅马球运动的起源,致敬波斯微绘艺术。积家珍稀工艺工作坊(Métiers Rares™ atelier)大师从献给波斯国王沙赫·塔赫马斯普的《列王纪》抄本中精选4幅展现波斯传奇历史和骏马身姿神韵的现存画作,并以微绘珐琅和金箔雕花工艺将其重现于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的背面。

每幅画作皆是意境与工艺的完美融合。《西亚武什与阿夫拉西阿卜打马球》原作描绘了波斯两大传奇省份之间异常激烈之赛。
盘面下方描绘了激烈的马球比赛,双方骑马挥棒,气势逼人。山脊上方,王室成员神情紧张,注视赛况。左侧岩石后,一人凝视场中,另两人低声议论。夜空繁星点点,映衬出比赛的紧张氛围。

画面构图巧妙,比赛双方的交界线与山体凹陷处在同一轴线上,将观众划分为“疏”与“密”两组,增强了层次感。人物众多且细节丰富,尤其是比赛者华丽多彩的服饰与右上方人群的聚集,展现了色彩的繁而不乱,神态生动自然,尽显积家珐琅大师的高超技艺。
山脊边缘呈现出柔和的色彩渐变,绿树与蓝天形成清晰分界。工匠巧用金箔雕花,在有限空间中营造出星夜闪耀的诗意氛围。

《鲁斯塔姆追杀恶魔阿克万》原作见于第294号插图页,描绘了扎尔与沙阿之子鲁斯塔姆奉波斯国王之命,前往猎杀威胁王室马群的野驴的场景。

鲁斯塔姆策马疾驰,手执套索,目光锁定前方野驴,身姿矫健英武。化身野驴的恶魔阿克万惊恐逃窜,回头张望之际,黑暗真身隐现地面。马匹四散奔逃,马鞍色彩繁复,远山近草层次分明,绿意渲染自然流畅。

《沙阿登上厄尔布尔士山》原作收录于第63号插图页,描绘了战士沙阿与儿子扎尔多年后重逢的场景。年幼时,扎尔曾被误认为遭恶魔附体而遭遗弃,此次重逢象征着宽恕、神助与深厚的父子亲情。

画面中,扎尔置身左上方云层之中,与抚养他的神鸟西摩格交谈,身边环绕鹿、鸟等生灵,象征其智慧与灵性,也映衬出父亲昔日的误解之深。沙阿位于右下角,与扎尔隔空对望,神情中流露出歉意与悔意。画面中彩云层叠渲染细腻,西摩格羽毛的色彩与质感尤为惊艳。

《法里东考验三子》原作见于菲尔多西诗篇中,讲述波斯国王法里东化身神龙“阿兹达哈卡”,暗中考察三子性格。面对喷火巨龙,长子惊慌逃跑,次子准备应战,幼子则沉着应对,展现出君主应有的智慧与勇气。

画面中的三个王子的面部表情与动作精准描绘,展现出不同性格。左侧岩石在神龙喷火的映照下呈现橙黄色,右侧则是蓝紫色,两者色调对比鲜明。色调的过渡体现在岩石上,彰显神龙的威严。背景金箔雕花与火焰相呼应,强化紧张氛围,画面生动跃然。

整表尺寸仅为45.6 x 27.4 毫米,积家的珐琅微绘大师在小小的表背面将几乎十倍的原作,以微绘珐琅工艺重现于Reverso Tribute翻转系列的背面,足可见珐琅大师的手上功夫,哪怕是细若发丝的细节,也都动人心弦。
不同颜色的珐琅釉料因熔融温度各异,珐琅师必须首先精准衡量各色釉料的熔点高低,优先绘制熔点较高的部分,随后依次填入熔点较低的釉料。因此,整个过程需要分段式绘制与多次反复烧制,稍有不慎便会功亏一篑。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珐琅大师,在18K金表盘上制作这样一幅珐琅微绘画作,也需耗时一个月以上。在此期间,任何一个阶段的失误——无论是釉料断裂、色泽突变,亦或是细微的小气孔,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便再需从头来过。

积家工艺大师们在珐琅微绘中融入金箔雕花工艺,致敬波斯微绘艺术中金箔装饰的传统技艺。大师们先将24K纯金金箔裁剪成符合图案形状和尺寸的镶嵌片,随后以手工精细固定在即将涂覆珐琅的表面。每枚腕表背后的图案融合多种工艺,历时约100小时方能完成。

翻转双面,面面出彩。当前积家推出的翻转珐琅微绘表款,正面同样采用珐琅工艺,以玑镂珐琅打造表盘,前后皆为珐琅。

积家珍稀工艺工作坊(Métiers Rares™ atelier)已成为了古法手工艺的理想国,各门类工艺大师皆归流于此,像是珐琅大师Miklos Merczel与其爱徒Sophie Roche就在这理想国,无忧创作,在每一枚时计作品中上演独门绝技。
珐琅、镶嵌、雕刻等各种古法修饰技艺集大成于此,积家在大工坊内设立的大师专属工作坊,以便他们独立创作,将诸位大师汇聚于此,还可方便他们在整个开发和制作过程中展开必要的讨论和交流,充分开发传统古法的无尽可能性。
在这个CNC制表当道的今天,积家仍然继承跨越世纪的手工艺术传统,为腕表注入机器无法取代的真实灵魂,

翻转既能一面时间,一面艺术;亦可双面皆时间。今年表展现场,积家也带来了Reverso Tribute Geographic翻转系列地理学家腕表,再次推动了世界时功能的革新,全世界的时间都浓缩进了翻转的两面。

1998年 Reverso Géographique
翻转腕表有正反两面,用以显示不同内容是最合乎逻辑的演进。1994年,积家首次推出Duoface双面双时区机制,这也是首次在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的背面搭载第二个表盘。1998年,积家推出Reverso Géographique翻转系列地理学家腕表,首次将世界时功能融入翻转腕表中。

全新Reverso翻转系列全新Reverso Tribute Geographic翻转系列地理学家腕表,在翻转双面,浓缩了全球的时间。
积家自产的834型手动上链机芯驱动着经典的24小时时区显示,表背中央设有世界地图。相较于传统世界时,其运行机制有一处关键区别: 对于传统世界时腕表而言,当将参照城市设定至12时位置时,城市圆盘会随之旋转,而24小时显示则静止不动。

二者的关系被积家巧妙颠覆,让静态的城市名称显示与可旋转的24小时环圈相结合,令世界各地时间的读取更加清晰直观。为了确保时间设定的精准性,24小时环圈采用以小时为单位的跳时机制。调校方式也别具匠心,通过表壳顶部表耳之间隐藏的按钮操作,每轻按一次,就能精准调校1小时,既实用又充满机械美感。

机芯正面设置有积家于2021年获得专利的大日期转盘,以适应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矩形表壳的有限空间。它由两个并排的小转盘组成,一个显示1–9的个位数字,另一个则显示十位数字(10、20、30),而并非传统大日期显示中常见的“相互叠置”的两个转盘,也非德表的同轴大日历。
当日期显示从个位数过渡至两位数时,个位数字转盘上的微型小钩会挂住另一个转盘,带动其转动以形成两位数日期显示(如10日、11日、12日等)。这一设计还让日期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得以在同一平面上显示,避免两者高低错落,从而在视觉上更显和谐一致。

世界时除了实用,还散发有中世纪探险的文艺。腕表背面呈现一幅北极上空俯瞰地球的图景,以内填漆艺精心打造。工艺上,先将代表海洋的区域yi激光镂空,保留凸起的大陆板块与经线,构建出立体而富有质感的地球视角。

整幅地图共有141个漆面,地形起伏错落、经线繁复细致,细节之多对上漆工艺提出了极高要求。为了精准上色,工艺师需借助注射器逐点手工滴落漆料。完成上漆后,圆盘还需经过多轮抛光,以确保饰面均匀细腻,让漆面与金属表层在光线折射下展现出不同的光泽,营造出微妙而立体的视觉效果。

表盘饰有太阳放射状饰纹,日期显示金属窗经过细腻的抛光,其外观巧妙呼应表壳造型,进一步凸显表壳矩形规整的线条轮廓。圆形小秒针显示与线性几何造型形成鲜明对比,并与翻转腕表后看到的表背圆形世界时显示相互映衬。
精钢表壳搭配蓝色表盘,背面的世界时显示延续蓝色调,与金属的冷冽光泽交相辉映。而玫瑰金表壳则搭配巧克力棕色盘面,背面的黑灰色世界时细节与玫瑰金的温暖光泽相得益彰,呈现出优雅而内敛的美感。

回顾历史,最不能忘记的是传奇始发点。积家翻转从马球赛场出发,是贵族优雅生活方式的象征。2025年,积家将米兰尼斯表带融入Reverso Tribute Monoface Small Seconds翻转系列单面小秒针腕表,以全18K玫瑰金演绎最纯正的老钱风。

米兰尼斯表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米兰(名字也由此而来),最早是用来做一种叫锁子甲的软盔甲。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金匠们把这种技术用在了制作贵金属珠宝上,但几个世纪里,这项工艺主要是在意大利流传。
到了20世纪20年代,珠宝工匠掌握了这项技术,米兰尼斯表带开始在全球掀起一阵时尚潮流。不过,像所有风靡一时的潮流一样,米兰尼斯表带也有过一段沉寂的时期,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重新成为腕表表带的流行选择。如今,凭借其运动感与优雅并存的独特外观,米兰尼斯表带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复兴。

米兰尼斯表带是用两条金属丝线交织而成的,编织成紧密连接的双层小链节,表面细腻、平整,还带着自然的光泽感。整条表带需要用上至少16米长的玫瑰金丝,最后编出来的结构就像一块织物,行内人称之为“pezza”。
为了让表带保持柔韧性和弹性,整个编织过程必须一气呵成,不能中断。收尾的工序也很讲究:需要把每个链节精准冲压成指定尺寸,再一一手工焊接,确保链节之间严丝合缝。
积家还特别加入了可调节的滑动表扣,让表带长度可以精准微调,贴合手腕的弧度刚刚好。玫瑰金的材质也带来了恰到好处的垂坠感,佩戴起来既舒适又有质感。就连表耳的连接装置也做了优化,实现了和表带的无缝衔接。

米兰尼斯表带为Reverso Tribute系列增添一抹复古魅力,质感细腻的金质表盘相得益彰,表太妃针和巴顿型时标的点缀更是经典。

整表厚度仅7.56毫米,高度抛光表背,为镌刻图案或漆面装饰留足空间。这是属于你的专属定制版面,你想要什么,积家皆可为你实现。

从马球赛场上的可靠与优雅,到在多维空间开拓机械创新可能性,再到为众多传统艺术工法的绝佳展示平台,Reverso翻转系列腕表由马球赛场逐步走向高级制表和艺术殿堂,将怀表时代的高贵与浪漫延续至今。
积家作为制表界独一无二的技术权威,不仅在翻转的方寸之间上演技术惊奇,更演绎了世间绝无仅有的艺术奇观。翻转千面,总有一面,属于藏家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