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富过17代的家族,坐拥上海近一千栋房屋,子孙大都上哈佛

功标青史丫 2025-01-20 19:23:14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然而有一个家族世代富贵罕有,名声显赫。这个家族中就有贝聿铭,享誉世界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家,他所在的家族即大名鼎鼎的贝氏家族。

贝氏缘何人才济济、贤良辈出?是何种力量与传承,令其家族始终维持这般蓬勃之势?这不禁令人陷入沉思,也驱使着人们去探寻其背后隐藏的奥秘。原来,这所有的种种,有一事是关键。

“叛逆”的建筑大师

谈及贝聿铭,可谓是无数光环加身,“2019年全球华人华侨年度人物”,建筑学的最高奖“普利克兹奖”得主,“现代建筑史上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等等,却罕有人知,建筑大师的起点是一次“叛逆”。

贝聿铭从小就见识苏式园林的亭台楼阁,尤其是鬼斧神工的“狮子林”,廊腰缦回,极富清影秀美,白墙黑瓦,尽享清新雅致,或许就在这时候他的内心就已经种下了一颗对建筑向往的种子。

彼时的贝聿铭高中即将毕业,他的父亲贝祖贻,也是当时有名的银行家,是希望他远赴海外攻读经济学来继承祖业的,这时的贝家世代财富累身,祖父一脉更是以“金融世家”著称。

可以想到,如果选择子承父业,贝聿铭完全就是选择了一条轻轻松松的光明之路,但儿时的种子生根发芽,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自己的梦想,决心走一条更艰难的道路,那就是学建筑。

在那时,海外对华人并不友好,贝聿铭的建筑之路也是困难重重,直到肯尼迪图书馆正式落成。那一丝不苟的几何墙身,黑白分明的建筑主体,整座建筑简洁而庄重,同时极富贝聿铭的个人设计特色,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也使得他正式迈入了“建筑大师”的行列。

从那以后,这位建筑大师的作品如同蒲公英一般吹向全球,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他的建筑作品,但是他直到晚年,心心念念的,仍是他的故乡,他儿时梦起的地方,他的灵感之源,也是魂归之处——中国。

贝聿铭曾为中国缔造诸多建筑,而最为人熟知的,当属2006年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其独特的风格,彰显出大师的非凡造诣。 苏州博物馆在几何造型,色彩搭配等各个方面,成功的将古今中外文化相结合,白墙黑瓦,片石假山,不提收藏其中的诸多文物,整体馆身就是一件杰出的艺术品,极具江南韵味。

他曾在访谈中动情的说,他的根在中国。遍观他设计过的建筑,这种古典的韵味跟随了他的一生,也正是这种中西结合,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成就了他的赫赫声名,儿时在江南的见闻,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宗族亲人之间的凝聚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都给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这些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皆由他的家族世代积攒而成。其传承久远,凝聚着家族历代的智慧与心血,意义非凡。

“百花齐放”的祖辈

曾有人这般喟叹:“需历经五百年光阴,方得成就一个贝聿铭。”不禁会让听者好奇,什么样的家族才能养出这样的奇才?

实际上我们追本溯源,回顾探索这传承了17代的贝氏家族,就能发现,这种勇于向未知领域开拓的“叛逆”其实早在他祖辈的身上就可见一斑。

在近代,在家传医药事业的基础上,贝氏族人在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均有涉猎,“百花齐放”,譬如贝聿铭的祖父贝哉安一脉,被称为“金融世家”,而与他同辈的贝润生,却成为了“颜料大王”。

彼时的中国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战乱四起,贝润生家中穷困潦倒。他从一个小小的颜料学徒,靠着自己的勤奋敬业一步步成为了总经理,又在乱世中敏锐嗅到了局势的变动,成功以极低的价格买走了德国遗留的大批颜料。靠着这一笔颜料,贝润生的资产与日俱增。

与之对应的,则是他的慈善事业也风生水起,在国家危亡之际,他曾先后参与上海公立医院,华洋义赈会等等社会慈善团体的工作,此外更多小的捐款和善举不计其数,延续数年,真正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再者,令贝聿铭记忆深刻的狮子园,乃贝润生花费80万巨资购得并历经9年修缮。而后留给全体族人,于此建祠堂、编家谱、祭祖先、设义庄以济族人。

在当时的江南,各姓族人都在不断散居,分户,形成了各个房支,贝家也不例外,无疑贝润生的仗义疏财对重新汇集宗族的凝聚力起到了重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贝氏将狮子园及义庄田产等等都无偿捐赠给了国家。现在的狮子园是国家4A级景区,世界级文化遗产,贝家祠堂则成为了苏州民俗博物馆,为我们中国苏式园林文化和江南地区的宗族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足见贝氏子孙的家国情怀。

这种高尚的品德和家国情怀,亦是贝氏家学。

家学渊源

而这些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皆由他的家族世代积攒而成。其传承久远,凝聚着家族历代的智慧与心血,意义非凡。

据史料记载,贝家祖先在元末明初南下避祸,靠着卖药行医发家,几代人兢兢业业,勤恳劳作,诚信经营,且有“还金高义”的名声,直到第六代贝潜古时逐步发展成为当时的苏州四大名门望族之一。

江南历来是文化与宗族文化繁荣之地,贝氏也是在这里深受其文化氛围的熏陶,久而久之也形成了自己的家风家训传承下去。

然而历史的车轮隆隆向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数豪门望族都被碾压成了历史的尘埃,贝氏家族身处历史的洪流之中却能顽强地屹立不倒,这其中的关窍,从贝润生的一句话中就能看出,“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以独有之产遗子孙,不如以公有之产遗子孙”。

从这句话中足以看出,对教育和德行的看重便是贝家自古以来的传家理念,清代诗人袁枚亦有诗云:“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便是与贝家家训有异曲同工之妙,凸显出家风和教育的重要性,是家族传承发展的关键。

无论是像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一般子承父业继往开来,继续在金融工作上深耕,抑或是像贝聿铭一般“叛逆”,选择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为之奋斗,都离不开家族对他们的殷切鼓励和精心培养。

贝聿铭在幼时就饱受深厚的家族文化的熏陶,这也为后来他的建筑设计风格中中西文化融合,人与自然共生奠定了基调。他18岁时出国留学,前往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深造。此后,更是成功斩获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得以展露非凡才华。

而他的几个孩子也都毕业于世界顶尖院校,儿子们同样在哈佛毕业,继承了父亲的建筑事业,女儿则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都是非常优秀的青年。显而易见,未来定将赓续贝氏家族的荣光,铸就更为璀璨的前程。

结语

见微知著,从贝聿铭的小家可以见得,对教育的看重,对德行的要求,对文化的传承,都融在贝氏十七代传承的家风家训中,这才是贝氏家族绵延至今屹立不倒的秘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