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特朗普这一次又不按常理出牌,原本宣称对全世界加征关税的决定,如今似乎演变成了只针对中国的手段。
尤其是欧盟的突然变卦,更是让中国再次看清了世界交往的局势。
4月9日,欧盟27个成员国通过投票,正式决定于4月15日对美国商品加征25%的反制关税。
可不到24小时后,当得知特朗普宣布对75国“暂时停火”后,欧盟顿时临阵倒戈,宣布对美加征关税暂停90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要是想在全球贸易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再寄希望于他国的援手或联盟,唯有依靠自己,才能真正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关税战。
特朗普看似“让步”的本质2025年4月2日,在毫无征兆下,特朗普突然以关税为由,向全世界“开了火”。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边挥舞“对等关税”的大棒,一边又宣布对部分国家暂缓征收高额关税90天。
更加微妙的是,欧盟在特朗普话音刚落之后,也宣布暂停原定于4月15日实施的210亿欧元反制措施,这就显得颇为巧合。
这不仅令外界怀疑,特朗普政府是不是在搞“以退为进”的策略?他是不是通过短暂的谈判窗口期分化对手,来巩固自身谈判优势呢?
从欧盟的摇摆态度来看,似乎坐实了对特朗普的猜测,毕竟如果没有“协商”,美国和欧盟怎么会先后放下了手中的大棒?
不过,在美国放手之后,欧盟才跟着放手,这不得不让人质疑,欧盟在美欧贸易博弈中的地位了。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向来以“极限施压”和“反复无常”著称。4月9日,他宣布对近60个国家暂停征收“互惠关税”90天,但维持10%的基准关税。
可仅仅两天后,特朗普又发出威胁,称若谈判失败,将恢复更高关税税率。
特朗普这样出尔反尔早就见怪不怪,这种无厘头的打法,是特朗普惯用的伎俩。
面对这样的情况,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虽然明确表示,欧盟也想“给谈判一个机会”,但其也明确强调,如果欧盟和美国的谈判失败,欧盟对美的反制措施将立即生效。
毕竟谁也不知道特朗普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保持防卫才是最好的姿态。
不过,欧盟此前已通过针对美国“红州”农产品的25%关税计划,这个做法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精准打击了特朗普的老巢——共和党的票仓。
恐怕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选择区别对待欧盟的原因。
不光是欧盟受到了美国的区别对待,结合白宫官员透露的信息,美国现在还在跟越南、日本、韩国等国家私下谈判,想要通过分化来瓦解潜在的反美联盟。
如此看来,美国的这种“逐个击破”的手法,在欧盟起了效,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国家也会加入到这个阵营,而这场关税战,最后很可能只剩下中国会“奉陪到底”了。
战略摇摆的欧盟与对华合作试探欧盟长期以来在安全上依赖北约,而北约又是美国牵头的组织,所以欧盟在经济上被动依赖美国市场的现实不言而喻。
这样剖析开来,欧盟在这场对美的贸易战中根本很难采取强硬立场,比如欧盟之前曾提议与美国相互取消工业品关税,但是却遭到了特朗普断然拒绝。对于美国来说,他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欧盟无权置喙。
不过从反方面去分析,冯德莱恩的“90天暂停”声明,难道不也是为了为内部协调争取时间吗?欧盟和美国这两只狡猾的老狐狸,可以说是各怀鬼胎。
这一点,从欧盟向东寻求跟中国的合作就可见一斑。在美欧关系紧张之际,欧盟开始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启动了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重启贸易救济的对话,这不得不说是欧盟给自己留的“后手”。
一边和美国搞谈判为争取平等关税制造时间,另一方面又怕没有生意做,跑到中国寻求新的市场,这就是当下欧盟的矛盾性。
对于欧盟来说,一方面希望扩大中国市场准入,另一方面又担忧中国产业竞争力。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二元思维,注定其难以成为中国的稳定盟友。
并且欧盟内部对于跟中国合作还是跟美国合作,意见也不统一。各种分歧使得欧盟难以形成统一对美战略,更无法成为中国的可靠合作伙伴。
中国的应对之道:自立自强对于世界上另外两大经济体,美国和欧盟的对华态度,中国该如何应对?其实中国政府早就有了答案。
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这是中国人应对这场贸易战的最大底气,即便外贸不能给中国强有力的保障,中国靠拉动内需也可以过得很滋润。
2024年,中国内部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突破了50万亿元,已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这让中国靠自己打赢这场贸易战信心十足。
毕竟,特朗普的关税战不仅是贸易问题,更是综合国力的比拼,而这些都是中国的强项。
中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这些新兴技术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华为在5G领域的突破、比亚迪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崛起,证明中国有能力在高科技产业实现“进口替代”。
面对欧美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开展了“一带一路”策略,打开了新的贸易市场,扭转了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局面。
通过“一带一路”,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已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了彼此最大贸易伙伴。
面对中国的贸易策略调整,美国该怎么办?或许特朗普的“让步”与欧盟的“暂停”只是贸易战的短暂插曲,而非终局。
历史已经告诉中国人,依赖他国的妥协或联盟根本不可靠,中国只有坚持自立自强,以国内市场为根基、科技创新为动力、全球合作为延伸,才能真正打赢这场关税战。
在全球贸易体系重构的今天,中国不仅是在捍卫自身利益,更是在为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化未来而战。
正如商务部长王文涛所言:“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这场较量,最终将证明:中国唯有依靠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