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京、上海一样,同为直辖市,很多人并不认可重庆是一座城市。
原因有两个:一是重庆城镇化率较低,近千万人口居住在乡村。二是重庆的人口规模达到三千万以上,比很多省份的人口还要多。
有人建议,在将重庆与其他城市比较时,应该剔除8个县和4个自治县的数据,只统计市辖区。
从区划沿革的角度看,这种做法并不妥当,毕竟北京、上海也曾有过县,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升级为市辖区了。
更重要的,比较之后谁赢谁输并不是目的。通过对比,发现各自不同的特点,找到对方的长处,才是比较应该做的事。
重庆跟北上广深相比,有什么相同点,优势又在哪里呢?
2024年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三次产业构成,与重庆进行对比,如下图所示。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创造实物,合称为生产行业,第三产业只提供服务,又称服务行业。
所以,从数据看,重庆的生产行业增加值,与深圳相当,超过了上海和北京。
重庆GDP之所以低于北京、上海和深圳,是因为服务业增加值太低,仅有1.8万亿,远低于北京和上海的4.2万亿,也低于深圳的2.2万亿。
从比重看,北京和上海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了四分之三以上,深圳也达到了62%,重庆仅有57.1%,勉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际上普遍认为,一个区域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是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从这个角度看,重庆的发展水平,是要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的。
跟传统的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相比,信息软件业能够创造更大的附加值。
从以汽车、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业,延伸到附加值更高的信息软件产业,是不少城市曾经走过的道路。
重庆或许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带动下,完成产业转型,创造更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