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花掉234万,ICU为何费用那么高?印钞机都赶不上!

沸点史记 2024-06-26 10:00:53

小浩是一名高中学生,身体壮得像头小牛。

但上高中后,他时常出现双眼红肿,手部不自觉颤抖的症状。他将这些症状归结为熬夜学习的后果,并未放在心上。

2019年,他在体育课上剧烈运动后,突然倒地昏迷不醒。昏迷的小浩被老师紧急送往医院,父母赶忙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往医院。

他们从医生口中得知,小浩得了硬脑膜动静脉畸形,必须及时做手术,不然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爱子心切的父母不惜花大价钱救活儿子,ICU里的小浩病情逐渐稳定。

两周后,小浩得以重返校园,只是昂贵的治疗费让父母犯了难。

短短十四天,ICU的费用竟然高达234万元。小浩父母心里直犯嘀咕,ICU究竟是救人性命还是趁机敛财?

生病太费钱,ICU两周花费两百多万

小浩一名普通家庭的高中生,从小很少生病。上了高中后,他的学业日益加重,时常熬夜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为了能考上好大学,小浩每次都勤恳完成任务,还要提前预习功课。超额的学习量,导致他每晚都熬到十二点以后才能睡觉,早上还要五点钟起床上早自习。

循环往复下来,小浩的身体逐渐累垮,开始出现双眼泛红、手部不自觉抖动的现象。有时上着课,他的双手会不由自主地发抖,连笔都拿不稳。

小浩并未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他觉得只要自己好好休息几天就能缓解。正是因为他的疏忽,让自己命悬一线,住进了ICU。

2019年,小浩久违地上了一节体育课,到操场和同学们放松心情。一阵追逐后,小浩的双手开始止不住地颤抖,眼睛也出现红肿。

同学们关切地望着小浩,没想到他突然昏迷倒地,怎么也叫不醒。

老师赶忙把小浩送到医院,通知他的父母。听说孩子昏迷,吓得小浩父母飞奔到医院。

经检查,医生发现小浩患上硬脑膜动静脉畸形。得了这种疾病的人看似与常人无异,一旦剧烈运动,将会随时有生命危险。

当务之急,小浩必须马上进行手术,才能脱离危险。

父母把小浩当作心头肉,毫不犹豫地同意手术。术后为观察情况,小浩住进了ICU。幸运的是,他恢复得不错,仅过去两周就重返校园。

福兮祸兮,小浩保住了性命,但家里的积蓄被掏了精光,还欠下不少外债。

住院期间,光ICU的治疗费用就花了234万,原本小康的家境变得一贫如洗。

正值壮年的父母白了头发,小浩的内心备受煎熬。他的事迹被不少媒体报道,关于ICU离谱的收费制度,再次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

进了ICU劳神又费力

除了小浩的事迹外,某平台上早就有了相关的热点话题:“你现在的存款够你在重症监护室(ICU)待几天?”,下面的评论五花八门,普通人的回答出乎意料的一致。

“只能够我待几个星期!”、“现在治病太贵,根本不敢生病。”

不管回答如何,始终围绕着ICU收费贵,普通人治病难为中心。

也有不少中产家庭觉得普通人在无病呻吟,认为ICU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离谱。对于大部分打工人而言,工资和存款根本不足以支付ICU的治疗费。

2018年,武汉的刘先生在网上发出了他在ICU的费用收据。零零总总的项目加起来有二十多项,费用达到104万元。

他因急性心梗、右侧冠状动脉严重堵塞陷入昏迷,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

由于情况危急,医生在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人工心肺建立体外心肺循环为他续命。

幸好住院及时,保住了刘先生的性命。

尽管他的基本体征得到保障,但仍然有较高的死亡概率。无奈之下,刘先生只能留在ICU病房接受治疗。

住院期间,刘先生出现多种并发症,多次由心外科、骨科、消化内科等学科大夫治疗。

医院甚至为他组织了专家会诊,以求更好地医治刘先生。

经过75天的住院治疗,刘先生转入普通病房,收回了迈向阎王殿的步伐。

病情的好转也代表着住院费用的支出,总计104万的费用让刘先生苦不堪言。

还有建筑工人曹先生,他的父母也为高昂的ICU收费犯愁。

曹先生在工地时,毫无征兆地摔倒不省人事。医院检查后发现他脑内出血,情况十分危急。

历经8小时的开颅手术,他暂时保住了命,却仍在昏迷中。一周后,曹先生不见苏醒的迹象。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曹先生很有可能成为植物人,只有长期住院才能维持他的生命。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是农村出生的曹先生一家。他们为了天价的住院费愁眉苦脸,又不想放弃曹先生的生命。

父母多次权衡利弊,决定砸锅卖铁也要救醒儿子。在医生孜孜不倦的治疗下,曹先生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看着醒过来的儿子,曹先生的父亲感谢苍天有眼,同时也不忘感慨:“ICU花钱如流水,家里有台印钞机也赶不上住院交钱的速度。”

然而并不是每个住进ICU的人都能生还,还有的病人家属人财两空。他们既失去了血浓于水的家人,也背上了百万负债。

ICU不能保证每个重病之人都能生还,它为何还敢收费这么贵?

救命还是敛财?为何ICU收费这么贵

ICU是整个医院最先进的诊室,能够收治重症患者。不仅可以保证重症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还能最大限度延续生命,让患者早日康复。

假如要评测一个医院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该医院的ICU如何。说起ICU收费贵的问题,还要从设备、药品、治疗手段三方面说起。

ICU的设备是全医院最昂贵的器械,配备的是精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

单从病床旁边的呼吸机来说,造价就得小几十万,可谓是“寸材寸金”。

还有其他心电监护仪、血气分析仪、床旁血滤机等专业仪器,都是按次收费。

各项零散的仪器加起来也是笔不小的费用,从而成为压垮患者的重担。

另外,能进入ICU工作的医生和护士都是医院的佼佼者,具备丰富的处理危重患者的经验。每个床位会配备3~5名主治医师,还有若干护士负责监护患者病情。

这里的医生必须精通全面的专业医科知识,才能独立抢救各类重症患者。

护士每小时要记录一次患者的呼吸率和血压,每两小时测量记录体温等检测患者的身体情况。

还有其他因病情不同,护士需要进行特殊监护。医生也要随时待命,根据患者的身体变化更改治疗方案。

当患者病情加重或出现加重情形时,医生们会使用进口的药物遏制。

这类药物通常尚未纳入医保,只能靠患者自费。ICU里的一切是为了拯救患者存在,因此才会有昂贵的收费。

重症患者才进ICU,重症监护病房存活率如何

我们经常能在各大平台上看到有人住进ICU,寻求他人捐善款的新闻。照片中的患者浑身插满管子,数不清的机器在旁边运转,看起来凶多吉少。

住进ICU的大多数是病情危急的重症患者,一部分是呼吸衰竭、出现休克或身体器官发生急性功能障碍的患者,还有部分是重度感染、严重创伤或进行了重大手术的患者。

他们需要护士严密监护,医生严阵以待,才能有活下去的可能。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ICU有高端的人才和精湛的技术,生存率岂不是达到100%?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国家医疗报告》中指出,重症监护室里的病死率在8.3%左右,仍有不少患者不幸离开人世。

相较于病死率在40%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我国的存活率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也做过调研,结果显示超86%的患者在ICU治疗后能顺利转入普通病房。

得益于我国日益进步的医疗水平,重病的患者能看见生的希望,赢过与死神的赛跑。只是这份希望的重量太大,容易压垮普通家庭。

0 阅读:130

沸点史记

简介:沸点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