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的某一天,一位女地下党在撤退的时候不幸被特务抓捕,女地下党借口上厕所的时候扔了一块怀表。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竟然真的让女地下党在特务手中死里逃生,这块怀表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又和女地下党的传奇一生有着怎样的羁绊呢?
富家女放弃安逸生活,投身革命
这位女地下党员名叫钱瑛,是湖北咸宁人。据说她出生的时候,父亲刚好中了彩票,所以全家人都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小福星,给大家带来了幸运。
优渥的家庭条件,让钱瑛从小就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她聪明又勤奋,除了田间劳动,绣花等,识字,学诗也不在话下。
钱瑛写的诗词在民里乡亲间传开,大家都夸她是难得一见的才女,并且亲切的叫她“钱六姐。”
因为祖上都是生意人,钱瑛有时会跟随父亲天南海北的跑,接触到截然不同的新事物,所以她的思想很先进,对封建糟粕一直很厌恶。
家里人对这个小才女是又爱又恨,爱她的勇敢机敏,也头疼她有些过于叛逆的想法。
比如当时女子还保留着缠足的陋习,可钱瑛坚决反对这个做法,她认为女人不比男人差,女人同样能创出一片天,所以坚决拒绝缠足。更甚者,钱瑛还强硬的拒绝了包办婚姻。
当钱瑛19岁的时候,因容貌娇丽,十里八乡来说亲的可不在少数。钱母也精挑细选了一位好夫婿,可钱瑛整日和母亲吵架,就是不愿嫁。父亲不愿意再让钱瑛继续这样离经叛道下去,于是给钱瑛下了最后通牒,无论如何都要嫁。
可谁想钱瑛知道后,她的举动着实吓了父母一大跳。
一天晚上,钱瑛以为父母都睡下了,就写了一封血书,然后举起平时做针线用的19那把剪刀,扎向了颈部,顿时鲜血如注。
好在,母亲因为女儿的事犯愁,并没睡着觉,她不放心自己的女儿,就来钱瑛房间里找她。
钱母本想来劝说钱瑛听父亲的话,却恰好看见躺在血泊里奄奄一息的钱瑛。
后来多亏救助及时,钱瑛捡回了一条命,但从此之后,十里八乡再没人敢来提亲了。
命是捡回来了,伤疤却永远留在了脖颈上,这伤疤是钱瑛反对封建思想拒绝包办婚姻的证据,也是新时代女性思想觉醒的勋章。
在钱瑛20岁那年,她考入了湖北女子师范大学。湖北女子师范大学不仅是女性教育的殿堂,更是我党思想传播的重要阵地。在这里有先进的理念和开明的思想,以及浓厚的革命氛围。
进入学校后的钱瑛努力学习,刻苦读书。随着更加深入的阅读这些革命读物,钱瑛感觉自己好像久在黑暗中的人看见了一丝光亮。
由于优异的成绩,自然而然的,钱瑛在毕业之后留校任职教师。在这期间,钱瑛结识了谭寿林。
谭寿林此人也是有名的才子,早年曾在北大文学系读过书,不仅人品贵重,相貌端正,还学识渊博。
两人相识时间一长,逐渐日久生情,两人的思想进行高度碰撞,宛若真正的灵魂伴侣,于是自然而然的决定携手结为夫妻。
婚礼上,谭寿林送给钱瑛一只怀表,一直被钱瑛珍藏着,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
婚后,两人度过了一段平淡又幸福的甜蜜时光。
谭寿林温柔,善解人意,骨子里又带着浪漫气息。回家路上不忘给钱瑛带一只鲜花,也会特地绕远路去买她最爱吃的糕点,两人会在重要日子去照相馆拍一张珍贵的合照,就连老板也感叹他们的相濡以沫。
谭寿林可能没想到,就是这张照片,会在未来某一天差点成了害死妻子的罪魁祸首。
两人平淡安逸的生活是被一封信打破的,有一天钱瑛发现了一封寄给丈夫的信。她拿着这封信质问丈夫“你到底是谁?”
谭寿林没想到自己的身份这么快就会被妻子发现,他没有选择隐瞒,而是实话实说他的真实身份:共产党。
谭寿林觉得妻子会理解自己,因为她有着和自己高度契合的思想。
结果也确实像谭寿林想的那样,钱瑛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之后,心里对丈夫,以及那个时代所有敢于逆流而上的英雄,都起了浓浓的敬佩之心,她觉得丈夫有先进的理想和追求,自己应该支持他。
于是钱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请求丈夫做自己的介绍人,让自己也加入党组织。
1927年,钱瑛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这个富家女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异国学习独自诞下女儿,丈夫英勇就义
钱瑛加入共产党的同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党组织内许多优秀共产党员都惨遭抓捕,杀害,革命局势也笼罩在这白色恐怖下。
刚加入共产党不久的钱瑛这时却出乎意料的表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不仅临危不乱,还靠着机敏聪慧保护了很多同志。
钱瑛的亮眼表现让党组织既欣慰又震撼,都觉得这个看似羸弱的女子身上有一种很能拼搏的劲。
于是在1929年,党组织派钱瑛赶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进行学习。
到了苏联没几天,钱瑛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她又忧又喜,写信和丈夫分享这个事。
忧的是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国家,她要独自一人一边学习,一边照顾自己的身体和肚子里的孩子。
喜的是这个孩子是她和丈夫爱情的结晶,也让她的异国之旅没那么孤独。
怀孕期间,幸亏还有一封封来自丈夫的信,让她深切感受到丈夫的关怀和爱护。
孩子足月后,钱瑛生产了,作为一个母亲,钱瑛深爱着自己的女儿,可为了未完成的革命任务,她只能忍痛选择将女儿送进保育院。
深造两年,在1931年党组织决定让钱瑛回国。在即将踏上回家之旅的时候,钱瑛深深的看了女儿最后一眼,内心交织着挣扎和不舍。
最终,她还是作出决定,独自一人回国。
没有大家何来小家?
革命事业一日未完成,她的工作一日未结束。
钱瑛在1931年踏实回国的火车,她和丈夫谭寿林有过一段短暂的团聚时间。
钱瑛拿出女儿的照片和丈夫说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夫妻两人抱头痛哭,承诺革命结束后一家人就去团聚。
可惜造化弄人,某天傍晚,钱瑛做好了一桌子饭菜等待着丈夫回家,但直到夜幕降临,丈夫也没回来。
长时间和特务斗智斗勇的机警让钱瑛高度警觉,当即决定立刻焚烧屋内所有可能暴露两人身份的资料和文件。火光中文字逐渐化为灰烬,却照亮了钱瑛越发坚定的神情。
随后,钱瑛赶快撤离,临行前她没忘带上谭寿林送给她的怀表。
后来,钱瑛四处打听丈夫的下落。虽然早有准备,但亲耳听闻丈夫被反动派抓捕,英勇就义的消息后钱瑛还是忍不住痛哭流涕,心如刀绞。
擦干眼泪后,这个坚强的女人很快冷静下来,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革命尚未成功,她要带着丈夫那份,一起努力下去。
怀表成关键证据,钱瑛临危不乱死里逃生
钱瑛很快的调整好状态,不辜负党组织委以的重任,她先后担任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工委委员,湘鄂西工会秘书长等职位,全身心的投入各种工作中。
因为害怕和谭寿林的夫妻关系会暴露,钱瑛决定改个名字,她重新给自己取名为“彭友姑”。
这不仅是因为谨慎,也代表钱瑛要投身新的工作和生活。
1932年,组织派钱瑛担任中共江苏省妇女部部长秘书,协助周朝英工作。
谨慎起见,钱瑛隐瞒了在湘鄂西工作的这段经历,她当时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做,却不知道这个决定在后来真的救了她的命。
事情发生在次年4月,周朝英叛变的消息传到钱瑛手上,作为第一个得知这个消息的人,钱瑛是有充足时间逃跑的。
但她没有那么做,她选择留下来协助其他同志销毁重要资料文件,并掩护他们逃跑。
结果其他同志成功转移,钱瑛却错过了最佳逃跑时间,毫无疑问的,她被抓住了。
钱瑛想,她已经保护了那么多同志逃跑,她一个人死不足惜,死了之后还能和丈夫团聚。
可她转念又一想,她还有个那么小的女儿,他们的革命还没有成功,死亡并没有什么值得畏惧的。但只有活着才能创造更多价值,她才能继续救更多人!
想明白了这件事,钱瑛立刻又恢复斗志满满的样子。
她回想着自己和周朝英的相处,她并没有透露过任何有关自己从前的工作,所以在周朝英眼里她应该只是个刚刚加入共产党不久,没有参加过任何实际行动的新人,这对自己很有利。
猛然间,钱瑛却突然想起丈夫送给自己的那块怀表,此时就静静的在自己怀里,最关键的是怀表里放着自己和谭寿林的合照。
如果没有这块怀表,或许她还有一线生机,但如果被敌人看见照片,那么她必死无疑。
有了!生死攸关之际,钱瑛依然很机敏,她突然捂着肚子倒在地上,这可吓坏了押送的士兵,询问钱瑛怎么了。
“我……我肚子疼,想去方便一下。”
大概觉得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根本翻不出什么风浪,特务头子略微思索片刻就答应了。
趁着没人注意她,钱瑛快速的将怀表轻巧的扔到了半人高的草丛里,没发出一点声音。
只要没了这块怀表,只要她抵死不认,就不会有性命之忧,钱瑛想。事实也确实如她所想,虽然她每天都遭受着非人的虐待和折磨,但都凭借着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挺了过来。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两党决定共同对抗外敌,钱瑛这才被放了出来,结束了长达四年之久的牢狱之灾。
获救后的钱瑛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她继续马不停蹄的投身地下工作,为革命胜利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至今日,钱瑛同志的无私奉献,坚韧不拔,临危不惧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激励着无数人为了理想信念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