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崞县的小学概况

小西水历史 2024-06-18 20:49:23
清末,崞县(今原平市)乡村先后成立初等小学堂122所。1912年(民国元年),全县初等小学堂统一改称为国民小学校。到1919年全县有国民小学校143所,入学儿童8056人,高等小学校也发展到9所,进入高小就读的学生由光绪三十二年(1906)的39名,增加到543名。其时,全县高等小学校的分布状况是: 第一区第一高小:1916年成立。校址设于大牛店正街。有正厅7间,教室6间,附设操场1处。设1个班,有学生36名。聘请教师3名。1937年11月,原校址被日军烧毁。 第一区第二高小:1918年成立。校址设于崞县城南关泰山庙内,校舍改建为新式门面3间,牌楼1座,正厅5间,东西厢房各9间,东楼3间,正房7间,南房8间,东北方有操场两处。设有3个班级。同年8月,在文庙街设县立女子高小1所。 第二区第一高小:1916年成立。校址设于宏道镇南门外圣母庙内。教室及学生宿舍共40间,操场1处。 第二区南川高小女部:1918年成立。校址设于宏道镇北门外真武庙内。共有房舍28间。 第二区第二高小:1917年成立。校址设于温王东社村中间,有校门3间,教室3处,教职员室7间,应接室3间,自修室、寝室45间,厨房9间,操场l处。设有2个班级。 第三区高小:1920年由张树帜倡议修建。校址设于原平镇西侧。占地面积120亩。座西向东。建有大门1座,教室21间,教职员室10间,寝室67间,自习室26间,器械室8间,储藏室37间,饭厅13间,厨房20间,操场1处。设有3个班级。 第三区女子高小:1913年由张树帜捐钱300吊,购地20亩,在原平镇西街兴建。有教室3座,寝室30间,饭厅7间,操场、校园各1处。 第四区高小:1917年成立。校址设于轩岗镇中街关帝庙内。改建后有教室3座,教职员室5间,寝室15间,成绩室3间,饭厅3间,厨房5间,操场、校园各1处。 第五区高小:1920年成立。校址设于崞县城大南关。前后两院,有教室、寝室及教职员室共48间,操场1处。 1926年,全县初级国民小学校发展到223所,入学儿童11440名。1935年,李服膺在兰村投资兴建兰馨高小1所,先后招生2班。到1937年,全县初级小学校增加到384所,大的乡村一村一校,小的乡村数村一校。是年,全县学龄儿童为29714名。入学儿童20720名。入学率占学龄儿童总数的69.7%。其中女生入学率占女学龄儿童的34.6%。
0 阅读:0

小西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