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要向刘邦学习创业,但是究竟要学什么呢?懂得变通、善于调整

采蓝说历史 2024-09-16 05:02:36

如果从创业角度去理解,刘邦的一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部优秀的成功教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就跟参禅、悟道、品茗、喝酒一样,面对同样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品出来、悟出来的东西其实是不一样的。而这些被个人提炼出来的东西,往往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学习和解读刘邦,有些人就只能看到刘邦年近五十还无所事事、一身痞气,所以自我安慰地总结,一个人的基础差、层次低都不是问题,耍流氓、混社会也能有出息。而有些人则能看到刘邦饱经现实挫败却始终能保持自命不凡的信心和激情,从而得出人生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人生感悟。是不是高下立判?

当然,上述只是很随意地截取一些片面的个例,对于刘邦身上相对比较系统的值得学习的地方依然无法清晰明了。为了防止一些涉世未深的朋友误入歧途,把刘邦的创业成功和所谓的“脸皮厚、不拘小节、善于坑蒙拐骗”等错误价值观狭隘地混为一谈,老易今天就以刘邦为例,具体聊一聊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创办一番大事业的人,千万别去喝那些“英雄不问出处”的毒鸡汤,事实上创业的成败跟自身的基础条件息息相关。

刘邦其实并不是啥也没有的白身,人家是士族出身,能力、见识、基础都算得上是当时的社会精英或者小资阶级。人家几十年游手好闲有没有因此日子过不下去了?反过来,如果我们现在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几十年如一日地吊儿郎当,结果是什么?是这个人基本上废了!

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其实都是在无形之中被人带偏了。比如那个著名的段子就是这么说的,一个放牛的遇到一个砍柴的,为了让这个砍柴陪自己度过放牛的无聊时间,便跟砍柴的说,砍什么柴咯,你砍我放牛就根本不管它,咱们主打就是一个到点下班,你陪我搁这聊天,天黑了咱们一起打卡下班。结果,砍柴的被忽悠了,陪放牛的鬼扯了一下午。最后人家放牛的把牛喂得饱饱的,而砍柴的两手空空。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从刘邦身上去学什么“不跟生活妥协,不是自己想要干的事就坚决不干,不是自己想过的生活就坚决不过”,人家刘邦是有一定的经济托底能力的。我们正确的生活观应该是踏踏实实地活好当下比什么都强,别一天到晚没有游手好闲的命却又摆脱不了游手好闲的病。

其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之中,能否精准地结交到正确的人,这是自己能达到的人生高度一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大家别看刘邦这个人在沛县就一直跟个小混混一样到处晃悠着,但这个人其实身上有着极其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他走到哪里都能成为焦点人物,都招人喜欢。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移动IP,自带流量。

而且大家可以看到,刘邦在沛县期间结识的人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等这都是有一技之长或者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这种人在那个时代被称为“士”,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

所以大家千万别觉得刘邦是带领一帮泥腿子建立一个王朝的,中国历史几千年,纯粹依靠农民阶级革命成功的案例至今尚未出现。

对比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白手起家创业上去,如果我们孤身一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业,就一定要提前学会经营自己的朋友圈。绝对不能认为多认识几个狐朋狗友就能帮助自己成就大业,你的创业班底如何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问题,策划、经营、产品、市场、财务等各个专业的人才你都得提前物色和笼络,切不可认为随便认识几个人坐在一起畅想未来、吹响口号便能进军创业潮流。

然后,众所周知,创业之路注定是寂寞难耐的,因为你不知道适合自己的创业时机什么时候会到,在此之前,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和坚持。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把激情和信心保留到最后的。

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是刘邦长时间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我们可能会忽略刘邦身上有一种最为宝贵的韧劲,那就是不管生活如何苟且、世人目光如何轻慢,他能做得始终不改初心、不被别人的眼光和声音所影响和改变。

在中国社会之中,被贴标签是人之常情。如果一个人在年近50的时候,还没混成个名堂来,也还没有好好融入现实和生活,这样的人平时受到的鄙视和偏见是可想而知的。周围人的指指点点很多时候是可以轻易摧毁一个人的心志的。

刘邦的父亲就明确地曾怒其不争过,刘邦的大嫂也曾公开地嫌弃其一事无成过,包括被他经常蹭酒喝的寡妇最开始也是看不起他这种社会边角料的,还有沛县那些怀有朴素情感的沛县父老乡亲也曾觉得刘邦整天无所事事是恬不知耻的啃老族……刘邦生活在这种不被理解和认同的环境中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旷日持久的几十年,没人相信他曾经没有动摇过、忏悔过、反思过,但凡他稍微脆弱一点,早就不知道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彻底崩溃了。

很多创业成功的人被问及是怎么取得成功的,很多都会说自己是慢慢熬出来的。这话虽不一定全对,但有一大部分确实如此。你得学会独自舔舐伤口,然后才能迎接稍纵即逝的破茧成蝶。别怀疑社会的底层逻辑,在一个没有人铺路的创业之旅中,大多数创客一开始都是无人问津的。那种冷清、孤独、绝望,是需要你自己去深夜渡劫的。当更多的人在自我否定、自我动摇之中淘汰了自己,剩下的人才能去瓜分那宝贵的一丁点机遇。

在创业的等待和准备工作之中,时机和资本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必须要齐备,不具备这两个有利条件,贸然创业纯属瞎胡闹。

刘邦为何要等到年仅50才开始创业,因为他必须要等到那个时候才有机会呀!如果秦末不是天下大乱,如果陈胜吴广不是率先给他打了样板,再借刘邦几个胆子,估计他也不敢起兵反秦。

真正的创业高手是懂得如何顺势而为的,抓住时势机遇,比自己的盲目努力其实要重要得多。这也就是人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道理所在。

还有,刘邦的创业为何必须也必然要发生在迎娶吕雉之后呢?因为吕雉和吕家其实就是刘邦创业的钱袋子,没有吕氏家族的资金支持,刘邦连启动资金都没有。创业的想法可能会因为一时冲动而产生,但一旦你正式开始铺摊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哪哪都得用钱,没钱寸步难行。团队要吃喝拉撒吧?场地费用必须得先垫进去吧?咨询费、差旅费、装备费用等等无一不是要随时保证的。

创业初期,保证资金链不断裂是重中之重,因为一旦你的资金链断裂了,你就立马得面临散摊子、夭折的风险。不要抬杠说可以贷款、可以融资,你临时抱佛脚去做这些事情,根本就来不及。

小结一下,上述大致说了一个创业者必须在自身基础、心气意志、人脉关系、机会资本等各个方面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其实要求还是蛮高的,供那些一心想创业的朋友们参考参考。

紧接着,我们要说一说刘邦在具体创业过程中做得比较好的几点:

第一点,刘邦这个人是比较善于设计路线的。刘邦在芒砀山发动起义,大家真的觉得就是简单的被逼进了死胡同了吗?其实按照秦律,失期当斩不是绝对的,如果是作战任务,失期自然是要问斩的,但像刘邦这种押送劳役,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根本就是罪不致死。那么,刘邦为什么会搞得大家都必死无疑,然后是他扛下所有给大家一条生路呢?这其实是利用了大家根深蒂固的恐秦心理,用莫大的再生之恩去感化或者绑架大家。要知道,中国的老百姓要走向造反之路,归根到底就只有两个原因:真活不下去了和愿意以生死相托。从这一点来看,刘邦是非常清楚该如何拉人上船的。

第二点,刘邦这个人是比较善于给自己造势的。刘邦从小到大身上就有很多神乎其神的传闻,虽然这些传闻不一定是他自己传出去的,但也不排除他暗中刻意在神化自己的可能。尤其是醉酒斩白蛇那一幕,以及后来藏身于芒砀山因为头顶有七彩云雾而每次都能被吕雉精准定位。这些运作手法其实就是跟当今打造人设和IP是一个意思。因为在当时,科学观念尚未普及、也未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就吃这一套,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所以更多相信老天的选择,他们会觉得有神话光环的人值得信任。后来刘邦走出芒砀山反攻丰沛两县时均得到城中百姓的积极响应,其中不乏这个因素的影响。

第三点,刘邦这个人是比较善于寻找冠军拼图的。刘邦最终定鼎天下,除了其丰沛集团的原始班底外,张良、韩信、郦食其、陈平、彭越、英布等冠军拼图都是他自己想办法争取过来的。别看刘邦这个人油腔滑调的,但是他识货且善于在人性上因势利导。他跟张良能愉快地探讨《太公兵法》、对韩信能放开手脚狂赌一把、对郦食其能毫无违和感地玩桀骜不驯、对陈平能欲擒故纵地收其心、对彭越能用情绪价值和利益前景进行绑架、对英布能踩其痛点地策反收降……用今天的话来说,刘邦这个人没有啥原则不原则、规矩不规矩,对自己有用的人和事,他都能想尽一切办法去促成。这使得他在创业的筚路蓝缕中没有太多的道德负累,也就少了很多框架限制。

第四点,刘邦这个人是比较善于抓主要矛盾的。有很多人都说,刘邦这个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不要脸面,不像项羽那样死要面子活受罪,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刘邦的创业之初,雍齿感觉刘邦的前景不乐观,便背叛了刘邦,刘邦为何会对雍齿进行不休不止的报复打击?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他刘邦不是不要面子,也不是死要面子,而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脸面是必须不能丢的。刚刚创业就被骨干成员背叛,这个场子要是找不回来,他在整个行业就永远立不住旗号,必须把嚣张的雍齿不惜一切代价打下去,他刘邦才能镇得住其他人。但如果说刘邦死要面子,他在与项羽对抗的过程中,不要脸的事情可没少干,为啥呢?因为项羽是无敌的存在,在他面前夹起尾巴不丢人,别人也不会因此小看他。这就是刘邦特别理智清醒的辩证思想。

第五点,刘邦这个人是比较善于随机应变的。刘邦这个人身上最大的优点就是活得比较豁达、不拧巴,遇到什么事情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错误状态。刚刚起事的刘邦其实是各种丢人现眼的,军事上相当乏力,军事思想也相当不成熟,政治上也大抵如此。但是他听劝,能立刻对自己进行纠错。他人生第一次打赢攻城战,拿下颍川时,相当气急败坏地进行了屠城报复;他因为军事乏力,一度看见大城市就想绕过去,但马上能接受建议去攻取坚城陈留;他率先进入咸阳后,立马沦陷在富贵温柔乡里,但终究还是醒悟过来了,封存库印、约法三章;他被发配汉中,曾一度丧失斗志,但是没过多久就能激情满满地卷土重来;他早就对挟兵自重的韩信心存芥蒂了,但是在张良的暗示和提醒下,立马转化为恨铁不成钢的关爱……这个人特别善于调整自己,所以不会钻入死胡同里出不来。

第六点,刘邦这个人是比较善于利用人性的。刘邦其实最开始是各路反秦诸侯的关系都很一般,但是这位同志还定三秦后,把能消灭的诸侯王各个击破了,然后把无力消灭的诸侯王以各种方式都争取到了自己的阵营中来了。比如他争取彭越就是利用了彭越对项羽分封天下的结果极度的不满心理、比如他策反英布就是利用英布在项羽集团上班摸鱼而害怕被项羽追责的恐惧心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刘邦这个人就是典型的“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如果他需要用到某一个人,他会想尽办法从人性的贪婪、恐惧、愤怒、怨恨等各个方面入手,让这个人脱离对方、为己所用。

第七点,刘邦这个人是比较善于顶风逆战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刘邦的逆商是真的高。刘邦的创业过程,在项羽死前,不知道多少次被项羽弄得狼狈不堪,他也曾一度怀疑人生,但是久而久之反而被激发出了强烈得血性。彭城之战后,再度被打成光杆司令的他一反常态,没有像之前一样垂头丧气,而是在荥阳稳住阵脚后,立即从关中调集资源要跟项羽死磕。被项羽打得不敢冒头之后,也不像以前那样妄自菲薄,而是能笑兮兮地对项羽进行心理攻击。你不是巴不得我死吗?我就是活得逍遥快活,你又能把我怎么样?气死你!

第八点,刘邦这个人在用人方面是比较收放自如的。其实创业、搞管理是一门难度系数非常高的技术活,因为领导者面临的一盘错综复杂的全局棋面,各种类型的事务和人员,稍微不小心就会造成错位匹配,用错人、做错事。随便举个例子,像韩信、陈平、彭越、英布这些刘邦创业的冠军拼图其实都是具有双重属性的,他们并不是像丰沛集团的老兄弟一样死忠于刘邦的,但凡刘邦有啥对不住他们的地方,他们是很容易翻脸的。比如韩信在齐地就动了自立心思。但是刘邦一直把这帮虎狼之辈团结得很好。直到天下一统后,刘邦又因忌惮这些诸侯王的威胁,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方式把韩信、彭越、英布等诸侯王都铲除了。刘邦在受益和风险之间一直都是拎得相当清楚的。

综上所述,其实像刘邦这种创业成功是一种体系建设的成功,它包含的内容实在太多、牵涉的因素也过于复杂,资本、团队、纲领、思想、运营、市场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齐头并进,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打打杀杀就可以取得成功的。

习惯性地把一些大成就的取得归因于个人的努力和能力,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肤浅和短视。小成绩可以靠努力去争取,但是大成就则需要时运的支撑。像刘邦这样的人,脱离了那个特殊的时代,脱离了那么多贵人相助,脱离了命运之神的各种神助攻,他其实是很难问鼎天下的。

我们当下很多年轻人受时代风气的影响都热衷于创业,说句实在话,老易并不鼓励大家去盲目创业,最后还是先就业再创业。因为成功的本质其实是无数次试错之后踩中了正确点的对赌行为,成功者需要拥有极大的容错空间,能承受极大的试错成本,才有可能在创业路上坚持下去。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除非家里有矿,否则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当然,有些天选之子例外,他们能极其幸运地第一次就押中赌注,这是没办法找人说理的。

很多创业的人喜欢把刘邦视为榜样、引为模板,这些其实都没啥错的,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学刘邦一定不能生搬硬套,因为前面也说了,刘邦是不可复制的样本,他的一生有很多不可重现的机会因素和运气成分在里面,照搬他的一切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现在的年轻人要是学早期的刘邦高不成低不就,那大概率会把自己的人生练废。

历史是动态的,生活、社会也是如此,其实刘邦也是如此。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世界从来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运转逻辑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咱学啥都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学会结合周围时势和自身条件去对症下药。咱们学刘邦,其实说来说去不就是要学他的灵活变通、因势利导吗?刘邦如果是一个拧巴的人,项羽当皇帝的时候,估计他都得坟头长草了,还能轮到他当皇帝吗?他属于典型的看得开,这样不行,咱也不纠结,咱就换一种方式再试试;那样也不行,咱也不气馁,咱就再找其他资源来补坑……

终于到了敲黑板的时候了,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成功的本质逻辑是:做好准备、抓住机会、组织资源、不断尝试、确定思想、构建框架、修补漏洞……最后在不断试错、不断调整的过程中逐渐神功大成。

1 阅读:3

采蓝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