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看待跑鞋的「模仿」和「抄袭」?

安露评体育 2024-09-06 09:27:02

论文查重有知网,跑鞋抄袭该如何判定呢?

鞋类设计是否抄袭,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问题。即使是非常明显的抄袭行为,绝大多情况也只能停留在道德层面上进行谴责。

我们该如何看待跑鞋的「模仿」或者是「抄袭」?

boost的出现让adidas成为跑鞋材料时代的引领者。NEXT%的优秀表现带动了整个厚底时代的快速发展。

优秀的团队以及前卫的产品设计,总能带动整个跑鞋行业设计的快速发展。时代的洪流在高速行驶,哪怕只是短暂的掉队,都很难用后期的努力重新获得跑者们的再次信任。

2018年,态极1.0的横空出世,让匹克成为国内鞋类设计领域的佼佼者,并被赋予了极高的用户期待度。up30 1.0和2.0系列产品虽然也被吐槽过不激进的问题,但是依旧收获了非常不错的市场口碑。但是2.0之后,up30便逐渐淡出了跑者们的视野。

相比于其他国产品牌对于超临界和新材料的追捧,态极正代产品选择了沉稳发育。匹克跑鞋的优势也在缓慢的升级中逐渐减少,已经很难再次成为严肃跑者们购买清单中的备选参考。

3年之后的2024,匹克上半年的动作一直不断,但是就在这短暂的三年里,国内外跑鞋市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前半程选择停下来休息,后半程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赶。

所以,在自主研发的同时,几乎所有国内外品牌厂商面对引领时代新设计的态度都是:

先仿-再造-同步研发。

adidas Adizero EVO1诞生之后,国内的超轻跑鞋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然而生。这样做有意义吗?

有,而且意义非凡。

跑鞋的厚底时代已经进入下半程,即使各大品牌发布会都在强调最新一代产品相比于上一代有了多少的数据升级。但是,除非抛弃家族式设计,两代跑鞋的实际升级已经很难从质的角度看出差别。

如果抛开品牌对于精英选手和跑圈媒体的赞助不谈,单纯从大众跑者的实际选择角度来讲,是next2不强,还是160x3.0pro不够优秀,值得我们非要去更新下一代产品?

adidas Adizero EVO1的诞生或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开创者,跟上远比观望更加有效。

我们不反对甚至鼓励品牌对于前端设计的追赶,但是,各品牌对于「跟上」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

不管各品牌如何解释,不能否定的是,各家超轻跑鞋都是在EVO1发布之后才明确立项销售的。

EVO1诞生之后,361的栗蜂便开始了路跑测试以及精英选手的实战数据采集,来进一步加快产品构型的完善。李宁也将超轻概念代入龙雀设计之中,加上李宁产品武器库中的弜、䨻等科技,李宁通过新一代龙雀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轻跑鞋的理解。2023年厦门马拉松马博会,安踏的超轻跑鞋也加入了全新的鞋面设计理念,市售版本并没有为了重量进行大量材料阉割。

当大家还在猜测哪一个品牌会优先发布自家的完成作品时,乔丹的轻鸿发布了,而且进行了大量的媒体宣发。

但是在进行了一定的跑者口碑收集之后,我们发现,轻鸿的非媒体口碑其实并不近人意,前掌塌陷和大底层面的磨损非常严重。

不要问,问就是「牺牲」。

前掌溃缩严重的话,是很难满足精英选手单次长距离脚感体验的,而且直到今天,轻鸿也是唯一双没有被自家精英选手上脚的超轻跑鞋。那么,如果不是为精英选手准备的话,对于大众选手来说,不堪重负的鞋身设计反而变得鸡肋。

这种设计,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的呢?价格吗?直到今天,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有探究到本质性的答案。

对于前沿的设计理念,我们要吸取,融合,进而追赶。但是不要为了热度或者是为了模仿而模仿。这只能无限制的消耗粉丝们的热情,降低品牌长期积累的市场口碑。

提到模仿,最近有三双跑鞋的热度非常高,他们分别是乔丹的FM33240911、斯凯奇GLIDE-STEP ALTUS与引擎鸟的CU竞速跑鞋。三双跑鞋代表了跑鞋设计领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代。下面我们将通过三双跑鞋,代入这三个时代。

最近几年诞生的新晋跑鞋品牌,以及由服饰转战跑鞋市场的产品,多多少少都能够看到传统国际大厂产品的影子(不要拿必迈举例,那是个bug。别人家是先创建公司,然后搭建设计团队。人家是先有成熟设计团队,才去创立的公司。必迈是个bug,不具有代表性)。

这样做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外观辨识度高,产品基础性能稳定,不会出错误。其实国内很多大厂初创时期也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先学再造,不寒碜。

引擎鸟 CU竞速跑鞋这次有一些不同。与之前国内小众品牌模仿nike飞马系列,以及adidas boost系列跑鞋不同。引擎鸟273287的模仿对象变成了今年李宁的旗舰竞速鞋款—飞电4Ultra。虽然也加入了自家的品牌logo,但是弜结构的前掌基础元素结构还是过于清晰明了了。

乔丹(什么时候各大电商平台的产品介绍是以中乔体育,而不是乔丹为开头,我们再去换名称吧)最近的一款户外徒步越野跑鞋,因为酷似norda 001型号跑鞋,在跑鞋圈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具体哪里像,有多像,我这里就不去赘述了,全网都是素材。这里我们还是希望通过这双跑鞋,浅浅的聊一下品牌对于元素设计以及模仿的态度问题。

飞影pb1.0时,市场中就有模仿NB SC系列(当时叫做RC系列)的声音了。幻影发布之后,幻影发布之后,博主的整体测评口径也都是小坦途。

再到今天的越野跑鞋,可能因为反响的问题,我找遍了几大平台的官方旗舰店,输入关键字已经找不到这双跑鞋了,但是前期线下的大量铺货还是让我在线下门店与他有了近距离接触。质感真的不错,泡棉承托感也很棒。多年的积累确实让中乔拥有了非常不错的技术储备。但是,像也是真的像。

是中乔的设计团队不如其他品牌吗?能够设计出强风2和强风2pro的设计团队一定是足够了解跑者,足够优秀的。但是在品牌的产品决策层面,设计团队能做的往往只能是提出方案和解决问题。整个产品线的设计与生产都需要建立在品牌的大方向下。

飞影、强风系列跑鞋在今天的跑鞋市场中,足够优秀,而且能够提升中乔在用户中的整体形象。但是品牌的大方向上是固定的,模仿型产品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这些往往不是设计团队和产品团队可以决定的。

最近两个月最火的话题应该就是奥运了,各大运动品牌针对奥运相继推出了自家的奥运配色以及奥运产品,来进一步推广自家的新款竞速产品。

斯凯奇也想蹭一下这个热度,只不过是在赛场之外。

初见GLIDE-STEP ALTUS的时候,我还在迷茫,On跑是换设计团队了吗?一改往日严肃简洁的外观设计,加入了更多的亮色元素。看着右上角S型的logo,迷茫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随着斯凯奇与李芷萱等国内精英选手的分手,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线下专业运动品牌也在逐渐的被专业马拉松领域所淡忘。

相比于专业领域,斯凯奇最近几年在国内时尚领域的动作不断,先后签约了数名明星代言,整体营收也在逐渐攀升。

GLIDE-STEP ALTUS的发布,对于斯凯奇来说可能是重新回归专业运动领域的重要一步。但是今天的国内专业跑鞋市场,和斯凯奇刚刚进入国内时的格局完全不同了。今天的用户也不是讲个故事,起个高大上的英文材料名称,做个精美的产品详情页就能忽悠的了。

如此相似度极高的产品外观,除非价格足够低廉或者是性能足够优秀,否者很难在今天的市场中获得更高的信任度。

也许斯凯奇的主要市场发力点一开始就不是专业运动领域,而是想去和HOKA、On跑、萨洛蒙之类品牌分一杯羹呢?具体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一类品牌的用户会为模仿类产品买单吗?

不模仿,不借鉴不行吗?

行,但是要有足够的底气。

2023——2024年,安踏在跑鞋支线上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主要的原因是,这一代的安踏抛弃了上一代产品所有的不理想设计,从头开始。

其他品牌不可以吗?有可能,但是几乎不现实。

安踏跑鞋支线能够从头再来的根本原因是,安踏具有非常庞大的品牌供应链支持,以及持续增长的营收背景。也就是说,即使这一代跑鞋产品支线失败了,对于安踏整体的营收是没有太大影响的。下一个跑鞋更新周期,安踏可以招聘行业内更优秀的设计团队,采用行业内最优质的材料供应商。

只要几代产品中,有一代产品的市场口碑达到了预期,就能按照这一代产品的设计逻辑继续更新。这就是今天安踏跑鞋设计的底气。

除了这冒险的方式,品牌们还可以通过长期持续的技术投入,获得优质的产品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这也是nike、adidas、asics等国际大厂们立足的根本。虽然都是供应链负责提供原材料,但是最重要的调教则是由品牌来决定。

而不是像很多品牌,只能通过拼接各供应链提供的半成品原材料进行拼接,甚至采用公模进行生产设计。

谈到技术储备和品牌的文化底蕴,国内鞋类领域不夸张的说,李宁是独一份的存在。䨻丝之于绞综,弜结构之于今天国内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前掌碳板上翻和挖空设计。李宁的每一代设计都在引领国内跑鞋设计的全新一轮风潮。

而且李宁的跑鞋产品,也是国内跑鞋品牌中将家族式设计语言贯彻最为深入的。不需要通每一代产品外观的重新设计,来取吸引消费者注意,获得更高的关注度。

安踏在跑鞋支线上的成功是必然,但是很难复制。技术和设计积累始终才是跑鞋厂商们最根本的底气。

但是技术和设计积累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而且面临风险的过程。自研科技和外观设计语言可能还没有打磨成熟,就已经进入下一个跑鞋设计时代了,前面一切的努力和付出就将前功尽弃。

模仿,甚至说是抄袭,是付出最少,最快获得成果,而且不用承担过多风险的方式。但是对于品牌的形象和高端化发展有着非常恶劣的影响。

模仿还是抄袭,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区分。

但是老人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即便是去追赶时代的进程,也不应该停止于产品的独立思考。



0 阅读:0

安露评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