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属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数据”)主办的“汽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成果分享会”在天津召开。
本次活动现场有180余名汽车行业企业代表参加,此次会议由中汽数据副总经理惠怡静主持。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昆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抢抓发展机遇,我国汽车行业应加强自主研发,用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昆致辞
中汽数据总经理冯屹致辞
“2010-2020年,车内气味累计投诉量达到26084宗,年平均增长率明显高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汽车腐蚀类的投诉数量逐年攀升,累计已超过10000宗,10年间,投诉率增长近136倍”,中汽数据总经理冯屹提到,“这说明车内气味和汽车腐蚀已经是影响汽车品质的突出问题了”。
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涌现多款优秀标杆车型
会上,中汽数据的相关负责人分享了《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2020年度版)》。报告通过调研2020年4000多宗消费者气味投诉样本,采集15款主流车型的车内VOCs全谱数据,多维度分析用户对于车内气味问题的感知,发现:偏高的气味强度等级和令人反感的气味类型是用户的投诉要点,车内高风险气味物质主要是醛类、酚类、醇类、萘类等,在常温和高温两种检测条件下、出现频率最高的气味类型是皮革味、发泡味和刺激味等。
通过综合评选,吉利新缤瑞(1.4T CVT F-旗舰版)、东风日产天籁(2.0L XL Upper AD1 智行领航版)、长安逸动PLUS(蓝鲸NE 1.4T GDI 自动旗舰型)三款车型因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气味客观强度、气味类型、臭气浓度和气味愉悦度等指标方面均处于行业前列,荣获“2020车内空气质量标杆车型”称号。
中汽数据相关负责人解读《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2020年度版)》
3款车型荣获“2020车内空气质量标杆车型”奖牌
中国汽车腐蚀指数诞生,车型品质量化有据可依
随后,中汽数据相关负责人分享了《中国汽车腐蚀指数体系研究成果》。针对车型防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目标设置”、“指标设定”、“性能验证”三大数据量化盲区,中汽数据在2016年开始探索搭建涵盖全生命周期的腐蚀“大数据+模型算法”研究体系,并于2020年向行业分享了《2020中国汽车腐蚀大数据体系》建设成果。本次分享是在腐蚀大数据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腐蚀开发决策中亟需量化但由于缺乏数据较难定义的部分,以敏感度、环境风险、腐蚀严重度、验证合理性为四个主要分析方向,凝练形成的一套腐蚀指数体系。
据悉,该指数体系的数据基础较为详实,包含13000例腐蚀抱怨案例数据、300余台在用车和60000个零部件技术评估数据;指数分析内容多元互补,包括反映用户对零部件关注程度高低的用户敏感度指数,评估汽车各零部件腐蚀微环境与工况恶劣程度的腐蚀环境风险指数,量化反映零件市场故障情况的腐蚀问题严重度指数,以及衡量加速试验过程中是否较好再现市场表现的性能验证合理性指数;指数体系已在副车架、翼子板、车轮紧固件等零部件上进行应用实践,耦合、联用多个指数,对不同零部件的数据整合与叠加后,可以获取该总成或整车级别的车型防腐水平,反映出用户需求、性能、成本三者之间关系。
中汽数据相关负责人分享中国汽车腐蚀指数体系研究成果
《中国汽车新材料产业蓝皮书》编制启动
“我国新能源汽车材料在规模化应用方面已步入世界前列,新时期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对新材料的开发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处长张绪武提到,为了引导汽车产业材料使用新趋势,迎合绿色环保时代主题,促进中国汽车新材料产业化应用,希望中汽数据联合相关机构从“十四五”时期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出发,立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轻量化材料发展趋势以及车用材料前沿技术,组织开展《中国汽车新材料产业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的编撰工作,以供车用材料行业从业者参考。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处长张绪武讲话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汽数据、机械工业出版社、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的相关领导,上台共同见证了蓝皮书的编制启动。
《中国汽车新材料产业蓝皮书》编制启动仪式
“英材奖·汽车材料杰出贡献者”奖项揭晓
归功于汽车行业材料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大会组委会特别设立“英材奖·汽车材料杰出贡献者”奖项,为深耕于材料正向开发、技术替代、合规管控、选材优化,为我国车用材料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行业功勋颁奖。
他们分别是: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郑虹、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李明桓、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王志白、北汽股份汽车研究院李向东、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葛俊、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俞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李建平、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刘树文、吉利汽车研究总院马秋、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梁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吴贵根、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杨文谦(以上排名不分先后)。12位获奖者均从事车用材料工作十年以上,勇于探索、兢兢业业、持续奋战在汽车材料领域的第一线,见证了我国汽车材料领域从初生到逐渐成熟的完全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