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无效后,人口警报再拉响,新方案一提出,父母们都同意了

浩博随心趣事 2025-03-08 04:50:51

从古至今,“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始终是我国民众秉持的传统观念。其中缘由并不复杂,子女众多的家庭不仅呈现出人丁旺盛的景象,更为关键的是,在众多子女当中,极有可能出现一个较为有作为的儿女,如此一来,整个家庭都能从中受益。虽说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来形容稍显不妥,但在现实生活里,类似的实例却屡见不鲜。正因如此,许多60后、70后的家庭大多兄弟姐妹成群,尤其是在那些以姓氏命名的偏远小山村,家族的荣耀与地位显得格外重要,甚至会直接左右儿女的婚姻大事。家族势力越强大,无论办理何种事务都会顺畅许多。

然而,随着时代不断前行,往昔“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观念显然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由于孩子数量增多,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子女难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反而不易有出色的发展。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孩子生育数量较少的家庭,往往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选择“少生优生”的生育理念。

据说在20世纪90年代,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公布了一组人口数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达到90至100亿。这一数据一经发布,即刻引发众多专家的高度关注。毕竟地球资源有限,依据此前的测算,地球最多能够承载100亿至160亿居民。基于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一直以来担忧人口增长过快的我国,如今却不得不为人口持续减少的状况而忧心忡忡。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下的年轻人愈发抵触生育。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生人口数量仅为1062万,生育率降至1.15%,人口净增长仅48万人。按照国际标准,生育率低于1.5%即表明人口增长未达标准,而我国人口生育率已降至1.15%。

近期,网络上有消息称印度人口已达14.1571亿,超越了我国的14.1260亿。尽管该数据的来源存在一定问题,但众多专家认为,印度人口超越中国只是时间问题,这意味着印度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不过,对于我国是否还是人口第一大国,专家们觉得并非关键所在,真正要紧的是二孩政策未能有效提升生育率。实际上,早在2016年我国就已放开二孩政策,令人遗憾的是,仅在当年新生儿数量有所上升,随后新生儿数量便急剧下滑。

2021年5月31日,我国全面放开三胎生育政策。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生儿数量仅1062万,生育率降至1.15%,依据国际标准,我国人口已陷入低生育状态。

那么,年轻人为何不愿生育子女呢?

对此,众多年轻人坦言,由于无力购置房产,自身连结婚都成问题,更无从谈起生育孩子。还有部分年轻人表示,自己虽已生育一胎,但并不打算生育二胎,更别提三胎了。原因在于当下房价过高,房贷压力巨大,以一线城市为例,房价均价普遍在6至7万元每平方米。且不说全款购房,普通民众若没有家族的资金支持,连首付都难以凑齐。即便勉强凑够首付,还可能面临断供的风险。

除了房价因素,众多年轻人还表示养不起孩子。如今的年轻人普遍重视素质教育,对孩子寄予厚望,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教育方面投入巨大,诸如为孩子上学买车、购置学区房、聘请家教老师等情况屡见不鲜。

再者,女性因生育孩子,常常会遭遇职场歧视。例如,曾经有位车间主任工作表现十分出色,却因生育孩子而受到他人排挤。

事实上,国家已经关注到这些问题。比如对“学区房”现象进行整治,推行“双减”政策,并逐步开展实地考察与督查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份针对住房问题出台相关举措。例如,江苏南通海安市出台新规:常住居民中未满18周岁的二孩、三孩家庭,在市场价基础上分别给予200至400元每平方米的购房支持;甘肃临泽规定:对生育二胎、三胎的家庭给予4万元补助;四川攀枝花则对二胎、三胎家庭给予每月每个孩子500元的补贴等。

专家提出新建议,父母们纷纷表示认可

此外,针对生育率降低的问题,经济学家任泽平曾发表一篇名为《解决生育的办法找到》的文章,核心观点是直接向愿意生育孩子的家庭发放现金补贴。

在任泽平看来,唯有给愿意生育的家庭发放现金,才能切实解决生育难题。按照他的设想,直接发放2万亿现金,用10年时间增加5000万新生儿,平均每年增加500万人。不过,对于任泽平的这一建议,有人认为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之后,梁建章发表《梁建章:印钱鼓励生育的策略其实是可行的》一文,表示支持任泽平的建议,并且他认为2万亿资金不足,应增加至4至5万亿以上,如此方能取得成效。针对专家们的这些建议,曾有人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此表示赞同。

0 阅读:0
浩博随心趣事

浩博随心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