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相声回归小剧场这个概念非常吊轨,说得好像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相声就一直在电视上演似的。
其实从侯宝林成立相声改进小组之后,相声团体就一直以剧场为主要演出场所,电视相声直到八十年代才兴起并到了巅峰,但与之匹配的是线下的走穴也发展到了鼎盛。各个曲艺团都是在各个剧场和体育馆演出,难道这不算剧场相声?
准确的说,应该是民营相声团体,以茶馆和小剧场为主的表演模式,确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式兴起的,而相声市场挑梁的主体也从国营团体转移到了民营团体,并且一步步走向娱乐化偶像化。
这种发展变更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说是一部血泪史都不为过。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杨振华先生,1981年他跳出体制扔掉铁饭碗,在张家口成立了第一家民营相声社团——杨振华艺术团,杨先生带着他们一年时间走遍全国23个城市,其中既有农村的义务演出,也有万人体育馆的大型商演,最后这十个人光是纳税就交了3万元,在当年可谓是天文数字了。
但杨振华先生的火爆却引来了原单位的围追堵截,他们给各地的演出单位发文,不准他们接纳杨振华艺术团,于是一年之后,杨振华先生解散了艺术团,但杨先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权威,所以他被称为“人民的代言人”。
之后十多年时间,相声仍然是国营团体的天下,而没有挂靠国营团体的相声艺人,要么没有演出机会,要么转行做生意,直到1996年5月开始,天津广播电视学会、天津广播电视艺术开发中心开始联合录制《中国传统相声集锦》,将京津两地的老相声艺人集结起来,录制了新中国可以说是水准最高的传统相声录像,而且每位老先生都拿出了自己的把杆活,毫无保留的呈现给观众,让相声爱好者再次感受到了传统相声的魅力。
借着《中国传统相声集锦》带动的热潮,于宝林尹笑声黄铁良冯宝华等人成立了众友相声艺术团,1998年9月13日在燕乐茶馆首演,在众友之前也有茶馆相声,比如名流茶馆就有相声节目,1996年张文顺在北京组织了相声大会,但名流只是演出场所,张文顺组织的相声大会没有营业执照,只能算是散穴,所以只有众友艺术团是正经八百的相声团体,而且是以小剧场为主要演出场所的。
现在众友的老人只剩了佟守本先生,也基本上靠佟家班撑着,再者不擅长营销炒作,还能坚持多久也不好说。
北京第一家正式注册成立的相声团体是周末相声俱乐部,2003年10月3日正式注册成立,牵头人是李金斗和宋德全,因为周末相声俱乐部后面有ZF大力支持,背靠北京曲艺团以及曲艺家协会,要人才有人才要MONEY有MONEY,所以时至今日也火爆如初。
周末相声俱乐部应该算是北京地区性价比最高的相声团体,或者说全国范围也首屈一指。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家并不以营销为目的,主要是为了让观众听到高质量的相声,所以价格非常亲民,远低于德云社嘻哈包袱铺听云轩等。现在被打为主流相声阵营的大部分人都在周末相声俱乐部表演过,说实话以这种白菜价格偶尔能够刷到李金斗石富宽师胜杰刘洪沂刘俊杰等,绝对比中彩票还幸运。
但有一说一,小剧场的氛围确实相对电视舞台要松弛得多,所以周末相声俱乐部的表演尺度也相对较大,个人觉得斗爷晚年台风越来越浪,就跟经常泡小剧场有关。就连方清平这种冷面文哏派,也在小剧场开过车,而且尺度还蛮大。石富宽师胜杰两人在周末相声俱乐部的《福寿全》,上来就是“点击”“小姐”等三俗包袱,老艺术家要开车,谁也拦不住。
而题目提到的郭德纲,他或许年轻时候内心有让相声回归剧场的冲动,但那只是一个想法,就像我小时候觉得八十年代就觉得祖国必须造航母,现在真有了那也跟我没一毛钱关系吧。
郭德纲在第二次进北京失败后,在第二文化宫租借场地经营剧场,在他的血泪史回忆录中,称这是第一家相声剧场。其实这是瞎说,郭德纲当时根本就没有相声队伍,光杆司令一个,而且这个场地很快就亏得底裤都不剩,然后直接导致郭德纲第一段婚姻结束。
之后郭德纲去北京琉璃厂京味茶馆说相声,那也是跟胖哈哈幽默艺术团的小伙伴们玩票,既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持续运营的机制,而且没多久就因为跟茶馆经理闹矛盾跑路了。
离开京味茶馆以后,郭老师去了虎坊桥茶馆说相声,结果因为不可描述的原因,被一个男观众追打至友谊医院附近,从此他走二环路去了大兴。
1996年他跟退休的张文顺、在校大学生李菁一起成立了文记德云曲艺研习社,1998年固定演员扩展到十几个人,取名北京相声大会,2006年完成工商注册,更名为北京德云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股东也成了郭德纲二婚老婆和小舅子。
所以说郭德纲并不是拯救了小剧场,在他之前有N多人都在各种尝试,只不过郭德纲通过互联网炒作爆红,于是让德云社小剧场成了追星文化的打卡圣地,然后他赚了N多钱并拥有了媒体话语权,于是满世界嚷嚷自己是“倡导小剧场第一人”而已。
但杨振华先生的火爆却引来了原单位的围追堵截,他们给各地的演出单位发文,不准他们接纳杨振华艺术团,满篇子就这句话感觉有意义
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