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饭走路这类小事,看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矛盾与纠结

五千年文史 2022-10-04 20:50:09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官至兵部尚书,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最大的成就是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非常不好理解。今天,我以“吃饭”这一简单事件,来阐述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本意,并进行简单评价。

首先要明白一点,王阳明的观点主要是针对朱熹等人的理论的。王阳明认为,朱熹的理学以“格物致知”为手段,太过于繁复,所以他要发明一种新的更简单的东西,替代理学。我们就举“知行合一”这个例子,朱熹认为“先知而后行”,他将知与行分开,要求先认真学习知识和理论,有了足够的把握再去实际运作。朱熹的说法很显然是不对的,早在春秋时期,《大学》就否认了这种说法:“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意思是说,没有哪个女人是先学习了养孩子后,再去嫁人的。知与行是分不开的。所以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然后王阳明举了个例子;

“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

意思是说,一种食物好不好吃,你必须吃了它才能确定,你不吃,永远都无法确定。在这里,好吃不好吃是“知”,吃到它是“行”,“知”与“行”是合一的,分不开的。王阳明还举了个走路的例子,他说路好不好走,你必须去走走看,你不走,永远也不知道好不好走,你一走,就知道了。这里,“路好不好走”是知,走一走是“行”,“知和行”也是合一的,分不开的。

王阳明接着又提出, 必须强调“行”,行比知重要,你不行,则不知,你不愿意行,就不算真正知。不得不说,王阳明的说法非常正确。他的理论可以指导我们注重“行”,做到“知行合一”,纠正那种空谈理论,不重实际行动的懒人行为,提高我们做事的成功率。

然而接下来,王阳明便矛盾了。他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 怕别人不明白,还解释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注意,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和“一念发动处就是行了”指的不是真的行动,而是意识,是说只要心里想到了某件事,就够了,不必行动。

王阳明又以吃东西打比方,他说:人必然是有了想吃的心思,然后才去吃东西的,这个想吃的心思,就是行动。同样地,在走路这件事上,人必然是有了走路的心思,才去走路的,这个走路的心思,就是行动。是不是很荒唐?我们可以循着他的思路举个例子:你在别人店子里吃早餐,没有付钱就走了,后来你记起来没给钱,按照我们正常人的做法,回去道个歉,把钱补上,这才圆满。可是按照王阳明的说法,当你回忆起你没有给钱,你不需要回去补,只需在心里道个歉就够了。这不是明显的假仁假义假道德吗?

为什么阳明心学变成了这样,原因在于,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是为了服务于另外一个主题:让人们克服“一念不善”。所谓克服“一念不善”,说白了,就是要求社会上每个人都做好人好事,不做坏人坏事。

王阳明的要求非常高,他认为,一个人,不仅不应该做坏事,而且不能有坏的念头,如果有坏的念头,就必须在那个坏的念头产生的时候就把它消灭掉。那么,怎么样才能消灭掉那个坏的念头呢?这就要用到他的“知行合一”这个理论武器了,因为在王阳明的理论里,有了坏的念头,就等于已经做了坏事了,已经做了坏事,就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以此来增加罪恶感,最终放弃那个坏的念头,做回一个好人。

看看,就是这么回事。这样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王阳明在劝人向善上真可谓煞费苦心了!可是人都是有脑子的,你有你的理论,他有他的理解,你的理论有破绽,就会有人往里钻。既然王阳明认为意识也是一种行动,那么很多人在行善上就会少行动,甚至不行动,用意识代替行动就够了。比如说一个不孝之子,常年累月不回家看望父母,他责问他,他可以说他天天都在想父母,想父母就相当于看望了父母。一个不给学生批改作业的老师,你责问他,他可以说他没有用手批改,而是用心在批改,所以没有下笔迹……

这便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矛盾与纠结处,我不想说它好不好,大家自己评判。

0 阅读:96

五千年文史

简介:只写有思想有内涵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