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1857年生,1909年病故于乌鲁木齐,字铁云,江苏丹都县(今镇江市)人。
刘鹗虽然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但是没有按照他的先人和前辈走过的道路,一开始就循规蹈矩的读书应试,从科举或捐纳中寻求出身,而是从青年时代起就继承和钻研父亲所专长的算学、医药和治河等知识,并想发奋图强,做一番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业,因而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放旷不守绳墨”的青年人。
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因为作者以当时的社会现象为素材,用犀利的笔锋,刺中了时政要害,因此鲁迅先生曾对这部小说颇为欣赏,说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作为清末的“著名作家”的刘鹗,为何会从当时的江苏丹都县来到乌鲁木齐,又怎么会客死在异乡乌鲁木齐呢?
原来,因为刘鹗从俄军手中贱价买出太仓谷,赈济北京饥民,被陈洌、袁世凯、刚毅等人的陷害,清朝政府给刘鹗扣上一顶“私售仓粟”的罪名,于1908年被流放到新疆乌鲁木齐(当时叫迪化)。
刘鹗“负罪”谪居乌鲁木齐的时候,正是新疆巡抚联魁为遏制共和风暴的时候,这对忧国忧民的刘鹗是极其不利,何况自己又是一个谪戍边疆的罪犯?
刘鹗来到乌鲁木齐以后,因为既不是皇室贵族,又不是达官显宦,所以自然得不到载谰或史善长那样的待遇,只好自投城隍庙居住生活。
当时的城隍庙,位于现在的乌鲁木齐市大西门里,即现在的新中剧院故址,庙内香火旺盛,道场显赫,既理“冥国”事务,又办人间善事,所以不少孤穷残老都在庙内寄住。
刘鹗进庙以后,因为会念“阿弥陀佛”,能讲“因果佛道”,遂被庙内主事收留,安顿在戏台底下左侧的第三间小房内居住。
当时,住在城隍庙内的贫民,大都是白天上街乞讨,晚上回庙住宿,刘鹗纵然落魄住庙,但是一个曾经做过堂堂知府,而且有著作问世的文人,总是不便沿街乞讨。
可巧,当时有个号称“刘长腿”的道士也在城隍庙内居住,此人精通岐黄,医术很高明,来庙求医者终日不绝。刘鹗也通达医学,而且在关内游医多年,有着一定的临床经验,有时就帮助刘道士诊断一些疑难病症。
因为刘鹗和“刘长腿”都姓刘。俗话说,500年前都是“一家子”。时间一长,刘鹗和“刘长腿”两人彼此很投缘,几乎无话不谈,竟然成为好朋友。
为此,刘鹗曾为“刘长腿”做诗一首:“道人居市不居山,治病救人岂等闲。凭得阳春两只脚,一生九度玉门关。”“刘长腿”道士对这首诗很是喜欢,认为刘鹗是他最知己的人。此后,每逢“刘长腿”道士上山采药,就留刘鹗在庙里接诊治病,“刘长腿”道士采药回来,刘鹗再负笈上山。
不久,“刘长腿”道土投奔去了山西的五台山,并在五台山山庙中坐化。
此后,刘鹗便成了乌鲁木齐城隍庙里的名医,轻病者来庙诊治,重患者送医上门,遇有贫穷患者,刘鹗还免费给药。因而,刘鹗的名声传遍全迪化城(乌鲁木齐),连城外的患者,也都慕名前来,求刘鹗这位“罪犯大夫”给治病。当然,不仅有求医的病人,也有慕笔崇拜的文人。
刘鹗的名气虽然与日俱增,但他一直住在城隍庙戏台底下的第三间小房里。
1909年8月23日,刘鹗在迪化(乌鲁木齐)城隍庙戏台底下的第三间小房里,因早晨起床时失足跌倒,被诊断为“中风”,另有记载说是因为“脑溢血”,经抢救无效而病逝,终年52岁。
1910年,刘鹗的老仆人李贵为其收殓入棺,赶着马车送刘鹗回故土,刘鹗的儿子们在甘肃兰州、河南洛阳迎候,并护送父亲的灵柩运回到了江苏的淮安,下葬在淮安东南的曹围。
刘鹗虽有远大的抱负,但因清末昏庸的朝代,使得他无法实现自己愿望,不情愿地,在距离故乡遥远的异乡乌鲁木齐的庙里,走完了风波中潦倒的一生。
遗憾的是,刘鹗乌鲁木齐只生活了230天,没有留下著述,如果不是因病去世,相信他也会和名人纪晓岚(曾因泄露朝廷机密被贬至新疆,生于1724年,卒于1805年)一样,以西部边城乌鲁木齐为素材,写出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小说《老残游记》,虽然写的不是乌鲁木齐的人和事,但作者刘鹗曾是乌鲁木齐的居民,这也是新疆读者对小说《老残游记》感兴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