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国,他是力拔千钧的猛士;在战场,他也是赫赫有名的统帅。
若不是一场意外,他的人生也许会顺风顺水,成就锦绣般的人生。
然而,一次疯狂之举,最终让他的人生偏离了轨道,驶向了一条不归之路。
他就是春秋时期宋国著名悍将南宫长万。
“勇士”、“骁将”、“战俘”、“罪臣”、“国贼”,这些标签贯穿了南宫长万人生中的重大节点。
史海钩沉,以古鉴今,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怎样的缘由,造就这位春秋牛人的悲惨人生。
01、一次始料未及的败仗事情还要从齐鲁两国的“长勺之战”说起。
春秋时期,礼法已丧,纲纪败坏,诸侯国之间的征伐早已成为家常便饭,公子纠在和公子小白争夺齐国王位的斗争中失败后,支持公子纠的鲁国便与齐国结下了梁子。
齐鲁之战,齐国兵强马壮,气势汹汹,一开始让鲁庄公吃了大苦头。当齐国军队再次进犯时,也就是在著名的长勺之战时,庄公听从主动请缨的谋士曹刿之策,一鼓作气,报了“一箭之仇”。
齐桓公丢了面子,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经鲍叔牙的献策,齐桓公便派遣使者前去拉拢宋国一起参战。
自齐襄公起,齐宋两国便是同盟,两国约定同时攻击鲁国。
齐国以鲍叔牙为主将,宋国派遣的主帅就是南宫长万。
鲍叔牙上次在长勺碰了壁,心里早就憋着一股怒火,再兼南宫长万有触山举鼎之力,鲁国国内无人可与之匹敌,齐军位于东北,宋军位于东南,互为犄角,大有一鼓作气击穿鲁国之势。
公子偃在查看敌军的阵势后,提出了从宋军进行突破的观点。
宋国的军队本来就是齐国找来帮忙的,对鲁国也没有齐国那般的入骨之恨,再加上队伍比较散漫,没有统一的命令和整齐划一的步调,很快就被鲁国猛虎下山般的攻势冲垮了。
南宫长万双拳难敌四手,只得败退,逃至乘丘,又不甘心失败,转身冲入敌军,与鲁国力士颛孙厮杀在一处。
不得不说,南宫长万的能力也可称得上是超群绝伦了,两人的正面交锋,颛孙渐渐不能支撑了。这时,扭转局势的一幕出现了,只听“嗖”的一声,南宫长万应声大叫,原来是一支箭射中了右肩。
颛孙瞅准了南宫长万拔箭而无暇防范之际,一戟刺穿了南宫长万的左大腿。这下,这位宋国的骁勇之将再也没有了反抗的能力,跌下马来,鲁国军队一拥上前,将其活捉。
南宫长万算是颜面扫地了,由之前万人瞩目的国之肱股,一夜之间沦为了敌国阶下囚,角色的迅速转换,令他和宋国君民,甚至齐国都感到无法接受。
此时的他或许没有想到,他的悲惨世界才刚刚开始。
南宫长万恃勇而骄的性格让他付出了惨痛代价,不仅损兵折将,还要宋国向鲁国低头恳求,才放了他回去。
重回故土的南宫长万被打上了一个永远无法磨灭的耻辱印记——战俘。
更不幸的是,国君宋闵公对他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之前有多敬仰和依仗他,现在就有多嫌弃和轻蔑他。
公元前682年的一天,宋闵公与宫里的人一同到蒙泽游玩,为了满足大家的强烈渴求,宋闵公只好叫上南宫一同游玩,让他展示了自己的狩猎本事。
然而,看着大家为南宫出色的狩猎本事欢呼鼓掌,宋闵公的心里开始不是滋味了:你一个靠着卑躬屈膝求情换回来的阶下囚不知道夹起尾巴做人,反倒在我面前耀武扬威来了,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是不知道几斤几两啊。
于是,宋闵公提出要与南宫长万下棋,输了就要罚一大杯酒。很快,南宫长万被连罚五斗,在众人面前出了大丑。
宋闵公见诡计得逞,于是借机嘲讽他本来就是败军之将,又是别国的战俘,现在在大伙面前展现过于常人的本事,到了国家需要他彰显国威的时刻反倒上演了最丢人的一幕,不仅自己名声扫地,还连累宋国成为天下的笑柄。
显然,宋闵公此时已将南宫长万视为“扫把星”了,全然没有了乘丘战争前那爱才、敬才、惜才的情感流露。
南宫长万看着眼前这位主子的嘴脸,又想起之前两人一起争夺猎物时的恶语相向,赫然发觉自己在别人心中早已没有了任何的地位,形象也彻底跌入了谷底。
看着宋闵公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南宫长万终于忍不住了,为自己早已破碎的心灵和不公的礼遇抗争到底。
他要抬起头来,重新做一个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男子汉!
就在一瞬间,一个恐怖的念头在他的头脑中萌生,并迅速发酵,终于,他出手了,说时迟,那时快,南宫长万做出了这一生中最疯狂,也是震惊宋国朝野的举动——弑君灭臣!
关于南宫长万杀害宋闵公,其中的一种说法是南宫长万忽然抡起棋盘一挥,便将宋闵公的头砸碎了,宋闵公瘫倒在地身亡。
南宫长万为了给自己争取逃生的机会,一不做,二不休,又将闻讯赶来的仇牧和华督杀死。
此时的南宫长万,知道已经铸下大错,决定将错就错,一不做二不休,掌控宋国!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南宫长万已无法回头,他若还想在宋国立足,那就必须扶持一个听命于自己的君主。
于是,他拥立公子游为君,驱逐宋国的旧臣,还为了防止宋国宗室的反扑而谋划除掉公子御说。
可对手也不示弱,萧邑大夫萧叔大心联合戴、武、宣、穆、庄五位宋国君主的族人借调曹国的军队,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很快就击败了打算消灭公子御说的南宫牛、猛获率领的军队,并杀掉了公子游。
这下子公子御说占得先机,化被动为主动,他采纳戴叔皮的献策,对外假称南宫牛军队得胜,让南宫长万放下戒心,等他前来,一举剪除。
南宫长万很快就知道了真实的消息,见自己扶持的公子游业已被杀,想着宋国肯定是待不下去了,孝顺的他扶母登车,破城门而奔陈国。
虽说躲过了一时之劫难,但南宫长万此时已成为乱臣贼子,成功剿乱的公子御说怎么会放过他?
南宫长万之所以逃到陈国,是因为陈宋之间没有多少外交,自己的本事正好也可为陈国君主所用。
要想让陈国交出南宫长万便要投其所好,于是,在公子眱的提议下,宋国使者重金赂陈。
在重金的诱惑以及对陈宋两国曾经从属地位的考量下,捕获南宫长万的大网悄然撒下,陈宣公先是指派公子结假装表明自己的诚意,以此来稳住南宫,又用酒色麻痹南宫长万的神经,趁其醺醺醉倒之际,囚其老母,让力士们用犀牛皮将其包裹起来,又以牛筋束之。
南宫长万纵有一身蛮力,也难以挣脱。很快被送到宋国,被处死。
可以说,南宫长万从迈出那失去理智的一步开始,便已插翅难逃,终究要为自己当初的不计后果和一错再错付出代价,逃不过惨痛的悲剧命运。
“勇士”、“骁将”、“战俘”、“罪臣”、“国贼”,这些标签贯穿了南宫长万人生中的重大节点,而在这一系列身份的转变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逐渐扭曲,变得阴暗恐怖的心理状态。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由又是什么呢?
我们大多数人会更多的责怪于宋闵公,正是因为他一手造成了水火不容的君臣关系,最终君臣分崩离析,离心离德,为自己招致了杀身之祸,也为国家带来了动乱。
确实,南宫长万也知道因为自己治军不严让敌军找到了突破,他突然转过头来的奋勇一搏,说明了他想要弥补过失的态度,为自己和军队载誉而归。
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若非对鲁庄公射来的暗箭未加提防,自己怎么会沦为别人案板之上的鱼肉呢?
他也知道因为自己治军不严让敌军找到了突破口,但不能因为一次败仗就否定一个人的能力,在整件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宋闵公得理不饶人,借机羞辱的行为,是让君臣矛盾愈演愈烈,最终激化的导火索。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大将一旦失去了施展拳脚的机会,在君主那里失去了可用的价值,对于他来说,就是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看似玩笑的话语,鄙夷的态度早已显露无疑,宋闵公的态度和做法,让本就恃才骄纵的南宫长万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南宫长万,这样一个还没有泯灭血性的男儿,为了自己和家人不再委曲求全的度过余生,头脑一热,剑走偏锋也许是在他的认知里最痛快的了结方式了。
君臣内斗的惨剧,表面上看是宋闵公一手酿成的,但南宫长万自身是否也存在问题呢?笔者认为也是存在的,他身上敢于为国拼命血战到底,以及敢于反抗的精神固然可敬,但军队的战争归根结底是群体的较量,个人的威风面对一支军队还是十分渺小,乘丘之败便是其恃勇而骄,态度不端的有力证明。
同时,由宋国军队散漫无纪的表现,也可看出南宫长万是一个做事随便,容易自满自负的人,他对待战争的态度,基本已经决定了局势的走向。
面对宋闵公的咄咄逼人,他敢于反抗压迫,为自己而活的举动,确实看到他身上的铮铮铁骨,但更显示出他遇事不冷静,做事易走极端的偏执型人格。
他头脑简单,事情早已败露,却还仍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做着困兽之斗,他的人格漏洞也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结局,战争和嘲讽让他的缺陷无限放大,最终达到难以挽回的境地。
所以,于个人而言,是宋闵公和南宫长万骨子里的性格缺陷,导致了两人的悲剧命运,当宋闵公的嫉恨和南宫长万的怨愤在一次次猛烈的碰撞中擦出火花时,当宋闵公的恶语犹如锥骨之刺深深植入南宫长万的心底时,当势同水火的两人针锋相对时,一场对两人毁灭性的打击便无法避免。
在那个群雄纷争的年代,除了国与国之间的土地争夺,国家内部君臣由于各种原因的明争暗斗也是时有发生。
对于宋闵公和南宫长万这对君臣之间来说,宋闵公要的是在臣子面前挣回君威,在诸侯国面前重振国威。
而南宫长万也想要挽回自己的名声,试着给自己争一条出路,而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让南宫长万重新振作的希望难以实现。
君主的选择是多样的,对于南宫长万这样的武将而言,为其铺平拜将封侯道路的,都是累累白骨,加上君主对它的重用与赏识,才干配上机遇,才能收获成功人生。
一滴油墨便可搅混一池清水,人生中的污点有时候在别人心中会比你的高光时刻更刻骨铭心,何况在宋闵公的眼里,南宫长万的污点对于宋国都是极具屈辱性的时刻,作为一国之君,考虑更多的是本国的利益,而宋国也并非无人可用。
所以,在经历过战场上的重大失利并成为俘虏后,南宫长万在宋国的地位急转直下,人生将要进入从未有之变局也在所难免。
但君臣二人都不知道把控限度,而在那个环境背景下,每个人都要听从君主的命令,宋闵公的态度直接让南宫长万往后的人生进入寒冬,身边的人即使想要帮他也是无济于事。
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压迫感,让南宫长万迫切需要寻找解脱的方式,他不得不向命运抗争,只是粗俗的他逐渐丧失了理智。
在那个竞争激烈的朝堂上,南宫长万就这样成为了宋闵公手上的一枚弃子,他的做法极不可取,也被我们所否定,但我们是否也会想那个残酷的大争之世,土地要争,国家要争,内部的利益也要争,有多少忠贞之士的报国之心被埋没,他们悔过自新的态度被无视,最终只能抱恨终生。
有时候,刀剑的划痕还会有消失的时候,冰冷带刺的话语却能让人刻骨铭心,因为它们杀人诛心。一个人的心死了,向上之心没有了,又谈何人生的意义呢?前路的光芒没有了,又谈何生命的重量呢?
初爱™あ
读史可以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