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哥”徐志新火了,不是因为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而是因为他,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说了几句农民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带领农民做了农民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右一为“谷哥”徐志新
他用寥寥数语戳破了一个偶尔的现实:政策的制定者,坐在办公室里,敲着键盘,却往往忘记了政策最终要落在谁的头上,谁的肩上。
提醒政策的制定者,政策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要和活生生的人,和真实的土地打交道。
人大代表徐志新徐志新,一个曾出入体制,又回归乡村的“折腾者”,他当过公务员,做过律师,教过书,最后选择扎根农村,成为一名村书记并开启了自己的助农直播。
2023年,更是被评上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这样的经历,让他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刻的理解。
他知道政策和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也感受到了农民的呼声。
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红”,而是一个连接政策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一个敢于为农民发声的代言人。
右1为徐志新
徐志新不管旁人制止,强势谈秸秆焚烧!近年来,秸秆禁烧成了农村一个挺敏感的话题!
官方说得很清楚:空气质量不好,还有火灾风险。
每年铺天盖地的宣传,严厉的处罚措施,似乎都在说明这件事的严重性。
但,农民真的理解吗?真的心服口服吗?
10月30日,徐志新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觉得农村的空气质量好不好,跟农民烧不烧秸秆没有直接联系。
右1为徐志新
他想起小时候,家家户户都烧秸秆,当时也没觉得空气质量有多不好。
反而,秸秆烧了之后的草木灰是天然肥料,能改善土壤,还能减少病虫害。
徐志新谈小时候焚烧秸秆的土地
这种传统的农业模式,在千百年的实践中证明了其有效性。
现在不让烧秸秆了,农民只好用更多的除草剂和杀虫剂。
这些化学物质残留在土壤里,污染了农作物,最终也进入了人们的身体。
土地板结了,蚯蚓消失了,曾经生机勃勃的田野,变得越来越“沉默”。
看到这样的“惨剧”,徐志新心里自然不是滋味,毕竟他也是个地道的农民。
更重要的是,农药残留不仅影响农作物质量,也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长此以往,得不偿失。
七八十年代,大家都烧秸秆,但那时候的空气质量也没现在这么差。
这说明,空气污染的源头并非单一的焚烧秸秆!
鉴于此,徐志新痛心疾首的说道:人家烧不烧我不管,我们要烧,反正我是不拘留人的!
徐志新原本这“大公无私”的表态,仿佛还要继续说下去,可不曾想,旁边有人立马拉了他一下,提醒他少说点这种敏感话题!
徐志新只是瞥了他一眼,或许觉得他有点的管的多了,只好语气不悦的说道:怎么不能说呢?
旁边西装革履的男子,听到徐志新这样的话语,只能无奈的满脸陪笑!
之后的徐志新随着话语的增加,慢慢的情绪也有点激动:“我们下午烧,也没见哪个农民把山烧了啊!”
之后更是气愤的表示:“说农民烧秸秆会导致火灾,可吃饭也会死人啊,难道还能不吃饭阿?”
其实从徐志新的话语中,不难听出,他不是不支持环保,而是呵斥一些制度缔造者,将矛头指向农民烧秸秆,未免有些过于简单粗暴。
其实徐志新不光在焚烧秸秆的问题上有所谏言,早期更是在农民的屠宰问题上,也有所表示!
事情的起因,是徐志新在一场直播中,售卖猪肉的时候,有网友在直播间说道猪肉是都是农民私自宰割的,不合法!
对此徐志新表示:还要证,你们就是穷人相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徐志新说出了那句:政策的制定者,坐在办公室里,敲着键盘,却往往忘记了政策最终要落在谁的头上,谁的肩上。
徐志新这些批评那些在北京办公室里工作的年轻学者的话语,直接点明他们制定的法律不切实际,不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让农民天不亮就拉着几百斤的猪,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去城里屠宰,这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
尤其是在夏天和冬天,路途遥远,天气恶劣,不仅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增加了猪肉的运输成本。
农民杀年猪,自食或少量售卖,是农村的传统习俗。
这种小规模的私宰行为,并没有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反而能够满足农民自身的需求,增加一些收入。
如果把这种行为都算作违法,那这明显是“恶法”。
对此徐志新表示:我们一定要对这些恶法说不!
徐志新的愤怒,代表了无数农民的心声。
他们并非不懂法,只是在生存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一些无奈的选择,他们希望法律能够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农村的实际情况。
法律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用来束缚人民的,徐志新在直播中的愤怒,正是对这种“一刀切”政策的控诉。
他希望法律能够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农村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合规,而忽略了农民的生存困境。
徐志新
结语徐志新,一个从体制内走向田间地头的“逆行者”,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他的呐喊,是农民的声音,也是时代的呼唤:制定政策时要接地气,要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
只有真正关注农民的利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乡村的未来,不在于高楼大厦,不在于车水马龙,而在于泥土的芬芳,在于农民的笑脸。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