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解放前夕成立的山西公学

小西水历史 2024-05-17 22:10:24
1948年冬,随着第三次国内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山西省省会——太原,在我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中,已处在解放的前夕,太原是阎锡山在山西最后的一个军事据点,全省高、中级旧公教人员几乎全部云集在这里。党的政策对旧人员采取包下来的政策:“凡愿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不使流离失所。”故太原市委决定,一旦太原解放,对旧公教人员,凡自愿参加革命工作的,先进行短期训练,然后分配工作。为此,1948年冬,山西公学便在榆次开始筹备了。 山西公学的性质,本来和华北革命大学相同,因为全国各省、市叫“革大”的很多,于是仿延安抗日战争时期的“陕北公学”定名为山西公学。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山西公学也随军进入城内,在太原山西大学旧址积极进行开学准备工作。 学校的各项工作均由中共山西公学委员会领导,党委会书记王大任,副书记李志敏,委员任行健、王玉田、李子康、刘子英、刘乐哉、徐镇海等。校党委受中共太原市委的直接领导,校长由薄一波兼任。这是由于薄在山西负有盛名,招收旧人员比较容易,副校长王大任,教育长李志敏。 校部设教务处,处长李子康,副处长苏贯之;政治处,处长刘子英;秘书处,处长徐镇海;行政处,处长任应枢,副处长武耀良。 处下设组织科、宣传科、秘书科、总务科。 学员分三个部和一些训练班进行教学。 一部主任任行健,副主任马应之,主要吸收青年学生。二部主任刘乐哉,主要吸收工程技术人员。三部主任李玉田,副主任王焕光,主要吸收旧政府公教人员。另设特别政治训练班,主任韩纯德,主要吸收旧军政高、中级人员。7月中旬韩调任中共太原市市委书记,由李慰继任主任。此外,又分别设有:农林、卫生、财税,金融、贸易五个专业人员训练班。 当时,校部和二部住上官巷旧政法专科学校;一部住文庙附近的原太原第十中学;三部住南门外大营盘,特别政治训练班住皇华馆和海子边自省堂;其它五个班分别住在各有关业务部门。 山西公学从1949年5月开始出广告招收学员,6月上旬第一期正式开学,招生广告明确规定是干部学校,凡经考试合格,从入校之日起就成为我们的干部,学习内容以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以及党纲、党章为基本教材,并辅以必要的时事政治;学习期限每期约两个多月,膳食、制服、学习费用一律由国家供给。8月底,三部第一期和六个专业人员训练班在南门外大营盘举行毕业典礼,赖若愚、王大任讲了话。毕业后,统一分配工作,不少人分配到专署和县工作。学员人数约4000多人。第二都于同年10月下旬也陆续分配了工作,学员人数近500多人。 第一部由于都是青年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容易教育改造。9月1日,中共山西省委正式成立,省委决定一部学期延长,并让在600多学生中有意识地培养一些符合党纲党章要求的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人数最少不能少于1%。这样做是要使大家认识到,只要自己力求进步,即使是旧政府培养出来的,同样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对旧人员也能起到一定的分化瓦解作用。 9月,薄一波同志不兼任校长,由赖若愚任校长,李志敏任副校长,任行健任教育长,李慰仁一部主任。 9月3日三部第二期招生,16日开学。10月,校部和一部从城内搬到大营盘。1950年2月初,一部和三部二期同时由省委组织部分配工作。山西公学前后共约毕业8000人左右。 山西公学吸收的对象,从个人出身来说,是相当复杂的,据三部第一期和特训班的学员统计:旧公教人员占42%;旧军人占21%;特警宪或接近特务的人员占8%,其余全为工人、青年学生、商人等等。 1950年2月初,三部第二期和一部的学员毕业后,山西公学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依据中共山西省委和省政府的决定,正式结束。1950年3月1日,原机构同入城后由田杰山负责在城内办的职工学校,以及省政法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了山西省行政干部学校,由裴丽生兼校长,李志敏任副校长,李慰任教育长,李玉田任政治处长。6月,由大营盘迁回城内府东街。学校的任务当时主要是轮训在职干部。 1953年,省行政干校在南郊坞城村修建新址,1954年10月迁入,1956年7月,更名为山西省干部学校,由刘梅任副校长。1957年3月,并入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李慰任校长。党校占用原行政干校校址(坞城路),一直至今。
0 阅读:20
小西水历史

小西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