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十七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04-01 05:11:33

第一章 东汉、魏、晋时期的书法批评

第一节 崔瑷《草书势》探微

崔瑷,字子玉,生于东汉年间,这位书法家不仅擅长篆书和隶书,更在草书上有着独到的造诣。他的草书作品在当时风靡一时,与另一位杰出的草书家杜度并驾齐驱,被后人尊称为“杜崔”。他的生平事迹在《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驷传附子崔瑷传》中有所记载。崔瑷不仅擅长书法,更精通辞章,与当时的儒学大师马融、张衡等人交情深厚。他的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最终官至济北相,成为东汉政坛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崔瑷的草书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成为后人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他的草书笔画流畅,结构紧凑,既有古朴典雅之美,又不失豪放奔放之韵。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仿佛在纸上跳跃着欢快的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崔瑷的草书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誉,也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除了书法艺术的成就外,崔瑷在文学上的造诣也颇为深厚。他的辞章精妙绝伦,既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他的文学作品与书法作品一样,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成为后人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对象。

崔瑷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学和仕途上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他的才华和品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成为后人研究和学习的典范。他的故事和成就,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更为我们展示了东汉时期文化艺术的辉煌与灿烂。

一、草书的地位及其形态美探究

《草书势》这篇文章对草书的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认可。文中提到:“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自颉皇以来,书写的兴起伴随着汉字的演变。草书作为汉字的一种书写形式,尽管在崔瑷的时代已经相当成熟,但它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主要作为辅助性的字体在民间流通,并未被广泛接纳于官方或高雅的场合。

崔瑷在文中对草书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草书相较于篆书和隶书,具有更加简便快捷的特点。这种书写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而且在实用功能与篆书所代表的“古式”相当。篆书作为圣人创造的一种书写形式,具有独特的“法象”,而草书同样蕴含着独特的“法象”。因此,崔瑷提出,草书应当享有与篆书同等的地位。这一观点在当时无疑具有超前性和胆识。

崔瑷在描述草书的形态美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他观察到草书的法象,每一笔都充满了韵律和仪态。尽管草书的字形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的规矩,但正是这种不规则的美,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崔瑷形容草书的笔画如同竦崎的山峰,忽左忽右,忽高忽低,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态感。他又将草书比作野兽的足迹和鸟儿的飞翔,充满了生动和活力。此外,他还将草书的笔画与连珠、腾蛇等自然景物进行类比,进一步突出了草书的形态美。

崔瑷对草书的地位及其形态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草书不仅是一种实用的书写方式,更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草书的形态美体现在其不规则、动态和生动的特点上,这使得它在众多书写形式中独树一帜。通过崔瑷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草书的独特魅力。

当我们远观草书作品时,它们仿佛是一座座巍峨的山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而当我们近看时,每一笔都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充满了细腻和精致。这种远近皆宜的观赏体验使得草书成为书法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传承草书这一独特的书写形式。它不仅是我们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欣赏草书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崔瑗从草书的舞动中洞察了自然界的神秘。草书的笔画,宛如狂野的猛兽在奔跑,又如受惊的野兔准备疾驰,抑或是展翅欲飞的鹫鸟。而有些字的构造则如珍珠串联,似断非断,丝丝缕缕,连绵不绝。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鸣蝉紧紧附着在枯枝上,而收笔之处,则犹如蝎子在遭遇天敌时,竖起它那致命的毒刺,充满张力与生命力。又如毒蛇潜入洞穴,只见其尾,不见其首,充满了神秘与未知。

从整个草书的篇章来看,它就像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高峰耸立,壁垒森严,仿佛悬崖即将崩塌,瀑布轰鸣而下,气势磅礴。然而,崔瑗深知,这些描述只是触及了草书形态美的冰山一角。

在人类创造的符号系统中,草书无疑是一种高度的抽象艺术。然而,中国古代的人们却能从这些抽象符号中捕捉到众多自然事物的姿态及其运动轨迹,这确实是一种复杂而又深刻的观照模式。而这种观照模式,正是中国书法能够成为一门独特艺术的关键所在。

我们知道,人类的造型艺术大多是具象的,如绘画、雕刻等,这些艺术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共鸣。当我们看到西方绘画时,即使不能完全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意蕴,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画中的人物、建筑或自然景物。然而,对于中国的草书,如果让西方人来看,他们可能只会看到线条和符号,而无法从中感受到自然事物的灵魂和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第一篇书法理论文献正是关于草书的,这足以说明草书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在大篆、小篆和隶书等文字形式逐渐成熟之后,草书作为一种新兴的书法形式,却成为书法美学研究的首选目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草书能够充分展示书写者的个性和自由。

《草书势》这篇文献已经揭示了其中的奥秘。草书在书写时不受“方不中矩,圆不副规”的限制,更能“放逸生奇”,展现出无穷的变化和创造力。相较于篆书等象形文字,草书在书写性上拥有更高的自由度。按照现代观念来看,篆书文字更像是一种图像性的表达,书写篆书能够激发人们的外模仿能力;而草书文字的点画则更有利于笔势的流动和变化,能够激发人们的内模仿冲动。此外,草书的字形如同绘画中的速写,它不仅能够生动地展现自然物象的形态,还具有变幻莫测的韵律和美感。

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中,它不仅是文字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体验。它通过抽象的符号和自由的书写方式,沟通了自然与心灵之间的桥梁,让人们在欣赏和创作草书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物象的生动和变幻莫测的美感。同时,草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之一。

当心情遇见恰当的节奏,如同水遇见月,立刻产生了共鸣。故而,草书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书法美学的启蒙者,更成为后世解读中国书法艺术魅力的典范。唐朝张怀瑾在其《书议》中,以及清朝刘熙载于《书概》里,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独到的见解,这些内容将在后文详细展开,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自从《草书势》横空出世后,后继的书势文献纷纷借鉴崔瑷的思路,对各种书体中所包含的形象美学进行了丰富而生动的诠释。(全文2704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3月27日星期三

0 阅读:0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