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给我打来电话,他说:前阵子说周口大旱,这不到一个月,又说周口大量农田被淹,网上可信吗?
我说是真的,旱涝就是这样轻松转换。我也有点纳闷,河南这是怎么了?尤其是今年,真是风不调雨不顺。收麦的时候大旱,浇了四次水才保住玉米苗。万万没想到,一场大雨连下三天,玉米地被水淹了,玉米苗全死了。
我家的十几亩玉米全是这样,被雨水淹死了,一棵不剩。我爸气的早饭也没吃,我妈也是直掉眼泪。我说干脆全犁掉,种点别的农作物。可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这时候能种啥?打电话给农业大学上学的发小,看看能出个主意不。听了发小的一番高论,准备买些萝卜种子先种上。大半辈子都是种玉米小麦,没种过啥经济作物,不知道父母能不能接受。
在夏天收完小麦的时候,一直不下雨,只能浇水才能种上玉米。浇了一水,还不下雨,只能再浇。可以说,玉米长到这么高,全靠人工浇水。缺水的时候不下雨,结果突然来了一场暴雨,连下三天。玉米田全淹了,所有的努力全打了水漂。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农民还是靠天吃饭。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农民盼望的五谷丰登依然是个未知数。农民种地不易,希望有更好的政策保护农民。靠勤劳种地不一定能丰收,有一半要靠老天爷善待。来一场大风大雨的灾害,轻者减产,重者是颗粒无收。
网友李涛说:我老家是鹿邑的,家里的玉米全被水淹了。前段时间忙着抗旱,好不容易救活了,却被一场大雨袭击了。农民还是看天吃饭,种地确实不容易,所以我们要更要珍惜粮食,应了那句粒粒皆辛苦!
除了天灾,人为也是一大原因,老祖宗智慧的经验都抛弃了。以前路两边都是排水沟,现在都填平了,不受教训是不会改的。小时候,我们村庄中间有两个大坑,下大雨了,水都流进大坑里,村里根本不存水。庄稼地的两头都有排水沟,庄稼不会淹。现在坑填平盖上了房子,沟填平种上了庄稼。所以旱时没水,涝时淹水。
前段时间旱,这段时间淹,真是无常,这才显示兴修水利的重要性。一味建房平坑,一遇到强降雨,整个村庄和田地就是汪洋一片。
可怜农人,辛苦一年的收成就要泡汤了,其中滋味有谁能体会?
简单的幸福
原来生产队的时候做的排水沟,现在几乎都被挨着的给填上种地了,还有水塘旱时用来浇水涝时用来储水的也没几个了,再加上欺河占地的导致水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