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又一次站在聚光灯下。
昨晚在北京举行的小米SU7发布会,雷军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汽车的性能配置,更重要的是揭开了小米SU7价格的神秘面纱:21.59万起。
随着价格公开,小米汽车的舆论被引爆,热搜不停轮换的同时,也又一次把雷军本人推到了舞台中央。
曾经那个“口出狂言”声称最后一次创业、愿意为小米汽车而战的雷军,似乎真的做到了。
网友感慨:“作为车圈新玩家,雷军居然一下就跟上了大部队,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其实,早在去年八月,雷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一次演讲中就给出了部分答案。
在这场演讲之中,雷军始终保持情绪饱满,极具感染力,更是输出了不少金句——
“只有认知的突破,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
“99%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找个懂的人问问。”
一时之间,从社畜到老板,从学生到老师,都在转发这一演讲内容。
除此之外,他从自己54年的人生之中摘出几个片段,就让大家直呼“学霸”、“卷王”、“天选之人”。
但对于雷军来说,这一路走来,“彪悍”和“卷”是常态,他攀上过顶峰,也行走过低谷,却仿佛始终在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卷王雷军,开始造梦
雷军从小就是学霸中的学霸,1987年湖北省高考总分710分,雷军拿到近700分。
凭借着这出色的成绩,他进入武汉大学学习计算机。
很多人都以为雷军的成功是偶然的,但纵观他大学的几段经历,我们会发现他的成功早就埋好了伏笔。
偶然间,雷军看了一本书《硅谷之火》,书里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人在硅谷掀起一场计算机技术革命的故事,让雷军久久不能平静。
他在武大的操场上走了一圈又一圈,随着他的一次次迈步,一个宏大的理想逐渐成型——“我要创立一家伟大的公司”。
命运的齿轮,从这一刻开始转动。
但当时雷军只是一个大一新生,刚从小县城来到大城市,距离这个梦想实在太过遥远。
雷军决定,先把书读好。
但他“把书读好”的标准显然和别人不同,他定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两年修完所有学分。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上两倍的课,写两倍的作业,过两倍的考试,其中许多课程纯靠自学。
修两倍学分,上课时间必然会冲突,雷军需要应付点名。
为了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让老师知道自己没有偷懒,他上课坐在第一排,老师提问时第一个举手,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力求给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
克服重重困难,顺利修完学分后,他又确定了一个更宏大的目标——成为优秀的程序员。
30多年前,即使在武汉大学,电脑也是稀缺资源。
学生们需要凭票上机操作,每个人一周只有两张,每张2小时。
为了有效利用上机时间,他就在纸上把代码提前写好,到了机房直接输入,为了提高输入速度,他还用打印纸把键盘拓印下来,铺在桌子上偷偷练打字。
此外,他一有时间就蹲在机房门口等着“捡漏”。
努力终究换来回报,他上的第一门编程课是《Pascal 语言程序设计》,等他上大二的时候, 他做的Pascal 作业被老师编入了新版教材。
直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他大二写的程序仍旧有许多人在讨论。
接下来,雷军向第三个目标开始发起冲击——他要在一级学报上发篇论文。
这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雷军做到了。
彼时,国内刚刚经历了第一次计算机病毒大爆发,雷军刚好写过一款杀毒软件。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周围人的帮助和鼓励下,雷军把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向权威的学术期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投稿。
过了半年,雷军收到了论文被录用的回复信,两年后,论文正式发表。
完成这三个目标,为雷军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越过一座旁人看来不可逾越的高山,雷军就离那个模糊又清晰的终极目标更近一步。
山峰与低谷
作为优秀的程序员,雷军的第一桶金,就是靠写代码赚来的。
那时,雷军有一个学长叫王全国,在网络设备公司上班,雷军就过去“蹭”电脑,在演示机上写程序,有客户来就帮忙接待。
很快,王全国和雷军彼此认可,决定联手写一个加密软件,理由是写加密软件难度很大,他们想做有挑战的事。
每天公司下班后,他们关上卷帘门,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经常写到凌晨3、4点,早上九点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开门做生意。
就这样,两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15天,人都瘦了一两圈,做出了一款叫BITLOK的加密软件。
在那个月薪普遍一两百的年代,他们打造的这款软件卖到2000块,经过持续升级卖了六七年时间,赚了不少钱。
但雷军虽然是个优秀的程序员,但创业这条路,并不是有技术就能走得一帆风顺。
雷军和几个朋友合伙成立了“三色”公司,因为大家都是朋友,不好意思谈股份,最后每个人占股25%,遇事商量着来。
但因为没有人牵头并执行,也没有弄清楚主要的业务范围,只是稀里糊涂地向前冲,赚钱越来越难,公司一度发不出工资,大家连饭都吃不上了,只能靠某位成员跟食堂师傅打麻将,赢一点饭菜券来艰难度日。
很快,公司彻底关门清算,雷军的第一次创业,就此宣告失败。
1992年1月,有着“中国第一程序员”之称的求伯君,向雷军伸出了橄榄枝,邀请雷军加入金山,雷军很爽快地答应了。
加盟金山后,雷军成为了北京金山软件开发部的实际负责人,他和他的团队,努力为WPS进行升级和更新。
他坚信WPS可以成为完美无缺的软件,在他精益求精的领导下,WPS批发价高达2200元,但金山每年可以卖出三万套,达成6600多万元的营业额,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但彼时志得意满的雷军并不知道,前面等待他的将是深渊。
早在1992年,雷军就判断未来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时代,基于DOS系统的WPS将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汉字处理软件盘古的开发上。
这套软件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电子词典、名片管理等一系列功能,是超越时代的产物,为了研发它,雷军和团队没日没夜地干了三年,花费了200多万的巨资。
雷军本人更是长期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把“盘古”当成自己的儿子来“哺育”。
但是,因为更换了系统,金山之前在文字处理方面的优势荡然无存,加上外部微软和盗版商的“围剿”,正式发布后,盘古组件连预期销量的十分之一都没达到。
金山的家底都赔光了,最惨的时候账上只剩下十几万,公司人数也从二百多人下降到不到二十人。
从志得意满到跌入谷底,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沮丧自责的雷军,提交了辞职报告。
但雷军并不是一个会被失败打垮的人。
在求伯君的鼓励下,短暂修整后的雷军,重回金山。
他承认盘古的开发脱离了群众,把自己当成普通的销售员,每天站在店面里和来来往往的顾客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三个月说的话比前二十多年都多。
之后,雷军回到金山,不再只是埋头开发软件,而是拿出精力做市场,针对用户需求,开发出电脑入门、金山影霸、金山词霸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软件。
在雷军的带领下,金山起飞了。
2006年wps进入了日本、越南等市场,成为了微软在海外的唯一对手,金山词霸有数千万个客户,金山毒霸在全球软件市场占据近40亿美元的份额。
2007年,金山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面对消费者,还能上市的通用软件公司,上市第一天,股价涨幅近40%。
从 22 岁干到了 38 岁,雷军参与金山的全部创业过程,他曾经说:“金山就是我的全部青春。”
“IT劳模”是雷军的标签,几乎每件事都亲力亲为,长期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他在金山经常工作到半夜,趁坐电梯时闭目养神。
但金山上市两个多月后,金山公司宣布雷军辞去CEO职位。
雷军在金山任职的最后一天,在中层沟通会上,雷军向员工们连续鞠躬三次,说:“我终于把债还完。”
成为雷布斯,再成为雷军
雷军一直相信天道酬勤,人定胜天。
但在金山时期,雷军的江湖地位并不高,只是大家口中的“互联网职业经理人”。
后来,雷军曾经表示,离开金山后十分失落:
“没有一家媒体想要采访我,没有一个行业会议邀请我参加,我有的是时间,没人记得我。”
但或许雷军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
离开金山之前,他在《波士堂》的节目中放出豪言:“等你们《波士堂》不再管我叫金山的老板,而是直接叫我雷军的时候,我再来告诉你们(未来的规划)。”
青年时期的那个梦想,“做一家伟大的公司”,始终推着他往前走。
离开金山之后,雷军化身天使投资人,投资了近20家公司,市场估值200亿美元,其中不乏UC浏览器、凡客诚品这些明星公司,UC日后被马云收购,雷军的投资翻了1000多倍。
易凯资本董事长王冉曾感慨:“全中国都是雷军的试验田。”
在投资的过程中,雷军逐渐发现了未来的风向,和自己希望投入人生下半场的事业。
那时,雷军买了几十部iPhone,每天研究,积极和科技人士交流,思考未来的手机生态。
他感知到,移动互联网将成为载自己飞上天的大势,这或许也是自己等了几十年的机会。
2010年4月,在北京四环的银谷大厦里,雷军和几个伙伴一起喝了碗小米粥,便定下了公司的名字。
小米操作系统MIUI第一版产品最初只有100多个用户,但凭借着口碑和雷军的影响力,小米很快锁定了第一批“手机发烧友”。
2011年8月,798艺术中心,雷军身穿黑色T恤和深蓝色牛仔裤登场。
他现在的身份是小米科技CEO,给大家带来一款“顶级智能手机”。
雷军演示完毕后,台下有位观众毫不遮掩自己的崇拜,高喊他给雷军起的新称号“雷布斯”,寓意他是下一个乔布斯。
但这显然不是雷军想要的。
雷军曾经登上著名科技杂志《连线》杂志的封面,那一期的杂志副标题是“不要叫我中国的乔布斯”。
雷军说:“小米最终会让人们明白,中国不再只有廉价制造业和‘山寨’货。”
回溯小米这些年的高光时刻,我们就会发现雷军所言非虚。
2013年,小米公司荣获《财富》杂志2013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2014年,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位置。
2018年,小米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2020年,小米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
2021年,小米已拿下欧洲高端市场。
小米的蓬勃生长背后,雷军仍旧延续了“中关村劳模”的风格——关注细节,追求完美,同时很“卷”。
雷军曾经在节目中回顾创业的艰辛:“三分钟吃一顿饭,一天开十一个会。”
对雷军来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周工作六到七天仍旧是常态。
带领小米手机打破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之后,舍得“折腾”的雷军又为小米汽车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虽然已经54岁,但仍旧步履不停。
如同雷军在演讲中分享的金句——“人因梦想而伟大,又因坚持梦想而成长。”
在武大校园,他在心中点燃的那把“硅谷之火”,终于在小米科技园里熊熊燃烧。
部分参考资料:
1. 雷军2023年度演讲2. 雷军2022年度演讲3. 《雷军豹变》 人物4. 《雷军,最后一次》 盐财经5. 《劳模雷军卷疯了》 市界6. 《雷军:一切始于YellowRose》 新浪财经7. 《雷军:不在盐碱地种草,要去风口放风筝》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