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临县有哪些地方武装
小西水历史
2024-06-30 13:15:21
一、防共保卫团: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后,阎锡山命令沿黄河21个县成立防共保卫团,妄图阻止红军渡河。民国24年(1935)秋,本县成立了“防共保卫团’’,团长尚学勤(孝义县人)。各村都成立,18~35岁的男壮丁,均需登记入团,受军事训练,但不少村庄有名无实。
二、碛口游击队:民国24年(1935)由本县人薛学儒、王崇安等人组成游击小组。一年后扩充为20余人的游击队,活动在碛口,孟门一带。主要任务是为陕北红军筹运枪支弹药和医药用品。民国26年(1937)秋,同碛口商团合并。
三、碛口商团:过去只有60余人,由几家商店统辖,看家护院,维护市场。民国15年(1926)中共碛口支部建立后,教育争取了部分团丁。民国26年(193,7),陕北红军派代表对商团进行了改组,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武装。同年10月与碛口游击队合并,共100余人,后编入新军三十五团。
四、牺盟游击队:民国26年(1937)9月25日,本县牺盟游击队正式成立,负责人高闻天。是年11月扩大为两个小队,100余人,后发展为300余人,建制改为大队,下属3个小队。军事教官黄饶禄、蔡岱发(均为一二。师老红军)。牺盟游击队建立时,正是日军大举入侵三晋之际,晋军节节败退,溃兵逃到临县滋扰百姓。县牺盟游击大队和一二。师兵站,县公安局配合在青凉寺、兔坂、车赶一带,收容国民党散兵100余人,缴获长短枪百余支。翌年春,县牺盟游击队大部人员编入决死四纵队游击六团(后来的三十五团),另一部分编入独立四营,其余人员组成牺盟武装工作团,坚持地方工作。
五、临县青年连:民国29年(1940)4月,晋西北区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根据区学委指示,以县为单位建立了青年连。本县青年连是由各村青年抗日先锋队骨干,区青年武装干部组成。连长张友直(一之),指导员邵遴,共180余人,经过短训,成为晋西北青年纵队的一支武装力量。5月初正式命名为“晋西北抗日青年纵队",归一二。师指挥。在县境西黄河岸一带开展游击活动。民国31年(1942),改编为临南县游击大队。民国33年(1944)冬,与临县游击大队合编为临县支队。
六、抗日游击队:民国29年(1940)1月,中共临县县委和县政府决定并组建了抗日游击大队(简称县大队),共150余人,编为四个中队。县委书记兼任大队政委。同年10月,临南县分设后,也组建了游击大队,共200余人,分编三个中队。县游击大队与三分区青年游击队共同担负着围困石门嫣和三交日军据点的任务。民国33年(1944)冬,临县、临南县抗日游击大队和三分区青年游击队合编为临县支队。
七、公安警卫连:民国29年(1940),本县建立公安警卫连,主要任务是保卫县委,县政府机关,看押犯人,反特除奸。民国35年(1946)称保卫队。1954年改称人民武装警察中队。“文化大革命’’时期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县武装部中队。1983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吕粱地区支队临县中队。
八、敌后武工队:民国31年(1942)冬,三分区组织了一支短小精悍的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共60余人。队长谢允中,活动于临南一带,以三交日军据点为重点,开展“反蚕食、反维持”斗争,发动群众,削特除奸,破坏交通,围挤敌人。民国32年(1943)冬,临南县委又在一、二区挑选民兵骨干,组成武工队,活动于三交以南游击区,重点摧毁日伪组织,保卫群众。
九、临县支队:民国33年(1944)冬临县支队建立,辖五个连,由三分区统一指挥。民国34年(1945)8月,抗战胜利后,临县支队编入吕梁独立第十六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