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试爆前,开国将军叮嘱:一定取走毛主席像,否则就是大错误

张郃历史文化 2024-11-12 05:09:21

从戎报国,肩负核试使命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的戈壁深处,一座102米高的铁塔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在这个重要时刻,时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的张蕴钰将军和李觉将军作出了一个看似普通却意味深长的叮嘱:"起爆前要把毛主席相取下,忘了的话就是政治事故。"这个细节,折射出一代开国将领们在中国核武器研制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从1958年开始筹建核试验基地,到1964年成功完成首次核试验,张蕴钰将军带领5万建设大军,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深处,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为新中国铸就了一座捍卫和平的核盾牌。这是一个关于信念、责任与奉献的故事,更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1946年的南京,跟随叶剑英元帅工作的张蕴钰,在一次观影中第一次邂逅了核武器。电影《女战士》中,美军向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的画面,给这位年轻的军官留下了深刻印象。

十二年后的1958年,这段往事在他的记忆中被重新唤醒。8月的一天,陈赓大将找到了他的老部下张蕴钰,时任15军参谋长的张蕴钰曾以上甘岭战役闻名于世。

陈赓语重心长地说:"这次中央叫你去搞原子弹靶场,是我推荐的你。"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好好干,中国应该有原子弹。"

张蕴钰的回答干脆利落:"服从命令,保证完成任务。"这句话标志着他人生轨迹的重大转变。

从这一刻起,这位军中名将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征程。他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实验基地的司令员,这一干就是13年。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个任命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和挑战。张蕴钰深知,一个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难以获得应有的尊重。

他的使命不仅仅是建设一个靶场,更是要为中国打造一把核盾牌。这把盾牌将保护着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使其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上甘岭战役中的出色表现,为他赢得了这个重要任命。陈赓大将的推荐,体现了中央对他的信任。

从军事指挥员到核试验基地的司令员,这是一个巨大的身份转变。但张蕴钰知道,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始终是一名军人。

为了完成这个使命,他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从考察场址到组建队伍,每一步都关系着中国核事业的未来。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张蕴钰将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要用军人的意志和担当,完成这个历史性的使命。

这个任务不仅需要军事素养,更需要科学知识和管理才能。张蕴钰开始系统学习核物理知识,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准备。

站在历史的节点上,这位军中将领即将带领他的团队,在中国的大漠深处,书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不仅是他个人的使命,更是整个国家的重托。

科学选址,独排众议为国谋

张蕴钰接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试验场地。按照苏联专家的建议,敦煌将是核试验的最佳选址。

带着这份建议,张蕴钰率队来到了敦煌实地考察。通过多次实地调查,他发现这里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敦煌周边文物古迹众多,千佛洞、烽火台、汉长城、鸣沙山等历史遗迹遍布这片土地。最让人忧心的是,这里距离莫高窟仅有130公里的距离。

核试验产生的冲击波可能会对这些珍贵的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作为一个中国军人,张蕴钰深知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更令人担忧的是苏联专家使用的敦煌地图已经过时。地图上标注的几条河流在一百年前就已干涸,堰塘水也所剩无几。

就连珍珠泉这唯一可用的水源,水量也无法满足核试验基地的需求。没有充足的水资源,核试验场地的建设将举步维艰。

国际核试验的趋势正在从地上向地下转移,这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敦煌的地下水系统会流向甘肃和陕西,这意味着地下核试验将带来不可预知的环境风险。

最让张蕴钰无法接受的是,苏联专家是按照2万吨TNT当量的标准选择的试验场。而美国此时已经完成了1500万吨TNT当量氢弹的试验。

在一次会议上,当随行人员还在解释2万吨的试验方案时,张蕴钰直接打断了发言。他说:"2万吨和1000万吨在一架天平两端永远不会平衡,2万吨支持不了一个6万万人的民族!"

经过反复讨论,基地的领导班子一致同意放弃敦煌方案。张蕴钰亲自赶往北京,向中央领导汇报他们的想法。

在北京,经过多轮研究讨论,中央同意了张蕴钰的转场建议。新的目标指向了罗布泊地区。

张蕴钰立即带队飞往乌鲁木齐,准备穿越茫茫戈壁,为中国的核武器实验寻找一片新天地。他们带了四辆吉普车,四辆生活车,装载了十天的饮水和油料、帐篷、粮食、蔬菜、罐头、柴火和一部电台。

12月18日,考察队从玉门关出发,一路向西深入罗布泊。经过数天的实地考察,他们在罗布泊黄羊大沟地区发现了理想的场址。

这里北有5400米高的博格达峰,南有5000米高的阿尔金山,东西两侧是延绵百里的原始戈壁。方圆300公里内没有村落,也没有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但罗布泊和孔雀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张蕴钰返回北京后,立即向万毅副部长和陈士榘司令员做了详细汇报。在万毅等人完成空中考察后,向国防部提交了选场和转场报告。

经国防部和总参谋部批准,罗布泊正式成为中国的核试验基地。这个决定,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戈壁荒漠,艰苦创业为国防

1959年5月,张蕴钰带领五万名建设大军进驻罗布泊。这支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甘愿隐姓埋名,他们即将在这片荒漠中创造历史。

罗布泊的气候极其恶劣,戈壁滩上的天气变幻莫测。9月的地表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战士们穿的胶底鞋都被烫得变形。

酷热的天气让人们的皮肤呈现出绛紫色,身上的皮不断脱落。凶猛的毒蚊子更是让人寝食难安。

一切工作都要从零开始,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没有任何基础设施。修建道路、机场、地下工程,建立指挥通信系统,安装监控监测设备,每一项工作都充满挑战。

在一次外出勘察中,张蕴钰带着6名同志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沙暴。能见度不到30米,汽油耗尽的他们只能在一棵枯树下等待救援。

指挥部派出大批人员和车辆,经过长时间搜寻才找到了他们。这样的危险在罗布泊的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

水资源的匮乏是另一个巨大挑战。食材和生活用品的运输困难重重,战士们的米饭里常常夹杂着沙子。

蔬菜经过长途运输要么干瘪要么腐烂,榨菜和葱头成了主要的副食。营养不良导致许多同志出现夜盲症,嘴巴和舌头溃烂,经常流鼻血。

为了支持核试验基地的建设,全国各地都在提供援助。60年代初期,解放军从河南、山东等地秘密招收了一万多名技术工人。

这些工人中有人会做豆腐,有人会酿酱油,有人会修车,有人会做粉条。他们经过严格审查后,遵守"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纪律被派往大西北。

项目遭遇"下马风"时,许多机关人员被撤走,整个工程一度陷入困境。张蕴钰多次召开会议,向大家讲述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传达中央领导对核武器的重视。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出访归来时特意在乌鲁木齐停留,在与新疆自治区领导共进晚餐时说:"中央在新疆有个原子武器靶场,他们条件非常艰苦,但任务很艰巨,希望自治区的领导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和支持。"

张蕴钰带领建设大军在荒芜的大戈壁连续奋战四年多。从基础设施到专业设备,从生活保障到技术支持,一个完整的核试验基地逐渐成型。

许多建设者就此扎根西北,在这片土地上安家落户。他们的付出和奉献,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筑起了坚实的基础。

1963年12月,核试验场的所有建设工作终于完成。这个在戈壁深处崛起的现代化试验基地,凝聚着五万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

这支建设大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人民有能力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完成最艰巨的任务。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历史丰碑上。

倾注毕生,铸就和平核盾

1964年10月14日,张爱萍副总参谋长发出历史性的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将于10月16日爆炸。原子弹随即被安放在102.438米高的铁塔上。

实际上,核试验场早在9月25日就已经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张蕴钰多次向张爱萍建议在国庆节前进行试验,但周恩来总理明确指示:等国庆邀请的国宾离开后再进行试验。

这短短二十天的等待,对于试验场的每个人来说都异常漫长。张爱萍将军带领大家去孔雀河和古楼兰王国废墟短暂旅行,试图缓解紧张的氛围。

10月16日上午10点,罗布泊迎来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张蕴钰等人乘坐吊篮升上装载原子弹的铁塔,进行最后的检查工作。

在完成检查后,张蕴钰和李觉将军特意叮嘱工作人员:"起爆前要把毛主席相取下,忘了就是政治事故。"这个细节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担当。

随后,张蕴钰将起爆钥匙交给主控室指挥张震寰。15点整,伴随着倒计时,一道强烈的闪光照亮了罗布泊的天空。

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大漠。张蕴钰即兴吟诗:"光巨明,声巨隆,无垠戈壁腾巨龙,飞笑融山崩。"

张爱萍立即向周恩来汇报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周恩来却冷静地反问:"你们怎么证明是核爆炸?"这体现了中国领导人严谨的科学态度。

专家们随即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爆炸后云烟上升到8-9公里高空,火球持续发光超过3秒,烟云外观与相关文献记载完全吻合。

在完全确认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周恩来当晚在人民大会堂郑重宣布这一消息。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跨入了核国家的行列。

张蕴钰在核基地一干就是13年,为中国核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1978年,他调回北京,继续参与洲际导弹、潜射导弹、通信卫星等重大实验的组织和指挥工作。

1985年,68岁的张蕴钰离休后开始整理文章和诗词。他写下的回忆最多的是在戈壁滩上为原子弹建设试验场的峥嵘岁月。

2008年,在核基地建设50周年之际,张蕴钰因病入院。即便在ICU病房中,他仍不忘给核基地的同志们写下祝贺信。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张蕴钰在昏迷中仍在念叨:"300万,300万吨!"这正是中国氢弹试验时的爆炸当量。

8月29日,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这位功勋卓著的将军永远闭上了眼睛。按照他的遗愿,不设灵堂,不搞遗体告别。

核基地领导提议将他的骨灰安葬在基地烈士陵园。经家庭会议决定,将其部分骨灰送回了他奋斗了半生的核基地。

张蕴钰将军的一生,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缩影。他以军人的担当和科学家的严谨,为祖国的核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

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史上,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继续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而奋斗。

0 阅读:0

张郃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