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新华人的抗战记忆鲜为人知的日本强征劳工

橙子侃侃侃 2021-01-04 13:48:36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一个低调的大洋洲国家,无论看人口还是面积,巴新都是大洋洲第二大国。巴新命运多舛,近代先后遭遇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入侵,知道70年代才获得新生。在这个保留了许多原生态地区的国家,也生活着许多华人同胞。

在巴新的华人同胞和这个国家一样,也经历过波折的命运,尤其是二战期间,日本占领巴新之后,华人更是跌落悲惨的谷底。除了早前定居的华人受到迫害,日本还从中国强征劳工前往巴新,酿成了许多悲剧。

华人移居巴新简史

华人大规模移居海外,和近代中国的动荡以及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巴布亚新几内亚原本是德国殖民地,从1888年开始,德国新几内亚公司(GNGC)每年从厦门,香港,新加坡和苏门答腊引进数百名契约华人劳工,从事椰子和烟草种植。然而由于热带病以及残酷的生活环境,这些华人劳工的死亡率高达40%。

从1898年起,德国政府正式接管了新几内亚国民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领土管理,并推广自由移民来取代契约劳工。随后,木匠,造船厂,工程师,裁缝和店主也进入巴新境内。新几内亚船舶定期航运到香港。华人社区也人丁兴旺,人口从1890年的200人增长到1913年的1427人,但是性别失衡严重,其中只有101人是妇女。

土著

1914年,澳大利亚入侵和占领新几内亚。澳大利亚长期执行“白澳政策”,严格限制和打压华人,在占领巴新之后,澳大利亚拒绝华人进一步进入新几内亚。1920年,新几内亚被国际联盟授权由澳大利亚正式控制,新政府延长了澳大利亚的法律,特别是1901年的《移民限制法》,使华人难以进入新几内亚境内。1922年之前在那里定居的华人永久居留,但后来抵达的少数人只能获得临时居留权。

澳大利亚1921年的调查显示,新几内亚共有1424名华人(1195名男子,229名妇女)。由于拒绝华人妻子和子女留下的政策,华人社群的性别不平衡将在很大程度上持续下去。因此,一些华人男人把土著女子当成妻子。他们的子女往往是在华人社会中长大的。在太平洋战争前夕,新几内亚的华人口超过2000人。

日占时期巴新华人境遇

日本袭击珍珠港后,随后入侵新几内亚。日本占领期间,当地华人遭遇残酷迫害,具体细节就不多说了,咱们都明白。二战期间,日本不仅在中国本土犯下累累罪行,同样在新加坡制造了大屠杀,就连遥远的巴布亚新几内亚都未能逃过一劫。华人男子被集中营集结营进行艰苦劳动。战争期间,共有86名当地中国居民死亡,其中37人被日本人杀害。除了对当地华人犯下的罪行外,日本人向拉巴尔派遣约1600名中国军队战俘作为奴隶劳工; 许多人死亡被埋在那里。

除了战俘,当时日本还在中国大陆强抓平民充当劳工,一些人被派往巴新。学界统计,战争期间被强征到日本的中国劳工有4万余人,被日本强征的中国劳工不仅去了日本一些企业,还远到了南洋和朝鲜等地,都过着非人的生活。其中江浙一带的被强征的中国劳工,被送往南洋干苦力。

日本强征劳工 埋骨新几内亚

国内媒体十余年前曾经采访过当年被强征前往巴新的幸存劳工。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老人施方舟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经在上海贸易公司做会计,后返回老家。当时,日本人正在老人村子里抓壮丁,场景一片混乱,不明情况的施方舟,站在家里二楼的窗前观望,而被对方发现,并强行带走。将镇上所有人集中到一处后,日本人对众人拳打脚踢式审讯,当时一名日本翻译诬陷施是重庆方面的特工,被记下了名字,而对于那些“淘汰者”,日本人抽打一番耳光后,放走了。

幸存劳工施先生

施先生回忆,当时镇上被抓了120人,全部是男劳力,都被暴打了一顿,一些人经受不了酷刑死掉了,而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半个月后,他被送到了南京的一个集中营。施方舟介绍,他们被转移到上海吴淞口的一艘船上,而他们就被塞进了只装牲口的舱底,不知道将去何方。当时,一起出发的劳工船有数艘。

前往巴新的航程同样危机四伏,船上的淡水很少。有一次,施先生实在无法再忍受了,他去向日本人讨要水喝,却亲眼见到惨绝人寰的一幕:一名劳工偷偷跑进厨房灌了一瓶淡水,被日本岗哨发现了,对方强逼着这名劳工站在甲板上,然后用刺刀将劳工挑下大海,葬身鱼腹。原本两个星期的旅程,却经过45天的海上漂泊,才终于到了南洋的新不列颠岛(现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个小岛),当时岛上的劳工达到1500多人。

中国劳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挖山洞、储存弹药、建造军事要塞,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洋作为日本军队的后勤补给地。最开始一些劳工水土不服,再加上岛上的蚊子很毒,将人咬得皮肤溃烂。另外,劳工们的居住环境很差,所谓的住房都是用树枝搭建的,很多人因此病了。为了节省供养,日本人逼迫劳工自己挖坑,将一些生病的劳工活埋。另外,一些难以忍受的劳工跳海自杀了。

日本投降之际,仍然不知悔改。岛上的日本驻军打算将山洞堵住,将劳工们全部活埋,多亏澳大利亚的军队及时赶到,施方舟等人才终于获救,而此时1500人只剩下了700多人,与施一起被抓的119名镇上的老乡,无一人生还。所有死亡的劳工的骨灰,全部遗留在异乡。

日本的道歉在哪里?

二战后,日本似乎对南洋念念不忘,每年都有大量日本人前往塞班扫墓,巴新同样备受日本的关注。2014年,当时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高调访问巴新。

2014年7月11日,安倍与夫人一同前往巴新北部城市韦瓦克(Wewak)的日本战亡者碑,双手合十低头致敬。安倍此后在会见记者时称,“不应该重复战争的惨祸。我在灵魂面前发誓,我想和亚洲朋友们及世界朋友们一起把日本变成实现世界和平的国家”。

但是,安倍同时称,“因为有了这12万(指北部几内亚地区的12万牺牲者)为了祖国远走他乡来到这里并战亡的牺牲者们,才会有今天日本的和平与繁荣。今天,我再次想起了这一事实,怀着敬意与感激为亡者祈福”。报道指出,安倍这番言论听起来似乎是在为太平洋战争正当化正名。

安倍当天并没有去上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腊包尔建成的韩国牺牲者追悼塔。太平洋战争当时征用的4400名韩国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牺牲,日本明仁天皇夫妇2005年6月访问塞班时不仅去了日本人的慰灵碑,还去了韩国牺牲者的慰灵碑献花。

南京大屠杀证据

中国最为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者,二战期间惨死巴新的华人同胞近千人,依然没有等到日本的道歉与忏悔。不知道巴新当地有没有纪念当年华人牺牲者的纪念碑,如果有的话,小编希望将来前往巴新旅游的各位国人同胞,别忘了告慰一下当年牺牲的华人同胞。

抗战期间,江苏是重灾区,不仅发生过南京大屠杀,上文提到的强征劳工也发生在江浙地区,希望大家不要淡忘了这段历史。各位读者,如果你也不希望大家忘记这段历史,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1 阅读:85