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并网性能

锂电还是我更懂 2024-09-30 12:52:45

电化学储能电站利用率低下,是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一问题的根源,部分在于设备性能水平层次不齐,具体体现在储能设备可用水平、充放电能量及效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其暂态支撑能力也未达预期标准,部分项目故障穿越和运行适应性等难以满足电网公司要求。

在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处于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储能设备的理论性能与实际表现存在较大差距,各种性能“虚标、虚高”现象层出不穷,储能系统在电网调用时“掉链子”,常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达不到调度下发的持续充放电能量、设备可靠性欠佳,加之国内外发生的多起安全事故,相对传统的抽水蓄能、火电机组,新型储能一度被视为 “不可靠的调节性资源”,早期部分地区电力公司对调用储能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

然而,随着新能源占比的提升和储能的“地位”的提升,储能电站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地区将储能视为未来重要的调节性资源,但储能如何能“不负重托”,发挥其多重的支撑和调节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新型储能是未来电力的主体市场成员,可参与电力市场下中长期市场、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交易,通过接受电网调度或在电力现货市场的“自行”充放电发挥其功能并获取收益。

国家能源局近期印发的政策文件《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明确了新型储能可作为经营主体,但也提出其参与电力市场的基本条件,即与电网企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接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满足最大充放电功率、最大调节容量及持续充放电时间等对应的技术条件。

提升储能电站的并网性能是实现其对电网高效调节和支撑的基础,而并网检测也是衡量其并网性能水平的主要手段。

电化学储能电站在并网后,由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开展并网检测,一般在并网后3个月内完成并网调试和验收工作,确保电化学储能电站在接入电网后符合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保障对电网的支撑和调节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修订的国标《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36547-2024)已于今年5月发布,并将在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功率控制、一次调频、惯量响应、故障穿越、运行适应性、电能质量、调度自动化和通信等内容。

以功率控制为例,功率控制是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基本功能,规范规定电化学储能电站就地控制时充放电响应时间不大于500ms,充放电调节时间不大于2s,有功功率控制偏差不超过额定功率的±1%。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点功率因素应在0.9(超前)~0.9(滞后)范围内连续调节。

一次调频是电源侧和电网侧储能的“刚需”配置,规范规定了一次调频调节时间不大于4s,在达到稳定时,有功功率控制偏差不超过额定功率的±1%。

目前,国内大多地区均对接受电网调度的储能电站均要求开展并网检测工作,通过加强并网检测,提升储能对电网的支撑和调节能力,同时倒逼储能设备厂家提升设备性能,规范行业乱象,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以江苏省为例,该省电化学储能项目规模已跃居全国第一,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已超540万kW,同比增长10倍,在迎峰度夏期间,通过集中调用进行顶峰,有效填补了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缺口。并网检测是江苏省储能电站实现高效支撑的关键,江苏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我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开展并网调试和验收工作,同时提出,独立储能项目投运前三年每年都需进行并网性能检测,三年每年进行整站测试,确保储能电站的运行时长、电站可用率等满足并网需要。

并网检测确保储能电站接入电网后能够安全稳定、持续高效运行的保障,同时,面对新形势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特别是构网型储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并网检测也需不断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以更好地服务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文章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收集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将及时处理!

0 阅读:0

锂电还是我更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