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金瓶梅词话》第90回之外号“李棍子”的李衙内

文一史二ywh 2025-01-30 22:57:17

《金瓶梅词话》第90回的回目是:来旺盗拐孙雪娥,雪娥官卖守备府。

因为在永福寺邂逅了春梅,耽搁了些时间,等到吴大舅领着吴月娘等一簇男女,离开永福寺,顺着大树长堤来到杏花村酒楼下边的一个高阜去处时,小厮玳安等人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众人便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坐下一起饮酒。居高临下,视线极佳,但见前面杏花楼下宝马香车不断,往来人烟喧杂,好一幅人间热闹的景象。这也是西门庆死后,吴月娘等人久违了的温馨快活的时刻。

此时,作者兰陵笑笑生的笔锋突然一转,插叙介绍起了本县新任知县的公子李衙内。此人名唤李拱璧,年约三十余岁,现为国子上舍(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风流博浪,懒习诗书,专好鹰犬走马,打毬蹴鞠,常在三瓦两巷中走,人送外号“李棍子”。

我们大多数国人大概是受到《水浒传》里高衙内的影响太深,小说里太尉高俅的那个混账干儿子——高衙内的反面形象也许塑造得过于成功,拜他所赐,以至我们后来,对凡是拥有“衙内”这个特殊身份的人,本能地不抱任何好感。

看到作者兰陵笑笑生对他的这番长篇大论的介绍,这个“李衙内”李棍子,我们读者的估计大概是,这个李衙内也好不到哪里去吧?究竟如何,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这一日,这李衙内同廊吏何不韦带着二三十条好汉,正在杏花楼前看绰号“山东夜叉”的教师爷李贵走马卖解,抡枪舞棒。一旁的吃瓜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叫好声不断。

看到热闹处,李衙内猛然抬头,看见一簇妇人在高阜处饮酒,内有一长挑身材妇人,格外引人注目,不觉心旌神摇,便有留恋之意。李衙内的视力一定很好吧,如果换了是我,不拿上一副8倍的望远镜,远处的人是男是女,我肯定是雌雄莫辨。

李衙内叫过手下答应的小张闲,让他前去打听那几个白衣女子是谁家女眷。小张闲撒脚如飞跑去,不多时便打听清楚,附在李衙内耳旁低言:如此这般,是县前西门庆家妻小。一个年老的姓吴,是她妗子。一个五短身材,是她大娘子吴月娘。那个长挑身材,有白麻子的,是第三个娘子,姓孟,名唤玉楼。如今都守寡在家。

小张闲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便把吴月娘她们的情况打探得清楚准确,固然说明这个小张闲办事得力,否则李衙内也不会单单叫他前去打探;另外也说明吴月娘她们——清河县前首富兼提刑所千户西门庆的遗孀,在当地的知名度还是非常高的。只是因为这个李衙内他们是初来乍到,所以对此才会对此没有什么耳闻。

只因为李衙内在人群中多看了孟玉楼一眼,就像王菲的那首经典歌曲《传奇》中所唱的那样: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便有了后来的一段李、孟的旷世姻缘。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