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捷克国防部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宣布,已开始就向捷克武装部队供应两架巴西航空工业公司C-390中型军用运输机进行谈判。
大框已经谈妥,合同预计在明年签署。因此在欧洲国家当中,捷克将成为继葡萄牙(2019年签订了供应5架飞机的合同,第一架在去年10月交付)、匈牙利(2020 年签订了2架飞机的合同,将于今年和明年交付)、荷兰(2022 年签订了从 2026 年开始供应 5 架飞机的协议,但尚未签署确定的合同)和奥地利(正在谈判购买 5 架飞机)之后,第5个外国客户。
诸多的欧洲国家购买C-390,说明它的设计和制造标准达到了北约的技术要求,而它也被视为巴西工业能力的最高水平。
当然C-390也是国际合作的型号,上面有许多的子系统都是外国军工联合体提供的,比如说:发动机上IAE (美国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的V2500型涡扇发动机(最早由空客A320使用,最大推力31330磅,军民两用也降低了采购和维护成本),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重要航电系统、捷克也参与了包括:后机身段、机舱门、伞兵舱门、应急舱门、机舱盖、货桥、机翼固定前缘…等部件的制造。
总体来说C-390是很先进的中型运输机,大有替代美国C-130之势,据巴西方面预测未来10年可能会有600架该型机销售到世界各地,而中型运输机的好处就是“有点钱的国家”都能买得起,而像C-17这类战略运输机只有土豪国家才能买得起/养得起。
C-390也映射到我们国家的中型运输机的发展,因为大国空军的机型更要细分化和专业化,虽然说运-20战略运输机我军已经装备了至少50架,但下一代传说中的运-30中运一直没有下文。
实事求是的说,运-8/9是比较符合我军现在要求的中型运输机,也用它们的机身平台衍生出很多型号的“高新机”,比如说:空警-500…。
但这型1950年代中后期研制的运输机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到了21世纪就有很多克服不了的问题,首先它是四发涡桨发动机,虽然有省油的优点,但是四发机在后勤维护方面要比同等推力的双发机工作量多了一倍,而且四发涡桨运输机的飞行速度也慢于双方涡扇运输机,就拿运-9和C-390比较,前者巡航速度550公里/小时,后者是870公里/小时,最大运载量运-9是20吨、C-390是23吨,虽然说运载量在伯仲之间,但是速度有较大差距,而空运的目的就是“兵贵神速”,中运半径1500公里的距离内,若是差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可能仗都打完了!
另外,很多时候战略运输机和战役/战术运输机是一起执行任务的,比如说:我们往塞尔维亚运送红旗-22防空导弹、参加俄罗斯举办的军演…都是运-20和运-9一同参加,问题是两型飞机飞行速度不一样,运-20要迁就运-9,和平时期没问题,打仗时候运输机这样笨重的飞机在战区空中多停留一分钟危险就增大很多!
运-9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它水平尾翼和主翼在同一个高度,这在空投物资时尾舱门再打开就会形成较强烈气流涡漩和扰流,对运输机的控制很不利,甚至会导致物资离舱门的一刹那撞到了水平尾翼上(所以运-9机尾水平翼端安装了两个垂直小翼,用于低空飞行平衡、切割和缓冲涡漩)!而从设计上来说军用运输机尾门会降低机尾结构强度的,再有水平尾翼,强度将进一步降低…而最新一代运输机机都将水平尾翼移到垂直尾翼上面,也就是所说的“T形”水平尾翼,这样就提高了飞行安全和操控性。
所以,从未来我军作战要求还是需要新一代中型运输机的,问题是设计一型中运的费用可太高了,费用和用时不亚于一型战斗机,就连美国到现在也是C-130“大力神”凑合着使用,也未见发展涡扇型中运,也许某一天会买C-390,毕竟诸多的美国航空公司深度参与其中…而这个问题具体到了我们也是一样的,如果是求其次,用战略运输机的技术衍生出一型中型运输机,降低研制费用和设计工作量,并且是技术由高到低的过程。
利用运-20衍生出中型运输机也就是将四台发动机减为两台(涡扇-20),机身体积要适当降低,能空运90人作战半径达到1500公里就够用了,这在技术上虽然说也不是轻而易举,但至少比完全是新设计,还要有新型涡桨发动机的型号简单一些。
即便是发展中型加油机或者其他特种飞机,双发涡扇运输机也是很好的平台。
总之,双涡扇发动机是未来中型运输机发展趋势,既简化了后勤保障又有较高的飞行速度,更符合战役/战术空运的要求。
物尽其用而已,涡桨发动机省油低速性能好,留空时间长,涡扇发动机推力大速度块
你买人家就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