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历代僧人的数量
小西水历史
2024-06-13 03:57:38
五台山自北魏佛教传入以来, 由于历代统治者对佛教采取的不同政策,寺庙几经兴废,僧人亦随之几经增减。现将其历代僧人数量的演变做一简介。
北魏孝文帝时,修建了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并环绕灵鹫峰(今菩萨顶)置12院。第四诚信公主也出家于五台山为尼。当时,五台山丛林已初具规模,僧侣亦为数不少。
北齐诸帝亦多好佛,曾割恒、定等八州之税以供五台山僧尼香火之需。当时全山寺庙己达200余所。公元577年,周武灭法,齐境八州寺庙4万余所改作宅第,僧尼3万余人还俗,五台山佛教寺庙也一毁而光。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改变周武灭佛政策,敕令在五台山5座台顶各建佛寺一处。593年12月,文帝又派人至五台山,设斋度僧,并自称佛弟子。五台山佛教又有恢复和发展。
唐代是五台山佛教发展的极盛时期。653年,唐太宗以五台山为其“祖宗植德之所”,令建寺10处,度僧数百。702年,武则天称她“神游五顶”,敕命重建清凉寺。从唐太宗至唐德宗,“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顶, 中使香药,不断岁时”。据《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一记载,当时全山佛寺有360所,其中规模宏丽者70余所,全山僧尼“达万人之众 ”。香火旺盛,名僧云集,五台山佛教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845年,唐武宗灭佛,五台山寺院即被焚毁,佛光寺仅留下1座砖结构的祖师塔,侥幸保留下来的只有边远小庙南禅寺。848年,唐宣宗诏令五台山新建5座寺庙,各度僧50人,五台山佛教始有恢复。
宋太祖赵匡胤创宋之后,一反后周灭佛政策,对佛教进行扶持和保护。980年,宋太宗令内侍张延训到五台山造金刚文殊像和菩萨像,并下诏重修五台十寺。十寺者,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1007年,宋真宗又特赐内库钱1万贯再加修葺。据妙济大师著《广清凉传》记载,当时全山有佛寺70余所,僧尼共5千人,香火十分旺盛。
元朝建立后,对佛教非常尊祟,喇嘛大受优礼。1295年,元成宗“为皇太后建佛寺于五台山”。1308年,元成宗“发军五千五百人修五台山佛寺。”同年11月,“皇太后造寺五台山,发军六千五百人供其役”。1310年,再次增派工匠军卒,营五台寺,“役工匠千四百人,军三千五百人”。参加营建施工的人数达到12900人,可见当时寺庙建筑声势之大。
明代诸帝对佛教亦很重视。1406年,明成祖命太监杨升重修寺庙及佛舍利塔,并敕建塔院寺。1600年,明神宗在五台山设龙会,赐与五台山僧人锡杖、衣钵1200副。据明万历年间五台山狮子窝镇澄法师撰《清凉山志》载,当时“台内佛刹,凡六十四所,台外佛刹,凡三十六所 ”。1582年(万历十年),华严宗高僧憨山大师在显通寺开讲《华严经》,“百日之内,常住上牌一千众 ”,“淄衣每日不下万众 ”(《憨山老人年谱自叙实录》)。
清王朝建立后,也特别信奉佛教,用鼓励蒙古族佛教徒朝拜五台山的办法来融洽民族关系。康熙、乾隆连续十一次朝台,在五台山大兴土木,敕修寺庙。康熙封菩萨顶大喇嘛丹巴扎萨克为禅师,赐予提督印、斩杀剑,命山西全省进贡钱粮。从长城岭到台怀镇,在益寿寺、台麓寺、海会庵、白云寺、台怀,修建行宫5处。清世宗雍正时,五台山已有规模宏大的喇嘛寺26所,喇嘛千余人。嘉庆时仅菩萨顶一寺,就住有喇嘛561人。清末,全山有青庙78所,僧侣亦在千人以上。
中华民国中期以后,田于社会动乱,佛教教义更加神化,出家为僧的更多。据县档案馆1947年24案卷《关于青黄庙问题》资料记载:民国25年年,五台有寺院110座,僧尼2200人,共中喇嘛800余人,台内寺庙41座,有僧人1786名。由于日军入侵五台山,有的高僧逃走,有的青年僧徒从军抗日,有的还俗耕田、经商,至1942年,青黄庙僧人减为1255人(其中包括外出的267人)。至1946年五台解放,僧人为927人(包括外出的382人)。在1947年土地改革中,僧人为629人,至这年年底和1948年初,台内僧侣为300余人,后曾减少到90人。
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以来至五十年代,由于逐步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台内僧徒增加到445人,比建国前增加4倍。十年“文革”动乱中,有289名僧人被迁送原籍,有26名上层僧人被批斗。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进一步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至1986年底五台县委统战部统计,五台境内僧侣有户口、并在册登记的共186人,其中台怀各寺有166人,内含尼姑15人,喇嘛36人,各寺庙临时挂单受戒者常有一二百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