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帝王问卜的故事,反映了帝王们对自己和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在清朝时期,就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关于顺治皇帝和一位高僧的对话,这个对话不仅展示了顺治皇帝的心境和困惑,也预言了大清王朝的兴衰和终结。
顺治皇帝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第一位入关的皇帝。
然而,他的一生并不幸福,当时由于他年幼,于是清朝就由多尔衮摄政。
爱妃董鄂氏去世后,他更是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迷茫,对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感到困扰,渴望一种解脱,渴望自由。
在这样的心境下,顺治皇帝召见了一位高僧,名叫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希望能从他的教诲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答案。
顺治皇帝怀着对大清未来的不确定与担忧,向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提问:“大清,何时会落幕?”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缓缓地睁开眼,眼中的深邃仿佛包含了宇宙的秘密,他说了十四个字。
那这十四个字是什么呢?又有怎样的含义?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类的思想还很原始,对于自然界的许多奥秘,他们没有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只能凭借想象和感觉,去试图解释和理解。
所以,他们常常会把一些自然现象,如雷电、风雨、日月星辰等,看作是神明的显现和作用,认为这些神明掌管着天地万物的命运,对人类有着恩惠或惩罚。
他们就会用各种方式,去崇拜和祭祀这些神明,希望得到他们的保佑和赐福,或者避免他们的怒火和灾难。
这就是迷信的产生,也是神话的源头。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儒学的基础上,融合了阴阳、法家、道家等学说,创立了一套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主张天有道德和意志,人应顺从天命,天人相应,感应。

他的儒学思想得到了汉武帝的赞同和采纳,使儒学成为了汉朝的正统学术和政治理论。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汉朝的统治者把自己的政治行为和天意联系起来,认为自己是天子,受到天的授命和庇佑,同时也要承担天的责任和义务。
他们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视为天的意志的表现,都与政治沾上了关系。
比如,每个皇帝出生的时候,大都有一些祥瑞出现。
例如,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出生时的异象也是非常生动和神奇的,显示了他的非凡之命和天赋。
据《史记》记载,刘邦的母亲刘媪,在大泽边洗衣服,累了就在河边靠着石头休息,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与神交合。

这个时候,天空突然变得阴暗,雷声震耳,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担心,就去寻找刘媪,却见一条蛟龙盘旋在刘媪的身上。
刘太公惊恐不已,不敢靠近。不久,刘媪怀孕了,生下了刘邦。据说刘邦一出生,就有隆准和龙颜,左腿上还有七十二颗黑痣,是帝王之相。
再比如,出现灾难时,皇帝也会下“罪己诏”。
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罪己诏,就是汉朝的汉武帝颁布的轮台诏。
可见,古代皇帝们有多迷信。
皇帝的预测古代皇帝们大多在自己在位时,都会请一些能人异士预测一下自己的王朝能够存在多久。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顺治帝,时常觉得自己是靠祖荫才得了这么一个天下,他每日忧心忡忡,这个江山他能坐得长久吗?

顺治身边的太监便建议让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入宫,为顺治排忧解难。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最高活佛,他在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应清朝皇帝顺治的邀请,从外蒙古出发,前往北京觐见。
顺治皇帝自幼受到佛教的影响,对佛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敬仰,曾多次向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请教佛学要义,还想亲自拜他为师,但被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婉拒。
顺治皇帝对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十分敬重,赐给他“博克多格根”(圣光明者)的尊号,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和玉璽。
因此,问一问国运这样的事,顺治还是十分信任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进宫后,顺治帝立即将他迎进了内殿,问到:“大师,今日朕找你来,是想问你,大清的国运。”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听到后,闭上了眼睛,紧缩眉头,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他睁开了眼,随即看到满面焦急的顺治帝说道:“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位在幽州。”
顺治帝听说后十分高兴,十加九再加上一不就是整整20位皇帝吗?
但他可算理解错意思了。
这句预言说的是十个皇帝里,第九个皇帝被囚禁了,最后一个皇帝到了幽州。
说到此,大家也都知道什么意思了,第九个皇帝光绪被慈禧 太后囚禁在瀛台,而末帝溥仪却因为清朝灭亡,还想着复国,做了日本人的傀儡,在东北建立了伪满州国。
不管这个故事是否是真实的,但从入关后的顺治帝算起,十位皇帝的一生竟能用短短的一句话概括,是真的话,只能说明这个和尚确实是个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